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素面朝天的真实梁启超


    梁氏在这篇手稿中,论及袁世凯“绝对的不肯信世界事物有所谓原理原则者。就其治军政策、理财政策,乃至各项大小政策,虽然触犯政治家所公认之历禁者,彼殆无一不触犯”。大概是觉得“彼殆无一不触犯”这样的话未免绝对得有些过分,梁氏又在手稿中涂去,改为“不可一二数”。

  “南长街五十四号藏梁氏档案”将拍卖的消息一经传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之外,也引发一场不小的关于档案归属问题的风波。虽有场外争议,但此批档案的史料价值毋庸置疑,近代史学者雪珥已先睹为快,他特撰本文,以期从档案中一窥真实的梁启超。

  将笔杆子当作枪杆子用,一直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而能超越投枪和匕首,将笔杆子的效用发挥得如同炸弹一般,在泱泱国史中,梁启超应该算得上首屈一指。西方人对梁的研究,经常提及的是“毒笔”(thepoisonpen)一词,据说这是当时的大清国领导们对梁的评价。梁的“刀笔”能带“毒”,是因为其“笔端常带感情”,恣意汪洋,“每一文出,则全国之身目为之一耸”。

  康梁师徒,戊戌去国,漂泊海外,为着“救国”大业及谋生小业,开创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政战”先河,将媒体当作投枪与匕首,“宣传”工具化潮流自此发端。梁氏卓有成效的刀笔之下,不仅“戊戌变法”那并不复杂的百日历程,被掺水和扭曲到了极限,甚至那种将高层政治简化母子夺权的演义,也俨然被后世接受为正史。梁氏本人曾遮遮掩掩地承认:“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中国历史研究法》)

  后世在读梁的文字时,的确是要加倍小心。在脍炙人口的背后,或许就有当年为了政治应急而加入的过量调味品,而新近“出土”的“南长街五十四号”梁氏档案,展现的却是梁氏“厨房”里那些未经加工的原料,其“绿色天然”,正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最为稀缺的资源。藉此,我们也得以窥见一个未施粉黛、素面朝天的真实梁启超。

  这批档案,包括信札、手稿、书籍、家具等共计950件,皆由梁启超胞弟梁启勋及后人所藏。对学界而言,最为珍贵的,应是其中的287通信札,包括梁启超信札240余通、康有为信札23通,多数是首次面世,涉及保皇党、立宪政改、护国战争、五四运动等诸多隐秘。其次珍品,当属梁启超的名著《清代学术概论》、《袁世凯之解剖》等手稿原件,即便手稿上有涂改痕迹,亦可管窥梁氏当年的心路历程。

  涉及不少政坛大佬的《袁世凯之解剖》,当年发表时就对很多敏感词做了技术处理,用方框替代了人名。而在梁氏的原稿中,则无忌讳。(来源:南方都市报南都网

  在家信中,“毒笔”梁启超在很大程度上还原成了“宅男”,甚至有些婆婆妈妈。近现代爱写日记和家书的公众人物,一般都是做好了准备,要供粉丝围观的,写时留足了余地。如此一来,“南长街54号”所藏的梁氏家书,因是绝对的原版处女作而更显珍贵。从那240多封信中,后人看到的并非明星梁启超,而是“屌丝”梁启超,他会为家务琐事烦恼、会为了缺钱担忧、会为了理财而把资产转移海外,也会为了儿女婚事喋喋不休。

  如在1904年3月3日的家信中,梁启超告诉梁启勋:“大人(父亲)醉了几回,醉时甚可惊也。”他也抱怨,另一个弟弟梁启业“竟偷我银二百余金,此事大人不知,伯姊见其形状诡异,且买金表,知必为彼所偷也……”这种家事,如果早年公开出版,必定会毫不犹豫地删除。在同一封信中,梁启超谈及两广总督岑春煊派张鸣歧来问治粤方略,“然千疮百孔,从何补救,实无可言也”。在公开场合几乎万能的梁启超,也只有在家信中才会承认知易行难,批判他人可以下笔万言,真要去挑这副重担,也就只能“实无可言”。

  在外人面前要克制的喜怒哀乐,在家信中不妨率性袒露。譬如,“兄年来于政治问题研究愈多,益信中国前途非我归而执政,莫能振救,然使更迟五年,则虽举国听我,亦无能为矣,何也,中国将亡于半桶水之立宪党也。若非有聘莘顾隆之诚,决高卧不漫起也。”(1909年5月25日)。这种几近狂妄的自我表扬,也就在兄弟面前能释放一下。

  1927年军阀混战,梁启超对国中经济极其悲观,于是竭力将手中的股票和保险割肉清仓,将资产转移到海外,由长女梁思顺照管,这时的家书中,大学者就又变身为账房先生。而在这年年底,为操办长子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订婚仪式,梁启超把写给弟弟的家书当成了婚庆操作指南,甚至具体到了发给不同亲友的请柬该如何措辞,不厌其烦。(来源:南方都市报南都网

  在那些琐碎家书中,与他人的琐碎不同的是,梁氏在家长里短中,穿插的都是些我们看来事关江山社稷的大事。或许,对他而言,这与订婚请柬的措辞相比,并无太大的区别。

  不“装”,这正是梁氏区别于同时期很多名人的特质,这或许导致了他在那个装腔作势时代的最终失败,但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更为动人的邻家故事。

  雪珥,《南方都市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