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9日 星期六

喋血登步岛:国共浙江境内规模最大、战况最惨烈之役



  国共在金门古宁头、舟山登步岛的两次战役曾长期被国发党宣称为“大捷”,而国内各级报刊却长期只字不提。改革开放以后,全国出版的有关金门之战的文章甚多。但对登步之战的介绍仍然极少,使其仍处迷雾中。在当前台海及国际情势下,本文对登步之战作些介绍探索。


  一、浙江境内规模最大、战况最惨烈之役。

  舟山登步岛登陆与反登陆之战发生在1949年11月3日—6日。我21军61师(师长兼政委胡炜、副政委李清泉)之182团(团长陶继藩、政委程祖光)、183团(团长杜绍三、政委刘传新)两个步兵团和师直渡海攻击登步岛。守敌青年军87军(代号长江部队、军长朱致一)之221师(师长吴渊明)师直和661团(团长萧某、代理团长吴锡麟)及662团(团长陈谦,其2营驻蚂蚁岛,其3营曾于桃花岛遭歼击损失)踞险顽抗。胡琏12兵团之67军(代号三溪部队,军长刘廉一)四个美械装备团加军部警卫营快速登援,敌空军出击战机114架次,海军六舰艇参战。

  国共两军于登步岛拉锯血战两天三夜,解放军后援不继,果断撤出战斗,退回桃花岛。此役,双方伤亡俱极惨重。国民党军为我毙伤、俘虏3396人。据其军方宣布及《中央日报》副总编刘毅夫(此人原系国民党军少将)文称,登步会战国军“也伤亡官长121员、士兵2704人。”我61师伤亡损失1487人,内阵亡394人。而当时,登步全岛居民男女老小只有3602人。

  军史及浙江地方史册记载,登步之战是解放战争时期浙省境内规模最大、战况最惨烈之役。


  二、我军准备不足,仓促发动攻击。

  登步岛是舟山群岛中一个面积15.88平方公里的岛屿,南距桃花岛0.54海里,东邻朱家尖岛1.1海里;北与“小上海”沈家门隔海相望,距3.8海里,正扼舟山国民党军运咽喉。在金塘、六横、桃花被我军攻取后,登步岛为国共势所必争。敌舟山防卫部命令221师于10月21日进驻登步岛及朱家尖(663团)和蚂蚁岛(662团2营),构筑工事固守。我第七兵团(兵团司令员王建安、副司令员王必成、政委谭启龙、副政委姬鹏飞)和22军命令61师迅速攻占登步,随后进取朱家尖,为总攻舟山本岛创造有利条件。

  当时,我军在舟山南线仅有61师一支部队,战线拉长数十里,其兵站在镇海县郭巨方门,尚有一小部留驻于台州专区之宁海县内。且既要巩固已占之六、虾、桃诸岛,又要攻击前进,兵力与火力显见不足。特别是船舶欠缺尤甚。桃花之战损毁船舶四十余艘,此前攻打金塘岛调走船30艘,而敌机和敌舰不断轰击,船舶时有损伤。由此,61师将情况如实上报,委婉地提议加强备战,推迟攻击登步岛。

  21军接电,紧急抽调军炮兵团一个山炮营北上渡海抵达桃花岛。22军接电,挤拨来救生器材600人份,要61师不迟于11月初发起攻登战役。

  此前10月25日—27日金门作战,叶飞十兵团九千将士打上金门后全部覆没。为此,毛主席于10月29日发电通报全军,指出“查此次损失,为解放战争以来之最大者。其主要原因,为轻敌与急躁所致。”传达至师以上。而22军孙继先军长、丁秋生政委、王六生政治部主任未向61师传达,显然怕影响攻击登步岛。21军滕清军长、汤光恢政委、王静敏政治部主任考虑61师时按三野命令由22军指挥,尚未归建,故也不向61师传达。

  在此情况下,61师坚决听从命令,于11月3日夜,仓促地强攻登步岛。此时我军渡海全赖风帆木船,当晚只九个半步炮连队,打上登步岛。后因潮退风逆,无法过渡,但登陆部队攻势凌厉,毙伤敌一部,青年军661团萧团长阵毙,俘敌600人。至4日拂晓前已攻占登步岛五分之四境域,炮台山、大山、野猪塘山、流水岩诸要地尽入我手。敌师长收缩兵力,踞险顽抗,于岛北部面沈家门之鸡冠礁村及渡口固守待援。我军兵力火力不足,攻击未下。此时,一敌艇滩涂搁浅已举白旗,我无兵力去管俘押艇,敌艇潮涨后逃逸,我无重炮将其击毁。

