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0日 星期日

政壇上的前知青,從插隊歲月得到了什麽?


《新史記》高伐林


對政壇上這些知青成功者深入考察一番,我們也會有很多新的認識——他們是另一重意義上的悲劇。

政壇知青,與知青的整體命運並非同步。當他們說“青春無悔”時,我們必須想到,這是建立在眾多犧牲者“不堪回首”的血淚之上的“無悔”。

政壇知青插隊情况,彼此很不一樣。

有些高官,在官方公佈的簡歷上載明當過知青。但是稍一追究,就會發現,他們是知青隊伍中的匆匆過客。像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統戰部長令計劃,17歲時和同齡人一起上山下鄉,成為平陸縣一名插隊知青;但幾個月後,他就告別農村,在其他知青艷羨又詫異的目光中進了縣印刷廠當工人。情況類似者並非個別。另一位新星趙樂際,到青海貴德縣河東鄉貢巴大隊插隊,不到一年,18歲時就返城,進入青海省商業廳當通訊員。在那個“扎根農村”口號喊得震天價響的年代,他們只是鍍了一層薄薄的知青金箔而已。

另一些高官,在農村的年代相對來說長得多。像習近平六年多,陳竺有五年,陳德銘也是五年,萬鋼曾插隊六載,王毅在兵團有八年、李學勇更有九個寒暑……知青生涯影響其人生信念的刻骨銘心程度,就遠非前者可比。

政壇知青的插隊時間長短,呈現正態分佈,特別短和格外長的都屬少數,多數人是在一年半到三、四年之間,像張德江兩年、王岐山兩年、周強兩年、李克強四年、李源潮四年……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1/xin_1621004211010015221938.jpg
中國將絕無僅有地由知青掌控十年。

應該指出,其中有些人是被就地提拔:在插隊的單位被領導青睞,於是委以各種職務,提拔為基層領導幹部。習近平和李克強都是如此,他們的六年、四年知青歲月中的後半段,都當上了脫產或半脫產的大隊黨支部書記,已經並非普通知青了。情況類似的還有孟建柱,在農場就地提拔;李學勇後來當上了建設兵團的副營長;張毅也是在農場勞動三年之後就地轉幹……他們當知青的年頭,實際上都比他們簡歷上所載明的要短。

插隊的時間長短,與各省經濟建設所處地位、工交行業需要勞動力的急迫程度有關,也與知青所在地的管理水平有關,更與他們家庭在當年的政治光譜上所處的位置有關:越是偏在“紅”這一端,時間越短;越是偏在“黑”那一端,時間越長。

一般來講,蜻蜓點水,在農村兜了一圈就走的,多是相當級別的官員的子女,父輩擁有較多人脈資源,神通廣大,有“路子”讓他們很快離開——當然,擁有更大權力、更多資源的官員,會安排子女當兵,根本不下農村,這是另一個話題了。而那些在農村和農場生活了較長時間的,多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這也是一個“文革”期間中央文件明確下了定義的概念,指的是“地富反壞右”和“叛徒、特務、走資派”的子女),他們的父輩家庭受到嚴重衝擊,他們被拖累,無法參軍、上學和被招工,只能年復一年在農村呆下來。

而處在插隊特別短和格外長這二者之間的政壇上的知青,多是中國普通人家庭的子女。他們在沒有遇到招工機會之前,也不斷尋找改善本身境遇的門路、渠道,例如,當赤腳醫生,生產隊、大隊的會計、業餘文藝宣傳隊員,等等。畢竟,相對更沒有文化的農民,他們還是知識青年。

中國將絕無僅有地由知青掌控十年。這個話題今天爲什麽會引起我們的興趣?

就像今天年輕人在上大學期間,不僅學習各種文化與知識,更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樣;知青們是在上山下鄉期間,形成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政壇知青的施政理念和方略中,也應該有所體現。

他們與其他99%的知青夥伴,有同,有不同。

與一般知青相同的是,政壇知青也是第一次離開父母親身邊,來到中國社會最底層、生活最為艱難的農村,親身體驗、見識了民眾的艱苦和堅韌;

與一般知青相同的另一點是:他們在試圖與農民一道改變落後面貌,卻徒勞無功之後,也將主要精力轉到了改變自己的命運,千方百計地設法離開農村。

與一般知青很不相同的是,他們成功了——他們離開農村、告別農民、脫離農業勞動的途徑,主要是三條:招工,上學,提幹,對他們來說,這無疑是“進”,是凱旋;其它知青則不一樣,投入回城大潮,到城市街道集體合作社糊紙盒或者當個體戶賣大碗茶,是“退”,是潰敗。

也就是說,知青生涯的起點、中點,都相似,然而,終點分道揚鑣。

相對於周圍潰逃的多數同伴,這些成功者自然要總結自己何以脫穎而出的經驗,形成一套自己的“成功學”。那必然是諸如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不遵法度抄近路走捷徑、千里馬找伯樂、寧負天下人、實踐厚黑學、編織關係網等等這一切的大雜燴。

這一切,正是對知青初衷的背離——而且越到後來,越攀升到官場一定階梯,越是主動地、自覺地背叛。(《新史記》第10期)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