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日 星期日

沈志华:中苏关系史新说

  2013年初,著名学者、中苏关系史专家沈志华一气推出了8种著作:《无奈的选择:冷战与中苏同盟的命运》(上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冷战国际史研究文库”(包括《冷战的起源》《冷战的转型》《冷战在亚洲》《冷战中的盟友》《冷战的再转型》,九州出版社),《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珍藏本),《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1956-1957年的中国》(广东人民出版社)。一个学者如此集中地推出这么多学术著作,并不多见。

  沈志华称,《无奈的选择》是自己20年来中苏关系研究的结晶,提出了十大新说。“冷战国际史研究文库”这一套书,主要是自己多年来研究冷战的论文集,有些内容不无重复,但是,对同一问题在不同年代研究所反映出来的细微变化,恰恰伴随着俄、美、中档案文献不断解密和公布的过程,对于做历史专业的学子和研究者而言,又有着方法论上的启示意义。《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是其成名作,此次的珍藏本不仅增补了大量文献档案,而且在写法上变化较大,几乎重写了一遍。而《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则将中共的整风、反右与苏共二十大、波匈事件以及斯大林去世之后的中苏关系等联系起来研究,本书对毛泽东在1956-1957年这段时间的政治选择作了新的解读。近日,记者采访了沈志华。

  中美关系vs.中苏关系

  读书报:你强调,1944年到1946年,毛泽东曾经想依靠美国人的帮助,但这个机会因为美国国内原因而失去了。此前,我们习惯性地认为,苏中两国共产党是天然的盟友。那么,毛泽东想得到美国人的帮助,究竟是策略上的从权,还是真心希望美国人帮助自己?

  沈志华:其实,研究中美关系史和国史的人,应该对这个问题有更详细的论述。美、英、苏、中结盟以后,中国的地位有了很大提升。1943年,美国开始重视中国,苏联反而对中国不是很感兴趣。本来开罗是四国首脑会议,结果分两次开成了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英、美、中开一次,英、美、苏开一次。为什么?这里涉及到苏联跟日本的关系。斯大林就是不想跟蒋介石坐在一起,他看不起蒋介石还在其次,主要是怕刺激了日本人。也正是因此,1941年他跟日本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

  1944年的时候,美国人在华人员中有很多人都是中国通,比如谢伟思、戴维斯等。这些年轻外交官的父辈都是传教士,中文说得好,长期在中国,所以他们对中国的事看得比较清楚,认为国民党现在开始腐败,共产党是一支新兴的力量。他们写的报告,尽管都是从美国的利益出发,但是,这种情绪和认知,对中共是非常有利的。

  其次,美国基本的政治理念是反对独裁,它希望中国像美国一样,也是两党竞争制度。谁能跟国民党竞争呢?共产党。史迪威和蒋介石闹矛盾,原因之一就是史迪威认为,蒋介石从美国获得的租借物资应该给所有的抗战部队,包括新四军、八路军,不应该只给国民党军队。从美国的政策角度讲,有支持中国共产党的空间和可操作性。

  毛泽东1944年对美国军事观察团有几个讲话,我认为是真诚的。如果是策略,他不会反复讲。而且,他很有逻辑,一层一层推进。毛泽东说,我们中国共产党首先是中国人,我们是共产主义者,但是我们目前不搞这个,我们现在的政策你们都能接受。毛泽东还跟美国人说,共产党实行的措施不算什么,任何一个美国企业家都能接受。当时宣传的是新民主主义,和美国没有矛盾。美国人问他,那你为什么不靠苏联。毛泽东认为,帮助中国这么一个大国,苏联的实力不够,而且苏联在战争期间的损失太大。

  毛泽东甚至提出,在中国应该实行像美国的那种政治制度,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做到这一步对中共是很有利的,因为从当时的情况看,共产党将来能不能生存是一个问题。所以,毛泽东希望美国人的帮助合情合理。

  读书报:那当时中共与苏联的关系,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沈志华:当时,中国共产党和苏联恰恰关系不很好,在几个重大的问题上,他们都有冲突。长征的时候,毛泽东就对苏联有不满。1940年的皖南事变之后,毛泽东忍无可忍,认为必须在军事上、政治上全面反攻。中共刚开完会,苏联大使就在重庆召见叶剑英和周恩来,反对毛泽东的意见,说政治上可以反攻,但军事上坚决不能动,即便政治上反攻,也不能点蒋介石的名字,因为要保证统一战线。毛泽东第二天开会,口气就变了,说政治上反攻,军事上静观其变。这是中共中央作了决定后,被迫采纳莫斯科的意见,毛泽东心里非常不高兴。我利用俄国档案材料,对这一段做了研究。

