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6日 星期二

胡錦濤老部下李剛的晉升路慢得異乎尋常



《名星》特約記者 邢大運



調香港中聯辦仕途蹭蹬

李剛調任中聯辦副主任時,正是香港回歸六年的激烈動蕩之後。那年7月1日,香港數十萬市民為反對“顛覆罪”23條立法而舉行浩大遊行,海內外爲之震驚,香港特區政府被迫宣佈推遲23條立法程序。

中央調派李剛和商務部部長助理郭莉一同赴港出任中聯辦副主任,加強對香港事務的領導,正是胡錦濤接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和國家主席之後,當時人們又提起李剛是胡錦濤的老部下這個背景,議論說,胡錦濤派富有外事經驗的老部下李剛前來,是對香港事務的重視,也是對李剛的重視。李剛年方48歲,雖然在幾個副主任中排名並不靠前,但是很可能在熟悉了一段情況之後,接替高祀仁,繼任中聯辦主任。

不料,好景不長,三個月之後,中央再調派中組部部務委員兼幹部調配局局長彭清華、廣東省東莞市長黎桂康赴香港,使中聯辦副主任由六名增加到八名。彭清華更排名第二,將李剛由副主任的第四位擠到第五位。彭清華時年46歲,擔任過前中央組織部長、後來升爲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的秘書,而宋平提攜胡錦濤,於是彭清華也被認為是胡錦濤信任的人馬。顯然,他接掌中聯辦主任更有優勢。

2006年,香港媒體狂傳一陣,說彭清華及李剛雙雙晉升,彭將接任接替廖暉,出掌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而李剛則接掌中聯辦主任。胡錦濤在團中央、貴州等地主政時期的秘書葉克冬,當時正在擔任中共國台辦主任助理兼港澳局局長,將調到香港任中聯辦副主任。

但這一傳言後來並未實現,彭清華、李剛的工作都沒有異動,葉克冬則在當年提升為國台辦最後一名副主任。分析人士指出,李剛與葉克冬的晉升之路都走得十分緩慢,按照他們的能力、派系、人脈來說,實在是有點異乎尋常。

2007年秋天,在中共十七大上,彭清華當選中央委員,而李剛連候補中央委員都沒安排,只安排了含金量與之無法相比的中紀委委員。2009年5月,彭清華正式接任中聯辦主任,李剛則仍然沒有挪窩。

與民主黨“破冰會面”

2010年5月24日上午,代表中央政府的香港中聯辦副主任李剛,同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議員、副主席劉慧卿議員和張文光議員,在香港中聯辦辦公大樓內進行晤談,這是自1989年“六四”事件以來,代表北京的高級別官員破天荒地正式與民主黨核心層直接對話,可能對香港今後一個時期政治變化,產生歷史性的影響,有傳媒稱其為“破冰會面”。引起社會各界西方在港機構的高度關注。



李剛同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議員晤談。

2009年底到2010年初,民主黨決定不參與公民黨、社民連發起的“五區請辭,公投補選”的行動,得罪了反對派很多元老如李柱銘、黎智英、陳日君等,在反對派陣營中的影響力急劇下降,有些反對派支持民主黨的熱情減弱;同時民主黨與公民黨的矛盾加深。民主黨處境不利,積極尋找機會與中央溝通,希望在政改問題上遊說中央,也希望藉同中央溝通在反對派陣營中改善聲望。

北京不失時機地加以呼應,以分化香港的反對派。經過北京和民主黨核心層的多次往返書面協商,北京指派李剛與他們會晤。

會面約歷時2小時15分。會面之後,雙方都稱這次會面“是在坦率的氣氛中進行的”。按照事先商定,雙方在會面中沒有提出新的主張,但是各自都強調了自己的原則立場。

5月26日,為表現中聯辦一碗水端平,李剛又與擁有13個成員團體代表的終極普選聯盟晤談了兩個多小時。

幾次會面結束後,中聯辦都舉行了新聞發佈會。李剛面對近百名中外記者,回應問題既顯示了中央推動香港政改向前邁進的誠意和決心,闡述原則立場又深入淺出、幽默風趣。香港媒體報導,李剛在幾次記者會上,外交手腕極佳,先創下15分鐘回答23個問題的紀錄,又一天再用20分鐘耐心解答記者26個連珠炮,給現場記者和香港電視觀衆留下深刻印象。

有分析人士認為,李剛同民主黨接觸,表明中央認同民主黨目前實行的“溫和”路線;也擺出中央是依法推動香港政制向前發展動力的姿態,對中央及香港民主派增進相互瞭解具有積極意義,有利於香港的穩定。

這一次“破冰會面”也讓李剛聲名大噪,即將升遷的聲浪再度升高。

全國人大常委會2010年8月28日經表決,免去王鳳超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職務,任命李剛為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

基本法委員會是直屬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諮詢機構,主要負責研究《基本法》相關議題及向人大常委會提供意見。現時委員會成員名單包括喬曉陽、梁愛詩等人。

不過後來升遷的消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上樓。

2012年年底,香港中聯辦主任彭清華出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李剛的職務終於變動,但並非接任中聯辦主任,而是由香港調至澳門,仍為中聯辦副主任,

不過,他總算升遷有望了。消息人士告訴《名星》,李剛即將接替出任全國人大僑委會主任的白志健,升為澳門中聯辦主任。

不過對這一升遷,觀察人士解讀說,是給李剛一個棘手任務時,給他的一點小小甜頭。這個任務就是:打擊官員到澳門用公款豪賭,並通過賭場洗黑錢。

澳門回歸中國13年多,卻成為中國貪官的“超級洗衣店”——不少官員藉賭場清洗“黑錢”。香港《東方日報》曾報導,有學者曾估計13年來,經賭場清洗的黑錢多達10萬億港元(約1萬3000億美元)。除豪賭洗黑錢,鑽石、珠寶及物業,也成為貪官將髒錢漂白、洗乾淨的工具。(《名星》 第2期)

  


http://city.mirrorbooks.com/news/attachments/2013/05/27/18_201305270639491WSq1.jp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