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

“军事林彪”和“政治林彪”(上)


   不少论坛上一大主要话题是林彪,不少人把林彪与粟裕、刘伯承等对立起来,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铁杆拥林者有之,铁杆反林者有之,中立者有之;态度客观者有之,讨论问题者有之,出言贬损者有之,开口恶骂者亦有之!我建议大家停止咒骂攻击,认真讨论研究问题,客观叙述事实、持心公正地讨论,好自为之。

  只要认真讨论而不是咒骂,我对任何人持何种观点都无意见。当然我要针对我认为不对、不正确、不全面的论点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也决不期望他人都如此认为,一是我的观点不可能就那么正确全面,肯定有局限性或错误成分,二是他人的观点也一定有其形成的客观背景和道理。别的不说,仅从经历和家庭角度讲,四野出身的人及其后代很少有持反林彪观点的,与三野有历史渊源者贬斥粟裕的恐怕也鲜见,刘伯承部下及其后人也一定多以二野为荣,等等;此外有时思考者的思维方式、习惯、角度甚至性格、脾气都会影响甚至决定其对某人的看法。

  不然为什么有时候你喜欢谁憎恶谁不需要太多理由,一眼上去或一句话说过就足够了!这些都十分正常,关键在于思考观察者是否对你不喜欢的人和事也持有客观态度和“平常心”,以及设身处地的理解。我同意陈路兄关于如何看待林彪的意见。这方面堪为楷模的是黄克诚大将,但可惜党内军内这么多年也只出了一个能象他这样对事不对人并直言之、且对自己做过的错事时有反省的人物。他的事大家都知道,不多说了,我比较佩服他的是他在回忆红军时代中央苏区肃反清查AB团运动时说过的一句话:“如果细算历史旧账,仅此一笔,黄克诚项上的这一颗人头就是不足以抵偿的!”并对他自己在清查AB团运动中的作用感到五内俱焚。我不知道他在杀AB团一事中负有多大责任,杀过多少人,也许老来一句后悔自责的话对于那些无辜冤魂来说是太轻飘飘的了,可是除了他,还有另外任何一个人反省过此事,说过类似的话吗?

  话说远了,回到正题上来。我想提醒一句的是:要深入客观地讨论林彪,请把作为军事家的林彪和作为政治家的林彪区别开来----不要因为林彪的政治行为去否定他的军事业绩,也不要因为林彪的军事业绩就肯定他后来的一切。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也许有人说,无论军事还是政治,事都是他一个人做出来的,为人是有连续性的,你怎么可能区分开“军事林彪”和“政治林彪”呢?此话有一定道理,但不全对,人是可以转变的,而这种转变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或兼而有之……我由此想到好多往事,让我试着叙述分析“军事林彪”和“政治林彪”的表现, 大家一起来分析讨论吧。

  对于林彪的军事才能和战功,我不想参加讨论,也不想把林彪与刘伯承、粟裕等人做简单类比。林彪可圈可点的是他后来的政治行为。1955年全军授衔,林彪赫然排在元帅第三位,足以说明他的军功,无须争论。要知道当年授衔是一件何等不易的工作,定下授衔名单已经费了好大力气,获同级军衔的人的排名顺序更是大有学问,一再反复斟酌。据我所知,除了党内军内的资格和历任职务等等,每级军衔获得者还要列出所指挥的战斗、战役,列出胜仗次数和败仗次数。当然最后军衔评定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如政治元帅、政治大将、政治上将均有且不在少数,政治中将和少将就更多一些,但是作战次数和胜负次数也确实是非常重要的硬指标。哪位仁兄了解内情,希望贴一篇专题报告,现在网上有关授衔的文章很少,涉及内情也不深。

  元帅排名为: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朱德位居第一,无需讨论和争论,彭德怀第二,亦无话说,林彪位于第三,除了军事业绩把他推上此位,别的无可解释。论资格,他仅仅是黄埔第四期学生,聂荣臻、叶剑英是他的老师,徐向前属黄埔一期是他的学长;南昌起义时林彪是排长,而刘伯承、贺龙分别是参谋团团长和军长、起义总指挥,陈毅在南昌起义部队和红四军中则当过林彪的直接上级;林也就比罗荣桓的资历强点。然而,林彪把他的教官、上级通通越了过去,凭什么?只有凭硬碰硬的战功,单凭毛泽东欣赏他是绝对不行的,要知道那时毛泽东还没有成神,也不那么一言堂,此外也得全军上下心服才行。不知各位弟兄听到过没有,我是从未听说有人对林彪的元帅排名位置公开表示过不满或疑问(私下里的不服气和争论大概是免不了的),另外四野的战绩也为全军所称道,尽管有时还有些不大不小的争论。刘伯承元帅排名元帅第四位,同样是由于赫赫战功,但刘帅没有说过一句对林彪有意见的话,而且还称赞过四野的好几个战例,如丁盛率四野8纵135师对白崇禧集团作战时的的“腰斩七军”。