  从这几个方面分析,我就得出一个结论,毛泽东确实是想先依赖美国,先跟美国搞好关系。但是,到了1945年初,由于美国的人事变动,把那些年轻的外交官都调回去了,史迪威也撤回去了,换了一个魏德迈,还来了赫尔利,他们都是反共人士,更支持蒋介石。所以,毛泽东七大的时候才讲,还是得跟苏联,尽管苏联不好,也得靠它。为什么?它必须得帮助我们,因为我们是共产党,它不帮我,国际主义跑到哪去了——这不是说从我们的关系推导出来的,而是从理论上推导出来的,苏联必须得援助中共。

  读书报:《人心之争:美国、苏联与冷战》写到,国共两党在东北决战的时候,林彪的部队几次都被杜聿明赶走了,退回到苏联那边。1947年春夏,美国决定将重点放在西欧的重建上,法国官员在德国与英美结盟并革除了巴黎统治联盟的共产党,杜鲁门于1948年早期改变了对日政策,斯大林也改变了对华政策,他告诉毛泽东的特使,他们如今可以依靠他了。正是在这年(1948年)秋天,林彪在获得苏联大量援助的情况下,集结了75万人发动辽沈战役并最终获胜。斯大林在支持中共的问题上几次反复,原因是什么?

  沈志华:实际上,1945年8月20日苏联占领了旅大(大连的前称),而且划了条约区,咱们叫苏占区。当时旅大地区非常大,这一块都是苏军布防,有高炮,飞机场有好几个。问题在中长路(中长铁路),这条铁路从齐齐哈尔,满洲里下来,这是苏联的运输线,要往这儿运兵,运物资,都得通过中长路。当时苏联想继续控制中长线,还想把整个东北控制起来。蒋介石没有满足苏联的要求。

  而且,苏联认为美国人不应该再插手这个事。国民党用美国飞机和军舰运兵到东北,这都刺激了斯大林。而且,苏联要求只能双方合作,不许有第三国。但蒋介石迟迟不跟苏联签经济条约,这一点是斯大林非常不满意的。

  东北1945-1947年的情况比较复杂,变来变去。为什么这样?因为它涉及到种种关系,一个是有1945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限制,要保证把权力归还给中华民国政府。再一个,它涉及到跟美国的关系,因为美苏谁也不愿意得罪对方。苏联能够跟国民党达成协议,它就不会支持共产党。达不成协议的时候,苏联就通过共产党给国民党施加压力来控制它,所以才出现苏联对中共的政策忽左忽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其实,苏联的目的一直没变,就是维持苏联对这个地区的控制和掌握。

  中美卷入朝鲜战争并非斯大林预谋

  读书报:从你接触的资料来说,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和中国的相继卷入是斯大林事先预谋的吗?

  沈志华:这个观点是斯大林自己讲的。2005年,苏联解密了一个文件,1950年8月27日,斯大林给捷克和斯洛伐克总统发了一个电报,电报里就是这么说的。有俄国学者也这么认为。当时很多人都质问,为什么朝鲜战争爆发,苏联外交官不去联合国安理会,不投否决票?因为苏联没去,所以造成联合国出兵这一系列问题。所以,斯大林做了这个解释。在我看来,这个解释完全是牵强附会,是为了给苏联的行为找一些借口。

  为什么?从历史研究来讲,决策动机的判断需要非常小心。研究美国的决策动机比较容易,它的文件非常清晰,动议是什么,各家的意见是什么,讨论的分歧点在哪,最后各家争论,总统为什么决定采用这个方案,一清二楚,你只要把材料都找出来,一看一分析就清楚了。但是,苏联就不是这个情况,往往没有讨论的过程,有讨论也不一定记录下来,记录下来也不肯公开,所以研究起来比较困难。但是,对于一些重大决策,你又不能不分析它的动机,它为什么这样做,那就得靠推断。在我们的研究中,靠什么来推断,有两个原则是不能违背的:一个原则就是你的推断不能和已知的基本的史实相违背;第二,不能违背人基本的行为逻辑。

  如果说,斯大林事先就设计好了要打这场战争,设计好了要让美国参与,然后让中国参与,这跟基本的史实不符。

  读书报:为什么?

