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6日 星期三

《逃离德黑兰》的真相:比电影更传奇


2013年2月25日,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将最佳影片奖颁发给了本·阿弗莱克执导的电影《逃离德黑兰》,掀起了人们对于这部电影背后的营救美国驻伊朗大使馆人质 事件的兴趣。作为世界特工史上值得铭记的一次成功的营救行动,这起由美国中央情报局实施的撤离行动之大胆程度,恐怕也只有电影编剧能够想象。
本片的两位编剧成功地将史实改编为一部张弛有序、紧凑充实的电影剧本,为本·阿弗莱克的创作奠定了良好基础,而导演对70年代场景的设置和对电影技术的纯熟运用,更使得影片看上去具有特殊的时代感和真实性。特别是一些纪录片式的摄影手法,给人以“还原历史”的体验感。
历史上真实的6名使馆人员回到美国后与总统卡特合影
历史上真实的6名使馆人员回到美国后与总统卡特合影
不过电影终究不是历史,历史上的“逃离德黑兰”在某种角度上比电影更加传奇。尽管二者表达的主题相同:伊朗扣押66名美国使馆人员以索回美国庇护的前国王巴 列维。美国中情局的特工则在加拿大使馆和外交部的帮助下,带着6名“漏网”的美国使馆工作人员,伪装成所谓电影《ARGO》的剧组成员躲过伊朗当局的审 查,乘坐瑞士航空公司飞机逃离伊朗。
在真实的历史中,6名美国人齐聚在加拿大大使家中的经过远比电影复杂。他们原本和其他人一起分成两组逃出了美国大使馆,并且在使馆外辗转流离6天,才在加拿 大外交官朋友的帮助下躲进加拿大大使家中。在电影里整个营救的准备阶段只露过几次脸的加拿大驻伊朗大使和他身后的加拿大外交部才是真正主角。
《逃离德黑兰》剧照,可见电影对于史实的竭力模仿
《逃离德黑兰》剧照,可见电影对于史实的竭力模仿
为 了拯救困在伊朗的美国人,同时不沾染“支持美国间谍行动”的骂名,加拿大政府尽其所能,最后为6名美国人提供了六本护照,印上假伊朗签证,由美国人负责填 上这些人的假身份。不过由于美国人忙中出错,没有考虑伊朗独特的历法,导致签证上的日期写错了。这个错误也是在加拿大使馆才被发现的。不过这一切在电影中 全部被大使的几次短暂露面和一句“我们请求加拿大给他们发放护照”匆匆掩盖了。
至 于中情局的神勇特工,实际上没有遇到任何波折,一片混乱的伊朗根本没有人对他们产生过怀疑。伊朗已经有66名美国人质在手,不大在乎这几个人的去向,完全 没有任何针对他们的搜索行动。逃跑工作一帆风顺,人质们顺利通过机场的安检,坐上飞机回国了。唯一的波折是飞机在起飞前遇到机械故障,被迫延误航班进行检 修。这让7名行动成员在担惊受怕中经历了“生命中最长的一个小时”。
没有敌人搜捕,没有满街的怀疑的市民,没有突然取消的行动和仓促恢复的支援,也没有千钧一发地卡车追飞机戏码。中情局如果这样把人救出来,别说最佳电影,连一部电影都拍不成。
为 了把历史变成电影,编剧们不得不加上好莱坞特有的各种近乎俗套的商业片剧情:特工为了拯救人民化身孤胆战士;少数有头脑的中层人员在国家的情报机器构成精 英团队;雇佣儿童拼合纸条只为找到使馆人员照片的邪恶反派;还有收敛但紧张的持枪追逐…….历史上各种不存在的好莱坞典型桥段以史实面目被塞进剧本,为的 只是把中情局特工的戏变多变足,从而可以把加拿大政府的作为轻描淡写。说到底《逃离德黑兰》是一部美国电影,如果让毫无国际存在感的加拿大小清新们抢了戏 份,对于角逐奥斯卡而言是极端政治不正确的。
历史上的人质回国时美国打出“感谢加拿大”的横幅
历史上的人质回国时美国打出“感谢加拿大”的横幅
至于对伊斯兰革命后霍梅尼时代的描绘,从编剧到导演都选取了他们所需要的一部分,以最大限度地烘托紧张的电影氛围和渲染危险的环境。
电 影里出现的伊朗人无不是亢奋激动、愤怒聒噪、怒目圆睁而缺乏理智。街头见到的场景不多,却单为伊斯兰革命委员会报复前政权人员留了多个镜头。包括特意添加 的追赶飞机场景以及虚构出来的雇佣儿童“拼凑”美国大使馆人员照片的情节,都在试图叙述一个“传统”的伊朗,那个支持恐怖主义、信仰极端宗教的邪恶轴心国 家。
讽 刺的是,真实历史中的伊朗用儿童拼出的文件,反而发现了大量美国在伊朗进行间谍活动的证据。美国特工光辉形象的背后,是长期在伊朗支持独裁政权的斑斑劣 迹。1953年,在中情局的策划和安排下,美国支持伊朗国王巴列维的军队和宣传媒体发动政变,通过所谓“阿贾克斯行动”推翻了宣布石油国有化、排斥英美石 油公司的民选首相穆罕默德•摩萨台政府。随后出于地缘政治考虑,美国不仅默认巴列维在国内的独裁特务专制,还大批量向其出口先进的武器装备。
巴列维镇压群众示威时毫不手软
巴列维镇压群众示威时毫不手软
在 美国和以色列特工组织的帮助下,巴列维组建了“伊朗国家安全与情报组织”,俗称“萨瓦克”,血腥镇压持不同政见者。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名义下,用“颠覆 罪”、“煽动罪”、“泄密罪”等罪名打压媒体、局部异见人士甚至制造文字狱。所有要求国家独立的运动都遭到镇压,数千名反对派民主人士遭到残酷杀害。
“没有人能够推翻我。我得到70万军队、全体工人和绝大多数人民的支持。”这是巴列维曾对《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记者讲的一番话。而与此同时,他的军队却在大不里士、库姆等城市向示威抗议的人群开枪,打死打伤数千人。
伊斯兰革命后,无法再继续独裁统治的巴列维流亡美国。美国拒绝伊朗新政府要求交换巴列维的要求,并为巴列维提供政治庇护。正是这种情况下,美国大使馆才遭到伊朗学生的围攻和冲击。长达120分钟的电影仅在开头用了1分30秒轻描淡写,之后就将其抛诸脑后。
真实发生的营救:“鹰爪行动”中坠毁的运输机残骸与死亡的美军尸体
真实发生的失败营救:“鹰爪行动”中坠毁的运输机残骸与死亡的美军尸体
影片只说人质被关押了444天,没有提及之后美国政府的救援行动:美军在1980年4月组织代号为“鹰爪行动”的特种作战,动用8架直升机和8架其他飞机试 图强行攻入德黑兰解救人质。行动最终因为飞行事故取消,美军在死亡8人、丢下全部直升机和1架运输机的残骸后无功而返。这场美军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人质营救 行动就此销声匿迹,没有人获得勋章,也没有制片人会把它搬上荧幕。
比起《亚果》电影的海报,历史上美国政府最后被迫用解冻伊朗80亿美元海外资产的条件换取被扣押人质的开释回国。而释放人质时间则“巧合”地发生在里根总统就职后几分钟。这种“被抢五百,给你一千再开两千块钱发票”的戏码就这样发生在现实中,远比好莱坞电影来的有分量。




  施洋,观察者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