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日 星期一

易萱:贺电外交看玄机


    中方领导人发出联名贺电,“热烈欢迎”勃列日涅夫上任,中方对于苏方“在前进道路上的每一个进展,都是高兴的”。在伍修权看来,“在前进道路上的每一个 进展”,隐含着中方对苏共中央罢黜赫鲁晓夫一事的赞赏,但又不便明言。也正是在这封贺电里,消失许久的中苏两国“牢不可破的同盟友谊”再度出现。

  有人注意到,中国新任国家主席收到的贺电中,奥巴马的名字迟迟没有出现。于是,一些人揣测,中美关系是否出现了“变化”?

  其实,3月14日习近平当选中国国家主席当天,美国总统奥巴马选择了以打电话的方式表示祝贺,法新社还对他“没有浪费任何时间”印象深刻。

  多年来,无论中外,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党领导人等在别国领导人换届、重要节庆等时间节点互致贺电贺函或电话祝贺,已成为一种外交礼节。

  粗读下来,那些贺电内容看似雷同,大多只礼貌性的祝福,但若细细梳理,尤其是对数年乃至数十年来国家之间的贺电予以解剖,则可从各种称谓和遣词造句中品读出其外交关系的冷暖。
 

1958年,毛泽东与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交谈

  “牢不可破的”中苏关系发生变化

  1949年10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仅三天后便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转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缔结条约时恰逢西方的情人节,当时不少国际舆论如此解读:中苏关系进入“蜜月期”。

  上世纪50年代的中苏贺电中,两国关系被表述得十分亲密。比如,1953 年,在毛泽东和周恩来为祝贺抗日战争胜利八周年给苏联发的电报中,曾如此表示:“中国与苏联牢不可破的友谊已经并正在日益巩固和发展。”同年,在祝贺十月 革命36周年的电文中,毛泽东又表示,“我国人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感觉到中苏两国人民之间的亲密无间,和两国友好的无上珍贵。”

  然而,许多人未料到,“牢不可破的”、“亲密无间的”中苏关系不过十年便开始发生变化。196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时,中国外交部收到了苏联的贺电。按照以往的惯例,电文中本应是领导人之间以“同志”相称,可那一次,突然被改成了以机关向机关表示祝贺。

  抬头为: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落款为: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苏联部长会议

  “不署名的贺电是一种降格的做法。苏方的贺电刻意避开了‘同志’的称呼,显然是为了表示对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的不满。”中国前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曾是贺电执笔人的高建中从苏联的来电中能明显感觉到风向的转变。

  高建中说,早在1960年6月,在罗马尼亚举行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 上,赫鲁晓夫对中国共产党的突然攻击就已使两国关系出现了裂痕。同年7月,苏联突然照会中国,撤走全部在华苏联专家,撕毁经济技术合作协议。9月,81国 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在莫斯科召开,苏共在会前散发了一封攻击中国共产党的6万字信件……后来,中苏领导人之间及两国主流报刊之间的公开论战日渐激烈。

  这直接影响了贺电中的措辞。1963年,中方放弃了“牢不可破的同盟关系”这一说法,在祝贺赫鲁晓夫七十寿诞的电文中更是直接指出,“目前我们同你们之间存在着关系到马克思列宁主义一系列原则问题的分歧,存在着不团结的状态。”

  “在前进道路上的每一个进展”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苏关系破裂不久后,1964年10月16日,苏共中央全体会议和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发表公报,宣布解除赫鲁晓夫的领导职务,由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分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据时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伍修权回忆,苏联驻华大使提前两天将这一人事变动告知了中方领导人。这种“通气”,传达出苏共新领导人希望改善两国关系的愿望。

  苏联发表公报当日,中方领导人发出联名贺电,“热烈欢迎”勃列日涅夫上任。中方在贺电中表示,“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于伟大的苏联、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每一个进展,都是高兴的。”

  在伍修权看来,“在前进道路上的每一个进展”,隐含着中方对苏共中央罢黜 赫鲁晓夫一事的赞赏,但又不便明言。也正是在这封贺电里,消失许久的中苏两国“牢不可破的同盟友谊”再度出现。半个月后,毛泽东在审订致苏联十月革命47 周年的贺电文稿时,特别加上了一句——“让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在我们的坚强团结面前发抖吧!”该贺电发出后,中苏关系一度有所缓和。

  但好景不长。上世纪6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因领土争端问题再度紧张,贺电的数量也随之急剧萎缩。尤其是“珍宝岛事件”之前的两年,《人民日报》几乎没有刊登过中苏两国间的任何贺电。

  高建中回忆,关系紧张时期,两国间私下的磋商和会晤比较频繁,但贺电往来暂停了。“因为外交试探的诸多信息不适合在正式渠道的电文中表现,领导人更倾向用直接磋商和谈判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1969年9月30日,中国国庆期间,收到了久违的苏联贺电——这是“珍宝岛事件”发生后苏联发来的首封电报。

  电文中,勃列日涅夫“主张我们两国关系正常化,主张通过和平的途径——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各项争议问题。”而后,中苏两国亦如电文所说,通过谈判与协商手段缓和了紧张局势。

