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9日 星期三
刘邦与知识分子群体
秦汉之际,楚汉相争的过程中,在刘邦身边汇集着一批知识分子,他们有的是刘邦在沛县起事不久就参预其事的,如萧何与曹参,有的是在刘邦行军过程中,陆续来到刘邦身边的,如郦食其、陆贾、叔孙通,有的是在项羽那里不得志,然后转而投奔刘邦而来的,如韩信与陈平。其中有的人是文武双全,如韩信与曹参,而大部分是出谋划策和游说之士,用现在的话说,他们既当参谋,又当外交使节,纵横捭阖于各国之间。春秋末与战国时期,士大夫这个阶层崛起,他们都有周游列国,在列国兼并战争中寻找自己大展宏图的机会。
孔夫子与孟子都曾经周游列国,那时的知识分子对国家的认同和归属感不是很强,换一句话说,那个时期君择臣,臣亦择君,统一国家没有最终形成,各方都有一个选择的自由。在中国历史上,凡属分裂鼎足时期,都曾出现过这种状况,在这个纷争的过程中,谁能集中知识分子的智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谁往往就会是最终的胜利者。在这个问题上项羽不如刘邦,曾经是自己身边的人不能重用,结果跑到对方那里去,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并且给了自己致命一击,如陈平与韩信便是。谁能礼贤下士,广纳各方建议,谁就能让这些士子忠心耿耿为他服务,田横与五百壮士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赵王敖的郎中田叔、孟舒等也属于这类例子。士子为人还得有一点气节,不能有奶便是娘,唯有如此,君臣之间才能建立比较牢固的相互关系,才能患难与共,不为一时一事之得势而左右摇摆。当然,这一点也是相对的,有时它也会随着根本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其变化也是因人因时因事而异的。知识分子的作用,说到底是一个智库的作用,也就是信息量的占有与处置的能力。还有就是调节人际关系上,宣传和组织的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协调得好,就能在矛盾冲突和斗争中,为当局者争取更多的有利条件,为挽回败局,为赢得胜利取得更多的机会。
有了对刘邦与其知识分子群体相互关系的基本概念,我们再来分析几个具体案例,从哲学上讲我们便能从个别中看到一般,而不是就事论事了。
先说郦食其,毛泽东在一九六二年的七千人大会上讲霸王别姬那个故事,就提到了刘邦与郦食其的关系。《汉书·郦食其传》云:
郦食其,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衣食业。为里监门,然吏县中贤豪不敢役,皆谓之狂生。
郦食其见刘邦的情况前已言及,他为刘邦进军咸阳提出了先取陈留的建议。其传云:
问曰:“计安出?”食其曰:“足下起瓦合之卒,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中又多积粟,臣知其令,今请使,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食其往,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食其为广野君。”
又,汉三年(公元前二〇四年)秋,楚汉相持于荥阳地区,韩信方东击齐,迫于楚军攻势,刘邦想退屯巩,郦食其不赞成刘邦的想法,提出自己的建议。其传云:
食其因曰:“臣闻之,知天之天者,王事可成;不知天之天者,王事不可成。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夫敖仓,天下转输久矣,臣闻其下乃有臧粟甚多。楚人拔荥阳,不坚守敖仓,乃引而东,令適卒分守成皋,此乃天所以资汉。方今楚易取而汉后却,自夺便,臣窃以为过矣。且两雄不俱立,楚、汉久相持不决,百姓骚动,海内摇荡,农夫释耒,红女下机,天下之心未有所定也。愿足下急复进兵,收取荥阳,据敖庾之粟,塞成皋之险,杜太行之道,距飞狐之口,守白马之津,以示诸侯形制之势,则天下知所归矣。方今燕、赵已定,唯齐未下。今田广据千里之齐,田间将二十万之众军于历城,诸田宗强,负海岱,阻河济,南近楚,齐人多变诈,足下虽遣数十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臣请得奉明诏说齐王使为汉而称东藩。”上曰:“善。”
这一段文字归纳起来,郦食其的建议无非两条,一条是抓住敖仓,保障军队的粮食供给,另一条是游说齐王称东藩。这两条建议刘邦都采纳了,郦食其到齐国作说客,使齐田广罢守兵与汉讲和,结果韩信乘虚而入,郦食其因此被齐人所烹,刘邦也感到愧对郦食其,为表达歉疚之意,封其子为高梁侯。
再说张良,是韩国贵族家庭出身,良家僮三百人,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张良与刺客在博浪沙误中秦王之副车,以后逃亡在下邳,从黄石公学《太公兵法》。刘邦将数千人略地下邳,张良遂从刘邦为谋士。到了咸阳以后,是张良劝刘邦不要留居秦宫室,否则的话刘邦便进入迷宫了。鸿门宴的整个过程,是张良为刘邦具体策划如何应对项羽的,刘邦封汉王,也是张良通过项伯说定的。在前往汉中的路上,是张良劝刘邦明烧栈道,以麻痹项羽对刘邦要还关中的警惕,然后乘项羽忙着讨伐齐国时,让刘邦有机会暗度陈仓以进入关中地区。刘邦稳定关中地区以后,还是张良遗项羽书曰:“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这样使项羽全力去讨伐齐国,刘邦得以巩固和稳定对关中的统治,并乘虚率诸侯军直捣彭城。刘邦在彭城兵败后退到荥阳、成皋一线,准备放弃关东地区,张良向刘邦建议:“九江王(英)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隙;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汉书·张良传》)换句话说,一是搞统一战线,分化对方的力量,做彭越和英布的工作,让他们周旋于楚的后方;同时启用韩信,向燕赵发展,讨伐齐国,对楚形成迂回之势。刘邦是依照这个策划打败项羽的。在处理刘邦集团内部关系上,张良亦出了好主意,如韩信要封假齐王,刘邦发怒,是张良提醒刘邦,这时你对韩信不可能有任何制约,不如顺其所好,封韩信为齐王,最后以张良为使节去封韩信为齐王,促使韩信从背后出兵两面夹攻项羽。刘邦追击项羽,诸侯军不至,刘邦不得不退守固陵时,还是问张良怎么办,《汉书·高帝纪》载:
良对曰:“楚兵且破,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天下,可立致也。齐王信之立,非君王意,信亦不自坚。彭越本定梁地,始,君王以魏豹故,拜越为相国。今豹死,越亦望王,而君王不早定。今能取睢阳以北至穀城皆以王彭越,从陈以东傅海与齐王信,信家在楚,其意欲复得故邑。能出捐此地以许两人,使各自为战,则楚易散也。”
刘邦接受了张良的建议,才有了垓下之战的胜利。打败项羽以后论功行赏时,内部矛盾凸显,前面讲过的雍齿封侯的主意也是张良出的,刘邦接受了,很快稳定住了功臣宿将之心。刘邦能用张良,大受其益。
再说陈平,《汉书·陈平传》称其:“少时家贫,好读书,治黄帝、老子之术。”陈平这个人长得高大英俊,“平为人长大美色”,但不好生产劳动,好管闲事,“里中社,平为宰,分肉甚均。里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宰,切割的意思,指里社集会时,杀猪后由陈平把肉平均分给各家,分得大家都满意,他心目中宰割天下,也就是这样,可见其早年便有大志。后投奔项羽,被封为信武君,为殷地之都尉,不久殷为汉陷,平惧诛,亡奔汉,因魏无知而见刘邦。刘邦也拜平为都尉,使参乘,典护军,引起刘邦周边人的不满,周勃和灌婴对刘邦提意见,《汉书·陈平传》载:
绛、灌等或谗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王不容,亡而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使诸将,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汉王疑之,以让无知,问曰:“有之乎?”无知曰:“有。”汉王曰:“公言其贤人何也?”对曰:“臣之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已之行,而无益于胜败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今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耳。盗嫂、受金又安足疑乎?”汉王召平而问曰:“吾闻先生事魏不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臣居楚,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臝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大王所赐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汉王乃谢,厚赐,拜以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后来陈平提了一个如何离间项羽与其诸臣之间关系的计谋,其云:“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眜、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刘邦接受了这个建议,其挑拨项羽和范增关系的经过已见前言,看来陈平的离间计是收到了效果的。又如刘邦被围在荥阳时,听从陈平建议,“夜出女子二千人荥阳东门,楚因击之,平乃与汉王从城西门出去,遂入关,收聚兵而复东。”又如韩信请封假齐王时,陈平与张良一起提醒刘邦。还有汉六年(公元前二〇一年),抓韩信的办法是陈平提的,通过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乘韩信郊迎时将其抓捕。《汉书·陈平传》称:“平自初从,至天下定后,常以护军中尉从击臧荼、陈豨、黥布。凡六出奇计。”可见用人,要用其长,不能见其短而忽视其长,对人才要有包容之心,能用则胜,功夫要放在用上。
从郦食其、张良、陈平这一类人物的经历,可知他们的长处在于谋略。从思想体系上讲,张良是随黄石公读《太公兵法》,陈平是治黄帝、老子之术。《老子》这部书实际上是一部兵书。郦食其以儒生称,讲的也是计谋。还有另一类人物,其长处在观念,如陆贾与叔孙通那样的知识分子。陆贾这人,一方面是一个说客,《汉书·陆贾传》称其为楚人,“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有口辩,居左右,常使诸侯。”使南越游说其王尉佗称臣奉汉约,汉封尉佗为南越王。另一方面,“贾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贾曰:‘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最终,“谓贾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及古成败之国。’贾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称其书曰《新语》。”这十二篇是叙述秦汉得失的奏章,认为朝代的更替“非天所为”,立国“必得立于民”,提出与民休息的主张。这实际上是帮助刘邦总结秦汉之所以交替的历史经验。