  登步岛炮声震天,敌舟山防卫部司令官石觉最怕共军声东击西,以攻登步吸引蒋军,而大举攻击舟山本岛。经空军指挥官赖逊岩驾机低空侦察后,查明宁波穿山半岛海口无大军运动迹象,乃倾全力对付攻登解放军,命令机动兵团67军火速增援。


  三、六十七军四个美援团反登陆,胡炜率部强渡加入会战。

  蒋介石闻报舟山之金塘岛(10月5日)、六横岛(10月7日)、虾峙岛(10月11日)“陷共”,“定海大门敞开,形势愈形危急”(蒋经国日记),急偕东南军政长官陈诚、空军总司令周至柔、海军总司令桂永清及郭忏、蒋经国、俞济时诸将,于1949年10月11日—14日飞舟山督防召开作战会议。立调胡琏兵团之67军、19军两个军自潮汕驰援舟山。其19军船团中途因金门告急奉命改驶金门岛。其67军航抵舟山,10月27日以老契荷花池为中心进入阵地,为舟山“国军战略总预备队”。老契位沈家门与定海城之中,各距九公里,且已有汽车路。

  福建金门岛之战,我28军首长肖锋、李曼村曾提出,金门守敌增兵一个团不打;陈毅、粟裕同意。但十兵团未侦知,胡琏兵团18军、19军一部已到金门上陆,致使我军攻金复败。

  关于敌67军已抵舟山本岛,不知我七兵团有否侦知该敌情并通报给前线各师?

  67军蓄锐已久,又受几天前同兵团18军、19军参战金门得手之刺激,骄狂不可一世。出兵前,营连长带领士兵宣誓:“效忠领袖,反共勘乱,不怕苦,不怕难,不怕死。如违誓言,天雷打,火烧死,刀枪死”。其75师之224团(团长萧宏毅)最先于11月4日晨6时30分抵登步鸡冠礁陆续上岸,8时投入战斗。继以陈诚王牌67师(师长何世统,该师“八一三”与日军作战时师长是黄维)之200团(团长颜珍珠)、201团(团长李向辰)、199团附军部警卫营(团长汪敬熙)参与登步岛的反击会战,并出动海、空军助战。

  4日夜,我军61师师长胡炜(后为副总参谋长兼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率步炮兵十三个半连队,冲破敌舰拦击封锁增援登步,加入会战。于兹,一方是能攻善守的两个老红军团(61师前身是土地革命时坚持大别山高敬亭任军长的红28军),一方是黄埔嫡系六个美械团,双方在登步岛摆开了阵势。鏖战两天三夜。敌海军护航驱逐舰太和号、扫雷舰永泰号,炮击我军并轰击桃花岛茅草屋、后沙头。其义宁、海鹰、继光、海澄四炮艇穿梭登桃间海峡及朱家尖、蚂蚁水道击我战船。其海军总司令桂永清也亲临海上督战。敌机4日出击59架次、5日出击55架次,整个登步会战共出击达114架次。敌通常先以炮兵及空军向我阵地炮击俯冲炸射,然后在督战队驱迫下集团冲锋。

  据我军十九军军长、兰州军区副司令员杜绍三(登步战时为步兵183团团长)、舟嵊要塞(军)副司令员宋德豪(时为183团3营营长)海军外军训练部副军职负责人马贝禾(61师组织科长)、西藏拉萨警备区司令员柴发坤(时为182团副营长)几位多次对我谈及:“我们61师曾经历与日本、汪伪、桂顽、讨伐郝鹏举及蒋家军多次激烈战斗,但登步与敌海陆空军如此恶战尚未有过。国民党军也拼死命了!”敌87军军长朱致一、67军军长刘廉一都到登步岛督战,于是团长们只好前出火线指挥。其661团萧团长及营连长多员遭受我阵毙,661团代理团长吴锡麟、224团团长萧宏毅、200团团长颜珍珠均受重伤。萧宏毅说:5日早上,匪(系对我诬称,下同)大约五六十人,用钻袭的方法绕后面打入我团指挥所,把通讯中心唯一一部电台给抢去了。萧接报即率警卫连前冲追赶,此时正枪战中,一颗手榴弹爆炸,萧宏毅倒地。颜珍珠是5日午前,正与201团合力再攻流水岩,为解放军炮火击断腕骨血流不止,军长刘廉一赶来督战,见状叫人强迫抬下火线。至于士兵被驱迫更无论矣。据敌一炮兵军官文称,他目击共军阵前,一波一波前冲,往往一个排上去,生还着只三、五人。