  沈志华:我们知道,在1950年1月31日斯大林同意金日成访问莫斯科之前,斯大林是不赞成金日成发动这场战争的。所以,在此之前他没有这个设计,否则,他干吗老拦着金日成呢?在1950年中苏同盟条约签订之前,斯大林对中国几乎是有求必应,主要目的就是想让毛泽东继承1945年那个条约。但是,最后毛泽东还是逼着斯大林把1945年的条约废除了。重新签订的条约完全是新的内容,从这以后,斯大林开始变了。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他原来一直不同意金日成进攻南朝鲜,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怕美国参与。到了1950年1月底,斯大林同意金日成来讨论这件事,到6月大概有四五个月的时间策划这场战争。是不是在这个时候他就想好了让美国参与进来,然后再让中国参与进去?也没有。这个也跟基本的史实不符。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材料里头有两条,斯大林和金日成的会谈记录,包括后来的一些间接的文件的反映,斯大林当时对金日成还是有一个担心,就是如果你不能很顺利很快结束战争,美国要参与怎么办?金日成说,美国不会参与,我速决战,闪电战,几天结束,南朝鲜有20万共产党人里应外合,这是一方面。另外一个方面,米高扬后来说,当时苏联获取了美国的一个情报,如果朝鲜南北双边发生战争,美国不会干预,再加上艾奇逊也公开这么说了,所以斯大林的担心就减少了。如果情况是这样,你说斯大林希望美国人参与进来,那正好相反。

  读书报:斯大林在给捷克和斯洛伐克总统电报中的说法,还有哪些与史实不符?

  沈志华:再一个史实不符是关于中国的,斯大林有没有设想让中国参与进去呢?有可能。但是,他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设定的,如果北朝鲜出兵不利,如果美国参与,就让中国帮助顶一下,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说一开始就想让中国参与这场战争。很明显的史实就是,从1950年7月份到9月17日的两个多月时间,毛泽东三次提出出兵,金日成转达给斯大林,都被斯大林否定了。中国的部队至少8月份已经调到东北了,为什么斯大林不同意呢?所以,它跟这个史实又不符。

  实际上,我们反过来可以解释,为什么斯大林不想让中国出兵——是因为他要控制朝鲜半岛,如果中国去了,几十万人参战,战争打赢了,那谁控制朝鲜半岛?等于给中国提供了一个机会。如果是那种结局,苏联既丢了旅顺港,又得不到朝鲜的港口。所以,他是不想让中国出兵的。

  读书报:所以,斯大林的那封电报,是为了掩盖自己原来决策的失误?

  沈志华:对。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苏联为什么失误——当时为什么不派代表团在安理会投否决票。如果在安理会投否决票,苏联就不好办。因为当时苏联特别谨慎,美国仁川登陆以后到中国出兵之前这段时间,美国飞机两三次越境,还有一次袭击了苏联的机场,苏联都没反应,就软弱到这种程度,生怕卷到这个事情里头去。在这个事上,苏联犹豫不决。因为你一投否决票,你就跟美国公开站在对立面了——不是背地,背地早就是对立了——等于是撕破脸了,这是斯大林不愿意看到的一个结果。如果你不投否决票,投赞成票,那不等于把中国跟朝鲜都卖了吗,那你还能当社会主义的领袖吗?大家还认你吗?所以,这个事斯大林没法办,干脆就不去了——我觉得,这样对历史的解释比较完整。

  中苏之间的互动

  读书报:在《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里面写到,波匈事件发生之后,毛泽东1957年年底去莫斯科开会,你简要说了毛泽东的某些行为很不合适,他当时那样做,是因为已经萌生了赫鲁晓夫不堪大用的想法吧?

  沈志华:对,应该是到1957年底,连续三件事。从1955年中苏之间的电报,信件往来的写法就能看出,口气全变了。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前,都是毛泽东亲自出面写信,不是周恩来或者其他人。毛泽东写信的语气是,赫鲁晓夫同志,我们想怎么样,你看这样可以吗?能否派谁来帮助?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这种信就没见着了,不再请示了,口气也变了:我看了你们起草的文件,90%是正确的,就是太啰嗦,要删掉一半,还有什么问题就不要讲了。不看内容,光看形式就能看出他的心态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赫鲁晓夫连续失误,毛泽东就看不上他了。他说,赫鲁晓夫这个人哲学学得不好,缺乏政治经验。

  第二就是波匈事件,赫鲁晓夫处理得非常仓促,也是中共帮忙处理的。

  第三就是苏联的政变,毛泽东去救了赫鲁晓夫一把,所以他们俩的地位就开始发生了转化。赫鲁晓夫对毛泽东特别感激,他决定给中国原子弹技术,但是没过一年就反悔了。这个人毛躁,做事没有长远考虑。

  读书报:你在著作里面说到,毛泽东是要争夺社会主义运动的主导权。但是,主导权到底意味着什么?有那么重要吗?

