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7日 星期四

周恩來秘書的女婿,從主管對日外交轉到主管對台事務



《新史記》相江宇、楊韻





從北大荒走出來的王毅,在中共政壇的形象相當少有地好,不管是其師長、同學、同僚,或者是官方媒體,對於其外表風度,以及為人處世,都不吝讚美之詞。在2007年突然由外交部副部長、黨委書記轉任國務院台辦主任,讓外界十分吃驚。到中共十八大召開時,王毅還不滿60歲,擁有繼續向上的時間與空間。

“第二故鄉”北大荒

1953年10月出生的王毅,北京市人,1969年中學畢業後就去北大荒當了知青,當時他僅16歲。王毅和現任國台辦副主任葉克冬,兩人曾在北大荒度過幾年知青上山下鄉的歲月。

鄰近俄羅斯的黑龍江省黑河市,不只是一座邊境貿易口岸城市,也是一處充滿知青文化內涵的地方。不只王毅和葉克冬在這裏磨練過天寒地凍的北大荒生涯,山東省長姜大明、國務院國資委主任王勇也曾在黑河上山下鄉。這塊土地更蘊育了許多知青作家和名人,如梁曉聲、聶衛平等人。

為了紀念那段歲月,黑河市設立一座全中國最大的知青博物館,記錄當年全黑龍江省185萬知青的奮鬥史——那同時也就是掙扎史甚至血淚史。

王毅曾在東北建設兵團做了八年戰士。王毅的同學邱華盛介紹,在兵團時,王毅像其他北京青年一樣,政治敏感,憂國憂民,對國家前途與個人命運都頗為憂慮。這期間,王毅讀了很多文史書與外語書,掌握了相當豐富的文史知識。他喜愛書法,毛筆字寫得很好。

王毅曾於2009年回到第二故鄉,在市委領導的陪同下來到知青博物館,認真聽取了館內工作人員的講解介紹,參觀結束後,他題詞留念:“赤子之誠”。

2012年7月29日,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哈爾濱閉幕,台辦主任王毅特別在太陽島賓館,為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送行,王毅以歌曲《太陽島上》中的一句歌詞“明天會更好”,向吳伯雄祝酒,強調兩岸關係明天一定會更好。

王毅在會上透露說,黑龍江是他的第二故鄉,40多年前,他從北京來到哈爾濱這裏,再轉車一整夜到北大荒,葉克冬還是他當年的“荒友”。曾幾何時,北大荒今天已經變成北大倉,黑龍江與哈爾濱可說是發生驚天動地的變化,成為我們中華民族大步邁向進步發展的縮影。

http://image.xinmin.cn/2009/10/21/20091021114320502235.jpg 
王毅


寫了兩篇畢業論文

1977年秋,王毅考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日語專業,成爲“文革”結束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大學生。據王毅當年北京二外的師友介紹,當時77屆日語系共有三個班,每班有16人,王毅是二班,他一直擔任該班班長。

王毅這一批77屆大學生,是被“文革”耽誤了的一代,年齡參差不齊,最小的十七八歲,年齡大的,有二十五六歲。1978年3月正式入學時,王毅已有25歲,在同學中是年齡較大的。而當時外語學院招生,對考生年齡做出的限制是:不能超過25歲。

日語系三個班級40幾個學生的來源,很複雜,工農兵各種身份都有,但大致可分三種類型,一種是普通中學應届畢業生,一種是外語學校畢業的,另一種則是像王毅他們,靠自學考進來。日語系的這三個班,正是根據這三種類型劃分:一班是中學畢業學生班,二班是由自學考來的學生組成的班,三班是專業班。專業班在1981年畢業,一班與二班的學生則在1982年畢業。

北京二外日語系現任主任秦明吾教授當年曾是王毅的日語教師,在他看來,王毅這一屆大學生,整體素質都非常高。秦明吾說:““文革”後第一次高考,考生有應屆的,也有老三屆的,除應屆的外,其他人參加考試,沒有一定的積累,是很難考中的,他們肯定要在正常的工作、勞動之外,額外地多承擔一些東西。他們平時就注意學習。在當時,他們也不知道要恢復高考了,能夠考中,主要靠平時的積累。”