叔孙通本来是秦国的文学博士,标准的儒家,看到秦二世昏聩,乃亡命至薛,曾从项梁与项羽。汉二年(公元前二〇五年)刘邦入彭城,叔孙通与弟子百余人降汉,刘邦拜其为博士。刘邦打败项羽被尊奉为帝以后,《汉书·叔孙通传》称:
高帝悉去秦仪法,为简易。群臣饮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上患之。通知上益厌之,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徴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通曰:“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于是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腴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百年积德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毋污我!”通笑曰:“若真鄙儒,不知时变。”遂与所徴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余人为绵蕞野外。习之月余,通曰:“上可试观。”上使行礼,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肄,会十月。
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朝十月。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戍卒卫官,设兵,张旗志。传曰“趋。”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大行设九宾,胪句传。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戟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震恐肃敬。至礼毕,尽伏,置法酒。诸侍坐殿下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讙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拜通为奉常,赐金五百斤。通因进曰:“诸弟子儒生随臣久矣,与共为仪,愿陛下官之。”高帝悉以为郎。通出,皆以五百金赐诸生。诸生乃喜曰:“叔孙生圣人,知当世务。”
这几大段话讲的是十月朝会的礼仪状况,那是庄严肃穆,上下之间等级分明,尊卑秩序井然,唯其如此才能显示帝王的威严,所以刘邦会高兴地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这尊贵的地位要靠礼仪制度方能显示。从思想观念上讲,只有儒家讲的三纲五常伦理关系,才能为这种尊卑等级关系提供理论基础。中国历史上的皇朝稳定时期,儒家思想总是处于统治地位,在分裂时期,诸子百家的学说才能占得上风,这也是时势的需要。
为什么要在十月初一举行朝会呢?因为汉初沿用秦历,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颁行的颛顼历,以孟冬十月,即农历的十月为岁首。统一历法,与政令的统一相联系,这个历法是阴阳历,一个回归年是三百六十五日,一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每月的朔望日要与月相相合,十二个月加起来为三百五十四日,比一个回归年少十日二十一小时,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每隔二三年要加一个闰月,每年秋冬之交皇帝要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故秦以亥为岁首,所以要在十月初一日举行朝会,迎接新的一年到来,所以要举行大规模朝仪。我引用这些内容,主要是用来说明王朝统治稳定以后,等级关系的尊卑要靠礼仪制度来显示。
从刘邦身边的知识分子群体来分析,前一类知识分子的谋略游说是为刘邦马上得天下,后一类以陆贾、叔孙通为代表的儒生讲的是如何下马治理天下,即需要总结历史经验,讲文治,讲礼仪,那才能显示并保持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两类知识分子都是为了适应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刘邦之所以让叔孙通为太子太傅,也是时事的需要,马上的纷争逐渐告一段落,今后凸显的是如何稳定社会秩序的问题,所以需要《诗》、《书》这一类儒家经典。当然这个转变不是一下子完成的,社会转型有一个过程,意识形态的转型也有一个过程,这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最后定型。任何历史时期,无论分裂的时期,还是统一的时期,任何统治集团都需要有自己的思考,也就是智库,而这个智库的类型,思想的再生产,也总是随着时代而不断变化的。这就是当世之务。
朱永嘉,《刘邦与项羽》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