  要知道授衔名单中的排名位置可是不那么简单地一排了之,更没有象后来“按姓氏笔画为序”。关于授衔的事我多说几句,与主题无关。10员大将排名顺序是:粟裕、黄克诚、谭政、萧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粟裕排名第一,也靠的是响当当的战功,如果比资历和红军时期的职务,粟裕逊于多数大将,但大家同样对第一大将心服口服。军中一直有传言,网上也时有帖子,说粟裕争当元帅,或对粟裕没当上元帅表示惋惜。粟裕的战功是不争的事实,可与林刘比肩,远大于贺龙、陈毅、聂荣臻、徐向前诸帅,更不必说叶剑英罗荣桓,但粟裕的资历确实还够不上评元帅,如果他的战功超过林彪,也许有可能。此外以我通过三野老人们对粟裕大将为人的了解,他不大可能去争元帅位置。历史上他两次让出正职甘居副职,并不以职务地位为重;尤其后一次,如果他不让,官拜华东野战军司令,授衔时评元帅倒真的有可能,军委不会让一个大野战军不出元帅。粟裕1951年1月即被任命为副总参谋长,其时聂荣臻任代总长,副总参谋长只有这一位,不象后来那么一大堆,可见对军委他军事才能的器重。其后军委于1952年11月任命黄克诚和张宗逊、1953年2月任命李克农为副总长。1954年10月粟裕出任总参谋长,副总长多达11位:黄克诚、张宗逊、李克农、陈赓、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

  粟裕乃一“全心全意”式的纯军人,丝毫不想粘政治的边,出任总参谋长的四年时间里,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所作所为半点也不“政治”,为人又坚持原则,在自认为正确的问题上常常毫不退让据理力争。粟裕与彭德怀许多事上观点不同,关系恶劣,毛泽东对他也产生了看法,终于于1958年5至6月遭到彭德怀主持的军委扩大会议的斗争,同年10月被免职。粟裕挨整表面原因有若干,核心原因只有一个:必须“毛指挥枪”,任何潜在的可能对这一铁的原则有影响的人和事都必须予以铲除,即使是粟裕这样主观上绝对不会这样想的人在其指导思想和拟议的规章制度“削弱”党的领导时也得戴上“极端个人主义”、“向党伸手”的帽子;粟裕与彭关系不好、观点不同只是表面原因罢了,彭也只不过做了毛的工具。一年后彭德怀挨整下台,核心原因是相同的,诱因不同而已。