  沈志华:有。在毛泽东看来,只有按照他的思路走,解放全人类,社会主义运动,才能有一个正确的方向,他认为赫鲁晓夫搞错了。中苏出现分歧的时候,就涉及到谁听谁的,按什么路线走。比如对外你是缓和呢,还是紧张?对内你是激进呢,还是保守?因为毛泽东相信自己的路线和想法是正确的,而赫鲁晓夫在苏联搞的那一套将使共产主义走向灭亡,所以毛泽东一定要争领导权。

  读书报:“结构失衡”是你解释中苏关系的重要概念,这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沈志华:中苏之间产生的分歧和差异,可以举出很多,比如民族性格问题,文化问题等等,我觉得那都不是核心要素。核心就是两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有30年的时间差。因为事实证明,30年以后,苏联想到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都想到了,苏联想做的事中国共产党都在做了。  比如1956年赫鲁晓夫的改革,与我们在1980年代开始做的双轨制、利润挂帅、成本核算等等,内容很相近。所以,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双方认知上的差异,造成了政策上的分裂。

  读书报:我们看到的现象,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往往走向分裂,而西方国家组成的的集团虽然也有分歧,但是没有导致分裂。为什么?

  沈志华:因为西方国家之间讨论的是利益问题,利益就可以让度,你大点我小点,反正咱们共同体存在。但是,中苏之间讨论的不是利益问题,是主义问题,你是马克思主义还是我是马克思主义,你是正确的还是我是正确的,这是不能让步的。一旦让步,全盘皆输,这种冲突没有一个调和的余地。

  如果谁承认错了,那不仅意味着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当中没有威望,没有地位,而且在自己的党内也完蛋了——这是他不能设想的一个结果,所以他不能让步,明知道最后的结果是分裂也只能走下去。这就像兄弟俩一样,其实他们都知道,如果分家,这个家庭的力量就削弱了,但是问题是两人都要当家,最后不得不分家,这正是中苏同盟的结局。

  社会主义国家关系,是从党的关系演变而来的,而党际关系和国家关系的政治结构、政治准则是完全不一样的。党的关系就要讲谁是马克思主义,就要讲统一性,就要讲领导和被领导。党际关系里头不能有主权,必须是全世界统一的,必须是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而国家之间要讲平等,讲独立,讲主权。所以,它整个关系结构都不一样。

  读书报:刚才你说到,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斯大林秘密报告、波匈事件出来以后,中国发表了一些评论,明显给苏联解了围,而且,中共提出的理论确实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是因为中共的理论能力高于苏联,还是其他原因?

  沈志华: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对列宁主义,包括对斯大林的理解,我觉得苏联的学者做得比中国深,比中国透。不但有语言文字的问题,还有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但是,有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马克思和列宁著作的形成,和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关系,他们当时生活的时代就是革命和战争的年代,他们认为要通过战争促进革命,通过革命解放全世界,这样一个逻辑思路。所以,他们的著作,都是以战争和革命时代为背景写的。中国领导人认为,现在所处的仍然是革命和战争的时代,所以应用马克思列宁的著作得心应手。但是苏联认为,现在已经不是那个时代了,很多现在的问题,马克思的书都解释不了。但是,苏联又不能说马克思、列宁、斯大林说错了,那不就真的成了修正主义吗?所以,苏联领导人和学者想方设法从中找出一些缓和、妥协的理论和字眼。恰恰这些内容都是从策略的角度出发,这一点让毛泽东抓住了,马克思、恩格斯说过这类的话,那都是策略而已。

  读书报:也就是说,像苏联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他们在意识形态上追求根正苗红,这一点涉及到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沈志华:没错。苏联共产党先树了旗子,他就永远不能说这个旗子错了,因为这个旗子一错,其自身存在合法性和正统性就没了。

  读书报:对于大跃进,你的解释是毛泽东为了争当社会主义阵营的领袖,为了加强国家实力而发动的。根据何在?

  沈志华:其实,大跃进在1955~1956年就有苗头,然后在1957年反右以后出现。从根上讲,毛泽东想用搞政治运动和军事运动的方法来搞经济。

  第二,从愿望来讲,毛泽东一直想在他有生之年把中国建设成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因此希望快速发展。原来说60年超过英国,后来改50年,后来改15年,后来说三五年就行。

  在莫斯科会议上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社会主义阵营以谁为首,当时就有人提出要以中国为首,毛泽东说不行,主要就是因为中国第一没有原子弹,第二是经济实力不如苏联,美国不怕我们,怕苏联。什么时候让美国怕我们了,那会儿我就可以名正言顺当领袖了。

  读书报:1956年的时候,毛泽东提出要快速发展经济,然后冒进情绪在中共党内已经泛滥开了,而且很难改变。

  沈志华:因为我们很多工作都是靠群众运动搞起来的,爱国卫生运动、土改……群众运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过犹不及,就是要超前,一个比一个激进,这种方式决定了它是这个结果。

  毛泽东1956年的做法是,他找二十几个部委谈,找这个部说,那个部已经提出了什么什么目标,他再找那个部谈,大家谁也不想落后,于是大跃进的指标一路攀升。指标不是按照科学性、计划性的理性分析制定的,而是互相攀比,这就是群众运动的特点。

  沈志华、特约记者楚原,中华读书报 2013-5-3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