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5日 星期五

战败是撬动近代中国改革的动力


  早期满清高层是一个善于学习先进文化、厉行改革的杰出集团。 历史文献证明,满清君主大都勤政爱民,而且其勤勉程度,古今中外堪称楷模。若不然,满清不可能靠13副遗甲起兵、以报祖、父仇为名而统一女真各部,不可能 击败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汉军,也不可能灭南明、平三藩、收台湾、征服葛尔丹。作为一个部落贵族集团,更不可能把中国农业经济推向高峰,使中国经济总量超 过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满清扩展了中国辽阔的领土,编撰了集中国文化之大成的《四库全书》,实行“摊丁入亩”政策并大规模鼓励种植蕃薯、玉米而使中国 人口迅速增长超过4亿,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民族团结与统一。总之,满清将中国农业文明推到了历史高峰。

  这样一个杰出的统治集团,为什么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没有打开国门学习西方呢?原因无非来自内外两个方面。从满清内部来说,康熙、雍正、乾隆,直 至嘉庆、道光,以其辉煌的文治武功,确实树立了坚定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然而,自信往前走一步就是傲慢,就是夜郎自大。“三重自 信”,就是三重傲慢自大。从外部因素来说,早期来到中国的所谓西方文明,首先是《圣经》、鸦片、炮舰。这三样东西对中华文明确实缺乏吸引力。特别是登陆中 国的西方军人多为海盗出身,其大肆劫掠、烧杀,更加印证、强化了中国人对夷人野蛮的固有认知。上至统治集团、社会精英,下至即普罗大众、升斗小民,拒绝西 方文明其实是满清社会上下共识。正是因为西方文明以残酷野蛮形象强行进入中国,使得中国人后来即使学习西方文明,在享受西方文明带来的好处后,仍对西方文 明抱持怀疑、拒斥甚至批判态度。“欲迎还拒”的政治社会矛盾心理,决定了满清改革的被动性,战争、特别是惨败的战争乃成为撬动满清改革的动力。用马勇的话 说,清廷“知耻而后勇”。

  满清改革始于对太平军作战的连连失败。曾经驰骋战场的八旗军早已不复存在,绿营兵也腐朽不堪,无奈之下,只能任由地方办团练。这就是说,中央政府将组 织武装力量的权利下放给了地方。曾国藩在团练基础上编练湘军,与太平军作战,成为捍卫满清王朝的军事力量。在与太平军作战的过程中,一批汉臣走上领导岗 位,朝廷高级干部成份发生重大变化。除了启用大批汉臣之外,在“平乱压倒一切”的政治需要下,如华尔等外国军人也被吸收到体制内,帮助组织“洋枪队”以镇 压太平军。

  如果说满清通过改革干部体制就能平乱的话,英法联军轻而易举直捣清廷首都,积清廷一百多年文明精华的圆明园被劫掠焚毁,这一巨大屈辱和失败对清廷上下 造成的震动难以言表。从某种意义上说,咸丰帝是被英法联军活活烧死的。在与英法联军的交涉中,恭亲王等人实实在在体会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巨大差距。当整肃 了八大臣后,满清年轻的领导核心建立起来。1861年十月初九,6岁的载淳即皇帝位,而此时的慈安太后24岁,慈禧太后26岁,担任议政王的恭亲王奕訢也 只有28岁。湘军与太平军的决战处于关键时刻,但年轻的领导班子仍然作出一系列重大改革决定:

  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洋商在华第一家经营航运业的中外合资企业——美商旗昌轮船公司在上海成立,经营沿海和长江沿岸客货业务,注册资本100 万两,其中买办华资70万两。六月,京师同文馆成立,英国人赫德任监察官﹐实际操纵馆务。同文馆成为满清培养对外事务人才的专门机构。

  同治二年十月,总理衙门任命赫德任总税务司,中国税收管理国际化一步到位。十二月,中国第一家机器碾米厂——宏盛机器碾米厂在上海成立。

  同治三年,太平天国覆灭。

  同治四年,清廷批准成立江南制造总局,购买上海虹口洋人机器厂一座,归并两个西洋炮局。

  同治五年五月,清廷在福建设船政学堂,又称“求是堂艺局”,是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教育体制全按英法海军学校成规,学制五年,设造船驾驶两科。六月, 清廷筹设福州船厂,次年建厂,中国从此开始制造现代轮船。十一月,因通商口岸已扩展至长江三口及潮州、琼州、台湾、淡水等,遂改五口通商大臣为南洋大臣, 负责长江沿岸及东南沿海各口岸通商交涉事务。