這40幾位日語專業畢業生,大多進入外事機構或涉外部門工作,有的進了外交部、外貿部,有的進了科學院、中國人民銀行,有的則進入全國婦聯、中國旅行社、高等院校。進入外交部工作的,一個是王毅,另一個是張姓女生。20多年後的今天,他們大都已是所在崗位的領頭人。而王毅,是其中出類拔萃者。

邱華盛現在中國科學院工作,在考入二外前,在一家工廠上班五年。他與王毅同住一個宿舍,是上下鋪。邱華盛介紹,在他們二班,王毅和他都是一般家庭出身,而其他同學,則多是高幹子弟,有幾位來自於外交官家庭。
王毅的師友介紹,在二外期間,王毅善於思考,興趣廣泛,對國內國際大事都很關心。他擅長寫作,“筆頭尤好”。

北京律師王小平是王毅當年的同班同學,他說:“王毅在“文革”期間被耽誤的時間比較長,在兵團時學習條件不好,年齡又大,從學外語方面講,他的條件並不好。王毅文筆很好,經受過社會磨練,閱歷豐富,如果搞寫作,具備很好的條件。”

王小平介紹,當時王毅已經非常成熟,相貌端莊,舉止穩重,與眾不同,明顯超過其他同學。令王小平印象深刻的是,班上舉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討論會,王毅的見解尤為成熟。

在王小平的印象裏,王毅的畢業論文寫了兩篇,一篇是把中國歷史與日本歷史相比較,一篇則是寫日本語言和中國朦朧詩的比較。王小平說:“他的視野不僅僅在日語專業上。據說當時老師都沒辦法對他的這兩篇文章進行評判。”


“老泰山”是周恩來的秘書

1981年畢業後被分配到外交部亞洲司,自此,王毅開始了自己的職業外交生涯。1989年9月,王毅被外派到駐日本使館工作,前後共五年。

1994年3月,返回國內的王毅出任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次年晉陞亞洲司司長。1997年8月至1998年2月,王毅公派美國喬治敦大學外交研究所當訪問學者;回國後不久,即陞任外交部部長助理兼政策研究室主任。1999年9月起,王毅在外交學院攻讀國際關係專業的博士學位。2001年2月他陞任主管亞洲事務的副部長,成為當時外交部中最年輕的副部長。

從一名普通的外交工作人員,到亞洲司的主管,王毅在亞洲司前後工作了11年;即便是在擔任副部長時,他依然主管的是亞洲事務。1990年代初,在日本工作的五年時間,使王毅有了“日本通”的雅號。而真正使得王毅在國際外交界嶄露頭角,還要歸於朝鮮問題六方會談。在會談的前三輪,王毅作為中方代表團團長,以他對亞洲事務的詳熟和掌控問題的能力,充分地展現了自己的外交風度。

2008年6月,王毅接替陳雲林任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成為北京對台事務的新掌門人。

外交部素有“金龜大本營”之稱,指的是外交部的元老們都愛提攜自己的東床快婿。前外交部副部長、現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王光亞的岳父,是前外交部長陳毅元帥;前外交部長李肇星的岳父是老外交官秦力真;前外交部副部長、黨委書記、現任國務委員、外事辦主任戴秉國的岳父,是前外交部副部長黃鎮……

而王毅身後的“老泰山”錢嘉東也非同一般,在王毅步入職業外交生涯的初期起了關鍵的作用。

錢嘉東,1924年出生,又作錢嘉棟,上海人。1946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專業,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任上海市政府外事處科員。

1953年,錢嘉東調任外交部亞洲司工作,先後參加了日內瓦會議和中印邊界劃界談判等重大活動,任處長、專員等職。1966年調任周恩來的外事秘書,後成為周的兩名主要秘書之一,與紀東並稱為“一文一武”。

周恩來逝世後,錢嘉東回到外交部工作,任綜合研究室研究員。1983年,赴瑞士日內瓦出任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及在瑞士的其它國際組織代表處副代表兼裁軍事務大使,1985年陞任代表處代表。1986年7月10日,是錢嘉東奉命向關稅及貿易總協定提交要求恢復中國締約成員方身份的申請函。 (《新史記》第10期)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