  以粟裕那样的为人,毛泽东要命也不会相信粟裕会有威胁他的动机、能力和胆量,但一旦该人要建立的制度有可能影响其集权,无论此种可能性多么潜在或微小,毛都会将其尽早彻底消除。在这一点上毛的敏感和远见无人能及,堪称大家圣手。比如长征途中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后张国焘提出要当总书记,中央“总负责”的张闻天觉得没什么,就让他当好了,中央的其他人包括周恩来、博古、王稼祥等也都不反对,唯有毛泽东断然说不行,宁可交出红军总政委职务,也不能交总书记。回话给张国焘,张也就没坚持原议而当了红军总政委。从这里可以看出众人即使是心怀异志的张国焘都不及毛的深谋远虑,如果张国焘拿到了总书记的名义,那么后来开会“另立伪中央”就不是“另立”而是中央合法的人事变动,新中央自然也不“伪”。真是这样,张国焘“此间用中央、中革军委名义”,原中央毛、周、张、博“用西北局、西北军事委员会名义”,历史就会是完全不同的面貌了。毛的政治家敏感性和对策、应变能力就是比别人棋高一着,学是学不来的。“天生大任于斯人”的政治家都是如此,如汉高祖刘邦,在战败逃入韩信大军驻扎的广武城时,根本不去韩信军中,先找个小旅馆住下,睡了一夜,第二天在一大早来到韩信驻地,以汉王名义直入中军,先取了韩信的将军印信,然后才把韩信从床上叫起来,二人商量事情。刘邦这么做的理由是:如果战败时,孤身一人(还有几个随从)去到韩信军中,韩信如有异心,一夜的时间,足够酿成阴谋,下定决心,而自己无丝毫还手之力。先不让韩信知道自己来了,待他知道时,不仅汉王人已到,将军印都已在汉王手中,想要如何,时间、兵力、形势各方面条件都不具备,也就无从谈起了。看看一流的政治家,滴水不漏,潜在的危险事件被他“扼杀”得半点发生的可能性都没有!不过,活得也够累的——也许对政治家来说,这不是累,而是“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话回头说粟裕。粟裕下台一年后,彭德怀、黄克诚等被打成了“反党集团”。粟裕在历史上基本与彭无关,而且是被彭德怀搞下台的,批彭可谓一身清爽,公私两利,但他没有因为挨彭德怀整而多说一句!有人劝粟裕把受彭整一事提出来,粟裕明确表示:“我不愿在彭德怀受批判的时候提我自己的问题,我绝不利用党内政治风浪的起伏,我几十年的革命实践足够说明自己了。”他终其生都是“军事粟裕”,从未做过“政治粟裕”。其他大将各有千秋,本文无力涉及,奇怪的是大将中除了粟裕,真正的名将、战将很少,徐海东曾是一员,但因病退出战场太早,陈赓也算一员,他经历不凡,多才多艺,别的方面也很出色,给人有点博而不专的感觉,军事能力在他身上不是绝对强项,但由他主持军事科研、教育如任哈军工院长则如飞龙在天,是不作第二人想的上佳人选。其余黄克诚半军半政,谭政和罗瑞卿本就不是军事干部,张云逸、王树声、萧劲光、许光达虽主要做军事工作,但每人都没有什么拿得出的傲人战绩,还不如若干上将。

  大将们望众弟兄陆续给予介绍,我这里不再多说。值得补充几句的是当时曾拟议授傅作义大将军衔,但因为如果这样,其他几位比傅作义原地位资历更高的国民党起义将领如程潜、龙云等人无法安排,来自我军将领方面的意见也太大,最终没有实现。不过听说(只是听说)后来还是暗中给了傅作义大将。消息来源是1969年在嫩江抗洪时,听参见指导抗洪的水利电力部一个人和黑龙江省军区一个干部说的:1963年黑龙江发大水威胁哈尔滨,水电部长傅作义亲临哈尔滨抗洪现场视察,当时洪峰太猛,黑龙江省军区部队负责的一段大堤吃不住劲了(部队绝对是在最危险的位置上,那是一种信任和光荣),部队拼命堵也岌岌可危,在场的黑龙江省军区某副司令员看那么多战士可能会牺牲,要下令撤退,傅作义发话不能撤,不然哈尔滨就全完了。某副司令员吼道:“你管不着我们军队!撤!”傅作义大吼:“我是大将!当然管得着你!你敢撤我马上毙了你!”随即傅急电告总理,总理回话同意傅的意见,并授予傅临机处置全权。最终部队没有撤,堤没有垮,哈尔滨也保住了。事后据说总理在一次会议上大大赞扬了傅作义,说傅部长这样做非常正确,真正是对人民负责,不考虑个人(指他国民党出身而敢于管共产党的军队干部),不然国家人民损失就太大了等等。此事听起来有演义成分,但是出自两位“当事人”之口,姑且记之存疑,希望诸位仁兄帮助证明其真实性如何。