  1991年,苏联解体。此后的中俄贺电中,两国关系“连上台阶”——从1992年的“相互视为友好国家”,到1994年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1996年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姜毅指出,1996年中俄面向二十一世纪战略协作伙 伴关系确立后,两国于2001年签署了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于2008年彻底解决了边界问题,中俄关系得以扫清障碍。于是,在双方领导人的共同授意下,贺电 中的两国关系自2011年起被表述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如今,中俄领导人每年几次通过热线电话互致祝贺,这已经成为某种习惯了。”高建中说。

  老布什的贺电发得比儿子还快

  卡特是首位向中国领导人发来贺电的美国总统。1979年,中美建交当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在致中方的国庆贺电中,卡特如此表示:“我相信,我们两个伟大国家之间越来越富有建设性的关系将会增加亚洲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前景。”
 
1989年,军委主席邓小平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总统

  历届美国总统中,向中国示好最明显的要数老布什。他与中国渊源颇深,早在 1974年就被福特总统任命为美国驻北京联络处主任,其间,还广泛结识了中国政商以及学界人士。老布什任总统期间,中美关系曾转入低谷,美国国会和政府中 制裁中国的呼声日渐高涨,但他仍坚持与中国交往,并成功游说国会延长对华最惠国待遇一年。

  卸任总统后,老布什继续与中国高层保持着友好关系。在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上,胡锦涛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新华社的报道显示,老布什发给胡锦涛的贺电,来得甚至比时任美国总统的儿子小布什还快。

  “我对美中关系一直有极大的兴趣……我相信,美国总统持有与我相同的观点,即美中关系非常、非常重要。我可以向你保证,他及他的政府将努力使美中关系沿着积极的轨道发展。”2002年11月30日,新华社播发了老布什这封热情洋溢的来信。

  “自参加美国总统竞选以来,克林顿的对华态度一直不太友善。”高建中说,竞选中他主打遏制中国牌,声称将对华最惠国待遇与人权问题挂钩。但入主白宫后克林顿转变了态度,这从他1993年祝贺江泽民当选国家主席的贺信中就能看出。

  据2006年出版的《为了世界更美好——江泽民出访纪实》一书记 载,1993年,克林顿曾在一天之内两次给江泽民写信,希望为当时处于低潮期的美中关系做出弥补。同样是在1993年,克林顿提早十天就给中方发来了国庆 贺电,那封贺电中,他再次表达出希望与中国建立“合作关系”的愿望。

  与克林顿相比,小布什的对华态度没有那么纠结,即使在卸任后也是如此。在 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贺电中,这位美国前总统表示:“在这个特别时刻,我们认识到,我们两国的坚实关系已经扎根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共同挑战 和共同愿景。”外界认为,在小布什的第二任期,中美关系达到了历史最好时期。

  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后,中美关系呈现出“先热后冷”的局面,但从他致中方 的几封贺电来看,坚持与中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一直都是其中的关键词。2013年3月14日,奥巴马选择以打电话的方式祝贺习近平当选中国国家主席时, 仍强调“将继续推动美中关系沿着正确的方向稳定向前发展,努力构建基于健康竞争而非战略博弈的新型大国关系。”法新社、美联社等外媒注意到,中美领导人此 次还讨论了朝鲜半岛局势、网络安全等话题。

  评价里的门道

  根据目前公开的资料,历任美国总统中,最早收到中方贺电的是里根。

  “里根先生:

  在你当选为美利坚合众国第四十届总统之际,谨向你表示热烈祝贺。我们衷心期望在你就职以后,中美两国之间已有的良好合作关系,将在中美建交公报原则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金灿荣就此分析说,贺电中,中美初期带有彼此试探性质的“建设性的关系”被中方大胆地描述为“合作关系”,这无疑使双边关系迈出了一大步。

  如果将中方致美国总统的数封贺电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中方对克林顿的态度比较“特别”。

  1996年克林顿赢得总统连任时,中方在贺电中的评价是,“中美关系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两国关系气氛有所改善。”这不同于1984年里根获连任时中方贺电中所表示的“中美两国关系在双方共同努力下获得了进展”。

  高建中分析说,这可能是因为克林顿在第一任期内多次抨击中国的人权问题,并制造了“银河”号事件等一系列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尊严和利益的事件。

  1996年致克林顿的贺电,也与2004年小布什获连任时收到的贺电明显不同。小布什连任时,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贺电中表示,“你任总统以来,中美两国在众多领域的合作取得了重要进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对于那些成功连任的美国总统,中方发出的贺电中,隐含着中国领导人对过去4年里中美关系发展状况的看法。

  金灿荣分析,小布什第一任期内,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反恐和 伊拉克战争上面,因此,中美关系在那段时间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小布什再度当选美国总统后,中国国家出席胡锦涛不仅致电祝贺,还与其通了 电话。那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在美国总统当选后与其通话。

  同样是连任贺电,中方在2012年对奥巴马的评价较为克制。中方更多展现了对未来两国关系的新期许,强调“在双边领域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协调与合作”和“推动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金灿荣解释说:“奥巴马上台后,美国重返亚洲战略逐渐定型,并在2012年年初将其写入美国国防战略报告中。其第一任期内,中美两国在东亚事务上多有摩擦。”

  易萱,《环球》杂志 2013-04-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