  我攻登部队在无工事依托,无上级火力支援,忍饥挨渴,不断歼击敌军。干部伤亡了,战士自动代替指挥;子弹打光了,从阵前敌尸中搜寻;用石砸,刺刀拼;敌冲上来了,伤员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壮烈精神撼天动地。炮台山、流水岩、野猪塘山阵地几度易手,战况极为惨烈。

  我183团副团长孟广义、1营营长姜先仁、3营营长宋德豪负伤,2营营长王世庭耳为炮火震聋,而团长杜绍三也负伤仍坚持指挥。全团的连队干部(除9连连长、政指和2连政指外)大都伤亡。面对敌67师轮番攻击,守备流水岩的183团1营伤亡只剩47人,由2连指导员魏国民自动指挥,阵前遗敌尸数百具;我仍固守流水岩,直到增援部队到达。战后,魏国民被授为华东人民英雄。敌青年军和224团一部猛攻炮台山,由182团3营副营长柴发坤指挥第7连,打退敌五次集团冲锋,大量杀伤敌有生力量后,才奉命转移野猪塘山。柴也因登步战功,授为华东人民英雄。

  敌67军增援成功后,舟山防卫司令官石觉得意忘形,于4日下午1时40分下达电令,“要在黄昏前将登陆之匪全部肃清。否则,军、师、团长均以军律论处”。后来,此电令不了了之。

  白万祥(登步战时221师上校政工处长,后为台湾总政治作战部副主任、国民党中央大陆工作会主任)、刘毅夫、林君长、陈功蕃在台湾《联合报》、《军事杂志》、《国魂》、《传记文学》等报刊文都称攻登步共军“不怕死”,“不惜抱炸药毁我工事,与工事同归于尽”,“组织严密”,“处于绝境之情况下,鲜有大批投诚分子”。而参与登步会战指挥的敌东南军政长官公署秘书长袁守谦(黄埔一期)则在《中央日报》刊文说,攻登步敌军是“战力最强最剽悍的匪军”。


  四、果敢决策,巧妙撤出战斗;穿梭渡运,安全退回桃花岛。

  敌我兵力悬殊,整个势态于我不利。敌青年军87军军直部队及其222师(师长詹抑强)位沈家门镇西北,还有67军之56师(师长袁九鹏)可及时加入登步作战。国民党军摆出全歼我登岛部队架势,而我无法补充兵力与火器,占取登步更不可能。时年30岁的61师师长兼政委胡炜久历战阵,22岁即任新四军2师14团政委,经受过胜利或挫折。在陆上,即遭艰危也能突出反取胜利;但岛屿阻海,如果硬打下去,这支从坚持鄂皖豫保存下的英雄红军部队能战至最后一人,这是没有疑问的;但这不是对党对人民军队的负责精神。于是,胡炜不顾个人荣辱,毅然决定撤退,电告桃花岛后方指挥李清泉副政委(李于1964年任驻瑞士大使,与法国最后谈成中法建交公报),要求从速调度水手船舶入夜后行动。61师决策上报,22军、兵团迅即批准。