  上将共57员,1955年授衔55人,1956年和1958年各补授一人。前10名上将名次排列是:萧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萧克名列第一,这已经够委屈他的了。萧克是井冈山红四军的老人,当大将资格绝对够,只因当年支持张国焘站错了队,尽管资历仅略低于张云逸而不逊于其他诸位大将,并在红军时期(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抗日战争(120师副师长)和解放战争中(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四野参谋长、第一参谋长)的职务高于任何一员大将,仅解放战争期间职务低于粟裕,还是没能侧身大将之列,屈居上将,但名列榜首。上将最后十名是陈明仁、贺炳炎、阎红彦、谢富治、陶峙岳、乌兰夫、周桓、杨勇、李志民、赵尔陆。1956年补授王建安、1958年补授李聚奎上将军衔,未排名。如果重新排名,王建安不知会排在什么位置,但李聚奎即使进不了前5名,也会在前10名之内。李聚奎的资格甚老,而且上上下下人缘甚好,若干员上将如杨得志等人曾是他的部下,见了他毕恭毕敬。1958年他从石油工业部回军队,军委和总政觉他的军衔如何授可是件不太好办的事:授上将吧,他的资历比绝大多数上将都老,授大将吧,元帅大将授衔时有定数,岂可轻易增加;最后内定授上将,又怕李不满意,于是总政派人先与李协商这件事,未及开口,李单刀直入:“我的军衔,就低不就高,上将就可以了!”于是皆大欢喜。

  获中将军衔者175人,时任总干部部副部长的徐立清排在首位,这是因为原拟授他上将,但后来上将名额减少,他主动提出自己授中将,说自己做评军衔的工作,理应带头做榜样,最后把他放在中将第一位。中将前10名是徐立清、肖向荣、张经武、张震、刘志坚、阎揆要、钟赤兵、唐天际、谭希林、莫文骅,压尾的10名是陈先瑞、旷伏兆、李雪三、谢有法、张天云、卢胜、黄新廷、吴先恩、阿沛·阿旺晋美、朵噶·饶错彭杰。1956年补授聂鹤亭中将军衔,1958年补授贺诚中将军衔,中将总数达177名。聂鹤亭是军史上一位蒙着面纱的神秘人物,参加南昌起义时是主力营长,其资格堪与大将们比肩,抗日战争时还身在中军帐,后又任过四野第一副参谋长。但长期不得志,鲜有人知其所终。有谁知道为什么55年没给他授衔而56年补授?为什么只授中将?我只知道他对自己仅获中将衔极不满意,受到中央严厉申斥。贺诚是我军卫生工作的鼻祖,建国后调地方工作,出任第二任卫生部部长,由于中医政策问题(他非常看不上中医,多方限制)犯了错误,毛泽东也发话批评了他。58年调回军队,补授中将军衔。中将是卫生工作人员能得到的最高军衔了,傅连暲也是中将。1955年获得少将军衔者共802人,前10名是解方、陈沂、童陆生、詹化雨、刘其人、张瑞、彭富九、李信、曹广化、魏传统,最后10名是游好扬、赖光勋、李木生、徐其海、黎光、贺吉祥、张步峰、樊学文、汪易、李布德。少将中解方是第一名,对于解方的资历和战功,尤其是作为志愿军参谋长表现出的能力和起的作用,少将是授低了,作为某种补偿,他成了少将中的“状元”。在少将中,他的军事能力当之无愧地名列前茅。不过少将太多,名单如何排列一定非常棘手,大非周章,有人知道详情望能送一贴。

  授衔的事就说到这为止,回头说林彪。前面提到元帅中林彪第三,刘伯承第四,文章也正在这儿。二人都是军事家,头脑都格外清楚,也都知道政治的险恶。天下打下来了,如果你只想当军事家,那么就到此为止,下面干什么你自己选,可以做军人远离政治,如果还想在政治舞台上继续表演,那就得军人参政做政治家,而政治家可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最起码的一条,得会象真的一样地说假话。搞军事、打仗,说假话造假情况就只有吃败仗,没有一点疑问;而搞政治,“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据说是林彪的话,但实际上是所有政治家口中不说心中坚信的金言),说真话必定吃大亏倒大霉,同样毫厘不爽。你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选择。刘帅是一纯粹军人,对政治素无兴趣,1950年平定西南后立刻采取行动,辞去二野、西南军区和西南军政委员会本兼各职,由贺龙接任,自己只身一人前往南京创建南京军事学院。林彪此时同样不愿涉足政治,打到广州后就开始生病。他有病是真的,但同时也是在避开政治。他曾想要到某个边远省区当个省委书记,朝鲜战争也拒绝率军出征,这里有身体的因素,有对美军实力我军实力的考虑,但离开舞台中心也是潜在的不可忽视的因素。高岗事件里林彪是否参与、起了什么作用,远未解密,人们如今是在瞎猜,但我们看到的是林彪一直在养病。不过你躲政治也不见得躲得过,政治会来找你。刘伯承后来的遭遇、林彪后来的际遇和悲剧结局给出了一正一负两种形式的例证。刘伯承的事网上有过帖子,不多说了,还是扣紧林彪这个主题。