  同治六年,清廷任命美国使臣蒲安臣为办理中国与外国各项交涉事务大臣,代表清廷出使与中国签定条约的各国。

  同治七年,江南制造局设立翻译学馆,此为清廷创立的第一家译书机构。

  同治八年,左宗棠在西安创办西安机器局。

  同治九年,裁撤三口通商大臣,相关洋务海防归直隶总督经管,颁钦差大臣关防。

  同治十年二月,香港、上海海底电缆铺设完成。这是外国铺设到中国的第一条电报水线。七月,两江总督曾国藩、直隶总督李鸿章联名上疏,奏请选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15年。次年七月,詹天佑等首批30名留美幼童赴美求学,连续四年,共派120名。

  同治十一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其中商股73万两,官股109万两,购买三艘轮船,在上海、天津设立码头。

  同治十二年,艾小梅创办《昭文新报》在汉口出版发行,开华人自办日报之滥觞。

  ……

  新领导班子领导下的洋务运动(官方称“自强运动”),涉及经济、军事、外交、外贸、教育、文化、新闻出版等方方面面,前后持续33年,可谓成效卓著, 被两次鸦片战争重创的“三重自信”重新确立起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清廷这一时期“三重自信”的集中表现。但是,洋务运动在朝廷并非受到一致拥护, 实际推展决非一帆风顺,清廷政治体制和思想认识的局限性仍十分明显。譬如,铁路、电报、矿山等本来十分单纯的事务,因为可能惊动长眠地下的先祖灵魂,被保 守派上纲上限到“孝”、“忠”的高度。因此,中国历史上竟然出现让马匹拉着火车车厢在铁轨上奔跑的奇特场面。

  学界普遍认为,甲午战争第一次中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甲午战败也有力促进了清廷全面深化改革。

  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中日《马关条约》签署后,北京发生公车上书。这是中国知识分子以西方请愿方式参与国是。康有为、梁启超成立强学会,翻译新书,讨论时事,后遭禁。光绪帝传谕袁世凯督练天津新式陆军。

  光绪二十二年,被禁的强学书局改归官办。清廷设立官办邮政局,隶属户部。同年,西方银行向清廷大量借款,显示清廷在西方银行评估中仍有良好信用。胡铁 梅创办的《苏报》,汪康年等创办、梁启超任主笔的《时务报》,先后在上海出版发行。中国与西方国家开始合作兴建铁路,清廷设立铁路公司,盛宣怀以四品京堂 候补督办铁路事务。

  光绪二十三年,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成立。这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家新式银行。严复等人创办的《国闻日报》在天津出版发行。由湖南巡抚陈宝箴定名的“时务学堂”正式开学,湖南乡绅倡导“兴办实业、教育救国”迈出重要步伐。

  光绪二十四年是一个载入史册的年份。四月初十,恭亲王奕訢去世。奕訢是洋务派领袖,但甲午战败后反对变法,这看似矛盾的立场,其实饱含着奕訢对中国政 治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四月二十三,光绪下“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由此开始“百日维新”。同月,严复译述的《天演论》出版发行。六月,清廷设矿务铁路总 局。七月在北京设农工商总局。八月初四,光绪被软禁于瀛台。初六,慈禧太后训政。十三日,杀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十一月,京师大学堂成立。

  甲午战败后,由光绪领导的改革运动告一段落。但是,改革开放一旦启动,有其内在惯性和发展逻辑,改革开放并未停止,也不可能停止。同时,改革开放所产 生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山东义和拳在朱红灯领导下发起反教会运动,烧毁多处教堂。而美国宣布对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清廷镇压朱红灯后,慈禧下旨“己亥建 储”,不料遭到各国反对。清廷认为内政受到列强干涉,与列强矛盾激化。清廷放纵义和拳进京,围攻西什库教堂,烧毁多处教堂,终于激起各国组织联军。此时的 清廷竟然发布对八国宣战诏书,结果是清廷首都第二次沦陷。八国联军控制北京城后,下令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清廷和慈禧太后的屈辱可想而知。光绪二十六年 十二月初十,清廷在西安以光绪帝名义下诏变法,开始实行新政,而新政大多数内容正是戊戌维新的内容。