  面对优势强敌,又背靠大海,撤退稍有不慎,即有全师覆灭之危。过去的两天两夜血战中,往往是白天敌合力攻我,我军乘夜反击。胡炜根据这一作战态势指示,183团杜绍三团长和182团参谋长刘正昌(刘后为21军副军长)各组织一支有力小部队,入夜后佯攻牵制敌军,轮番交替掩护主力撤退。秉此指示,183团挑选班排长及老兵30余人,由9连连长夏少卿指挥,组成7个战斗组,天黑以后用机枪步枪手榴弹炸药包猛击,团迫击炮也连连轰击。全团军号手集中吹响嘹亮军号,号哨齐鸣,只见火光闪耀,山谷震响。国军官兵“发生恐怖、不安(白万祥文)”,缩在工事内朝我方乱放枪炮。到第三次佯攻,夏少卿听已无我方炮声,知大部队已陆续登船返桃花,叮嘱小分队加猛火力,特别是炸药包全部炸光,以免船载过重。福建金门岛之战,我军船舶全部为敌击毁,既无法渡援军,也无法撤回,导致全部覆没。而登步会战则不同,水手起了极大作用。在我佯攻加敌军枪炮阵阵中,李清泉指挥有序的穿梭往返,保障了部队带伤员和俘虏于6日晨3时前全部安全返回桃花岛。参战的舟山船工作出了巨大贡献。虾峙乡邬德位、湖泥岛周阿德、六横邵仁夏、周振祥、乐香友在登步战斗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对手白万祥在其《登步会战政治作战配合运用检评》中写道:“11月5日下午2时当我局部逆袭成功,克服流水岩要点,正计划大举反击。匪干以‘本日(5日)晚将有友军大量增援’,向匪军讲话方式,故纵我军被俘人员,带返假情报。因而迫我迟滞放弃全军协力歼匪计划,部分匪军因以获得逃逸。此实‘惑敌’谋略远用之成功”。

  登步战斗时,只181团(团长娄学政,政委刘建功)留守桃花岛,并准备登步攻克后进击朱家尖。如果鲁莽地将181团拉上登步,则不只促成“又一个金门”,且可能将已解放之桃花、虾峙,六横诸岛送还蒋手。登步之战,我歼敌后撤回,保存了有生力量,粉碎了蒋介石、陈诚制造又一个金门的美梦。

  我军血战登步震撼了台北统帅部。11月10日,蒋介石和陈诚研商后下令,自台湾再调派52军(军长刘玉章;辖郭永第2师、李有洪25师,张文博40师),运定海增防。


  五、登步作战经验是克敌制胜财富。

  登步之战(加金门)的正反经验为三野、军委,为伟大领袖毛主席高度重视。粟裕1949年11月14日致电七、九、十兵团并报军委,明确指示:对舟山等岛之攻击,须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发起。11月22日,粟裕致电军委和毛主席“建议军委推迟攻击舟山的时间,加紧发展海空军。在打法上,以海空力量给舟山之敌海空军以歼灭性打击,然后以陆军优势兵力攻取舟山。”毛主席1949年12月5日、1950年1月11日两次致电粟裕,要粟到北京与聂荣臻、李涛、刘亚楼会商攻击办法。反映了毛主席欲加强建设和动用空、海军作战,先夺取部队制空权的决心。综观毛主席1949年12月18日和12月31日致电四野林彪并告叶剑英、邓华、赖传珠、洪学智,指示攻取海南岛应注意事项,指出“渡海作战,完全与过去我军所有作战的经验不同,即必须注意潮水与风向,必须集中能一次运载至少一个军(四五万人)的全部兵力,携带三天以上粮食,于敌前登陆,建立稳固滩头阵地,随即独力攻进而不要依靠后援”,“并望你(林彪)向粟裕调查渡海作战的全部经验”、“以充分准备确有把握而后动作为原则,避免仓猝莽撞造成过失。”(见中央文献出版社《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卷)。至1950年4月下旬,我军已夺得浙苏沪上空部分制空权。台湾国防部报告惊呼:“我在舟山方面之制空兵力,显已陷于劣势。如我之制空权一旦丧失,则我之制海权,亦必相继不保”防卫舟山“在制空制海落于敌(中共)手之后,实不易持久”。蒋介石1950年5月11日就舟山撤军给郭寄峤、石觉、王叔铭、马纪壮四将的手令,开头就写道:“此时防备匪机突然来定(定海)轰炸我运输船舰,比防范其陆军渡海来攻(舟山)本岛,更为重要。故应从速筹备,以防万一…………”。毛主席的英明指示,不只导致了解放海南岛和舟山群岛的伟大胜利,更对尔后东南沿海军事斗争起着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显光彩。

  (作者当时系定海军事管制委员会派遣随二十一军支前接管干部)

  毛德传,共识网  2013-1-16



1 則留言:

  1. 中国人打杀中国人,喋血,惨烈,请问:又有什么意义?不过就是为了成毛泽东一人之帝王愿望而已。他为什么从不冲锋上战场?而别的中国人为什么就得一批批的为他的帝王之梦而去死?去牺牲?难道我们中国的历史总得这么去写?数千年都不变?请问:抗日战争,毛泽东和共军都在干什么?

    回覆刪除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