  1955年9月27日中南海怀仁堂元帅授衔之时,有一个情况,虽然书中文章中叙述过,但没有人对此加以重视和进一步深入研究;而这个细节所包含的信息却不那么简单----大家可能还记得,当时十大元帅只有八位出席,缺席的两位不是别人,正是林彪和刘伯承。其时二人都称病在青岛休养,接到通知,均回答说不能参加授衔仪式(有的老人说,其实他们就是为躲开授衔仪式才去休养的)。认真说起来,二人有病也不是急病重病,也不是病了一天两天了,再怎么样,要想参加授衔仪式也不是真的支撑不了;实在不行,穿上元帅服,列队从老毛手里接过授衔命令和勋章,照完相就走也行,招待会参不参加无所谓。另外从历史、从人生、从功业……看,大千世界人至人归,古今中外上下几千年,有几人能有这种机会、荣幸和际遇能参加此等盛会获元帅军衔?然而二人似乎对此并不重视,就是不来。为什么?刘伯承是正处在风口浪尖上,彭德怀正秉承毛泽东的意思对刘伯承本人及其所创建的“教条主义大本营”(毛泽东语)----南京军事学院进行批判,他不愿面对毛、彭,此外也不愿现身排在贺龙之前,因为贺龙对元帅排名不满,他认为“党军”来自八一南昌起义,自己是南昌起义总指挥,朱德、刘伯承、叶挺、聂荣臻均在手下,林彪更是名不见经传,为什么自己帅位才排第五名?对刘帅来说,更重要的也许是从打下天下起他就想避开政治而就是避不开,在针对他的军内政治运动中,象这种公开的政治场合,还是不露面为好。林彪更是明白人,其他九位元帅有八位比他资格老,而且象南昌起义时这些人比他高何止一级两级,现在他赫然排在第三,前面只有两位不可能不在他前面的人,其余他的教官、上级统统站在他身后,用民间话说,不是找着遭恨吗?他起码不想成为众矢之的,可不象后来文化大革命中。授衔前元帅们要先到场集合,闲聊一阵,别人都是“平辈”,自己一个“后生”,说些什么?战功自然不假,但资历在军中从来就是极重要的,就是到现在,部队中说到有关人的什么事,第一句话必定是问:“你(或他)是哪年兵?”林彪对此点极为敏感,当了军委第一副主席、国防部长以后也是一样,他曾问罗瑞卿:“我们威信不够吧?因为我们不是南昌暴动领导人。”可为佐证。不参加授衔仪式也是他在躲避政治,躲避可能的麻烦困扰的一种具体体现----此时,他还是军事家林彪。

  1956年八大后,八届一中全会选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未得全票;他把自己的一票投给了林彪。也正是在这以后,八届二中全会上,林彪被增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这明明白白是毛泽东要他做政治家的信号。彭德怀如果有政治家头脑,他从此时即应明白毛泽东的暗示和警告:军中第一人从现在起是林彪而不是你彭德怀!从而逐步淡出权力中心,最后解甲归田,明哲保身得一善终,绝不会时至1959年还傻到在庐山会议上大发其言并给毛写什么信,往人家枪口上撞。可惜彭德怀也是军人而非政客,事实上从他从朝鲜回来主持军委工作时起,他已经身不由己地做了政治家,但却无政治家的头脑、意识和手腕。正如铁流兄于1999年写的《彭德怀的悲剧探源》中指出的“他本身的个性不是政客,却以这种个性当了政客,并干了政客的勾当!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彭德怀非政客的个性给当了政客的他造成的悲剧,早在庐山会议之前就开始了。”林彪是明白政治这柄双刃剑的,对毛的信号不敢忽视,但也绝不积极,当了中央副主席仍然以养病为主要工作,中央全会、政治局开会几乎次次请假,到了1959年庐山会议仍然请假,直到毛泽东把他紧急召上庐山,委以军委第一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的职务,正式把他推上了政治舞台中心,权力中心。林彪对于这些职务权力是向往多年终于如愿还是身不由己不得不干,谁也不敢下肯定断语,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考证;只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从这一刻起,军事家林彪已经成为历史,以后的林彪,已经是“政治林彪”了。他的悲剧也就从此开始。(未完待续)

  华飞,共识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