  光绪二十七年三月,清廷设立督办政务处。六月,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首。七月与英、法等11国签署《辛丑条约》。八月光绪下旨命各省选派留 学生出国留学,并鼓励自费留学。以上诸项改革都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难西安、返回北京之前作出的决定。九月,经过甲午之败、庚子之乱,清廷改革开放事业 的总工程师李鸿章终于灯干油尽,撒手人寰。

  光绪二十八年,光绪下诏命袁世凯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满人英华创办的《大公报》在天津出版发行。

  光绪二十九年闰五月,俄国建造的东三省铁路正式通车,干线西起满洲里,东至绥芬河,长1514公里。支线北起哈尔滨,南至旅顺口,长975公里。铁路 总公司设在哈尔滨。很多朋友以为东三省的铁路是日本人修建的,这是历史的误读。七月,清廷设立商部。十二月,日本舰队袭击驻旅顺的俄军,日俄战争爆发。

  日俄战争对清廷政治体制改革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巨大促进作用。对这场在本国领土上爆发外国战争,清廷在开战四天后宣布“严守局外中立”。实际上,清廷高 层和关心中国改革走向的知识分子都在关注战争结局。因为一方是政治体制与清廷相似的俄国,另一方是实行君主立宪的日本,因此,日俄战争被认为是两种制度之 间的战争。当黄皮肤的亚洲日本人战胜白皮肤的欧洲俄国人后,在清廷高层久议不决的立宪问题终于尘埃落定:走立宪道路。

  光绪三十一年六月十四,光绪下诏命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方,后加派商部左丞绍英,“分赴东西洋各国,考求一切政治”。八月,清廷决定从明年起废除 科举制度。这一从隋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开始吸纳知识分子进入国家体制服务的文官制度,历时近1300年后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结束了,甚至没有引起社 会任何强烈反应。九月,清廷设立巡警部,徐世昌任尚书。

  光绪三十二年三月,卢汉铁路正式通车。全线从北京前门车站到汉口玉带门车站,全长1214公里,后改称京汉铁路。七月,清廷宣布“预备仿行宪政”,预备立宪开始。九月,清廷宣布改革官制。

  随着清廷政治体制改革进程加快,革命党感到巨大压力,暴力行动增加。先是吴樾向出国考察宪政的五大臣投掷炸弹,接着有徐锡麟、秋瑾策划浙、皖起义,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巡抚恩铭被捕,同盟会在边远地区(如镇南关)发动起义。

  光绪三十四年,清廷政治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六月,清廷颁布《各省咨议局章程》、《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地方议会选举由此开始。八月,清廷颁布 《钦定宪法大纲》,宣布立宪筹备清单,决定9年后召开国会。十月二十一日,光绪病逝,次日,慈禧病逝。推动清廷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领导人双双去世,满清的 命运也似乎走到了尽头。

  清廷这一次新组建的领导班子,以及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都与47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宣统皇帝3岁,摄政王载沣25岁。载沣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比自 己年龄大一倍的袁世凯休息,因为年轻的摄政王认为,非如此无法开展工作。新领导班子依然坚持改革开放。宣统元年,允成立京师图书馆。

  宣统二年九月,资政院开院,筹备选举议员,载沣前往致词。十月,宣统下诏,将立宪筹备期由9年缩短为5年,并先行组织责任内阁。

  宣统三年四月初十,清廷颁布《内阁官制》及《内阁办事暂行章程》,裁汰旧有的内阁、军机处及会议政务处,设立新内阁。史家多认为,正是“皇族内阁”出台,导致了立宪派转向支持革命党。四川保路运动起,直接引发武昌首义。

  值得重视的是,辛亥革命后虽然14省宣布独立,但满清的发祥地东北并未宣布独立,清廷仍有绝地反扑的条件。但是,清廷和以往历次失败后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一样,做出了最后的重大政治决定:和平地接受退位。清廷此举,避免了国家政权更迭时通常可能发生的血腥杀戮。

  孙中山先生曾自誉:“至诚无间百折不回,……穷途之困苦所不能挠,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回顾清廷的改革开放历程,孙中山先生的这段话,正好可以用作清廷推动改革开放的注脚。


  盾是心,共识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