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

纪念平型关大捷不能只讲八路军的功劳

  75年前的1937年9月25日,林彪指挥八路军115师,在山西平型关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75年后的今年9月25日,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几个机构,举行了为期两天的平型关大捷学术研讨会,与会人员并参观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和战场遗址。

  八路军115师的平型关大捷,是当时中国十多万军队参与的平型关战役的组成部分。当时担负正面阻击日寇任务的国军17军军长兼84师师长高桂滋中将的儿子和女儿高斌、高士洁兄妹,作为国军将士的子女,也应邀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高士洁在会上的发言如下:


 
在平型关大捷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提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贵宾,

  你们好!
  今天我们兄妹来到父亲战斗过的地方,参加纪念平型关大捷75周年纪念活动,我们感到十分荣幸。

   75年前,当日寇铁蹄践踏祖国大好河山的时候,当全国人民同仇敌忾,纷纷投入抵抗日寇侵略的行列的时候,我们的军人父亲没有退缩,他写好遗嘱,请缨抗 战,率84师数千弟兄跨黄河,出雁关,在南口赤城、晋北大同与敌激战。在他的队伍里,有辞别高堂的儿子,有新婚不久的丈夫,有离开幼子的父亲……他们在这 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勇敢的站在正义一边,以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中国的尊严。

   75年过去了,那条曾被鲜血染红的河水依旧流淌,但已没有血腥;那座曾经堆遍尸骨的高地依然巍峨,却再也看不到英雄们身影。英雄们走了,走进了历史,任 世人评说;英雄们作古,把未来留给后人,任你怎样涂抹。谁敢说这样的牺牲没有意义?谁愿意回归中华民族曾经受辱的日子?忘记就意味着背叛----这句名言 时刻震响我们的脑海,我们不能忘,也不敢忘。因为,中日之间百年必有一战的训示已经应验过两次,当今中国领土钓鱼岛仍被日本强占……

   对于中国,历史,特别是抗日战争史,决不是一门无足轻重的社会科学,它是激励我们的子孙永远自强不息的学科,它是能让我们后代铭记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学 科。历史学家们,我们尊敬你,希望你们能为大众揭示更多的抗日战争史真相。你们的铁肩担负着道义,担负着未来,你们任重而道远。

   作为平型关战役参战将领子女,我们有幸走近这段历史。我们本希望看到对英雄的缅怀,对正义的褒扬。但是却遭遇预想不到的尴尬。我们的父亲,被一个当时并 不在场的见证人——陈长捷指责为“在1937年9月24日夜下令放弃团城口”。为证实这个指责没有任何历史依据,我诉纪实小说《血色雄关》损害我父亲名誉,却被《中国老年报》等媒体指责为“岂能为亲者讳而篡改历史”。而西安市中级法院却在认定了“在1937年9月22日至25日平型关战役的战斗中,高桂 滋率部对入侵日寇进行了抵抗,伤亡两千余人后溃退”的事实后,仍然判我败诉……

  为什么要打官司?我们这样做,不只为维护我们父亲的名誉权。它首先是对抗战史实的尊重,对在平型关战役中牺牲的所有中国军人的纪念和哀悼。

  2009年8月,一位84岁高龄的老人曾府生找到我,原来他是1937年9月23日牺牲在1886.4高地争夺战的独八旅郎团一营营长曾绍信的儿子。他在我的博客里看到二战区《平型关八次争夺战经过》,才知道自己父亲牺牲的事迹和准确地点。

   在平型关战役中,只有4291名将士的84师伤亡、失踪2600余名。其中包括9月23日受重伤的502团团长艾捷三、受重伤的营长杨学武和阵亡营长李 荣光,9月25日受重伤的营长邵春起;包括9月25日10时抢堵突破口时牺牲代理团长----杜文卿;包括在第二次收复1886.4高地战斗中牺牲的39 名奋勇队员----50名奋勇队员仅有11名生还啊!难道这些人就不是英雄?率领奋勇队的501团吕晓韬团长,在南口、平型关、晋东南反九次围剿战中屡建 战功的吕晓韬团长,1938年在安泽牺牲时,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曾发唁电,如今,吕晓韬团长竟默默地躺在他的家乡——河北省河间县,当地政府竟然不知道 有这样一位抗日英雄!

  1998年我访问父亲的一位部下齐天然先生,时年92岁,是甘肃省参事室离休干部。当我把陈长捷在回忆录里说的话告诉他时,他勃然大怒,怒斥陈长捷:“他放屁!”

   曾经有两位我非常敬重的抗战史专家,马仲廉先生和罗焕章先生,当我的问题使他们语塞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对我说过:自己是研究八路军、新四军军史的,对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接触不多。可是,抗战时国、共是并肩战斗过的战友,现在研究这段抗战历史,怎么就分正面战场和游击战场?再说,即使是游击战,也并不是 共产党一家打游击呀?

  这一切都因为,这么多年来,我们没有站在民族的角度,站在大中华的角度来探究和诠释抗日战争。

   2005年,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曾景忠先生在《大历史观下的抗战史》一文中指出:“对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存在一个从什么视角来分析研究、考量的问 题,即:是从对某一个政党力量发展的利害出发,还是从全民族的利害出发来研究之区别”。我相信,广大群众希望看到一部真实的、客观的抗日战争史;一部能存 于史册永不退色,永远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抗日战争史。

  以下提几个具体问题:

   一、我们今天参观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很有意义,因为八路军115师大捷,是一场成功的以弱胜强的伏击战。但只纪念这一“大捷”,只字不提其它军队的坚守和 牺牲,甚至以“平型关大捷”取代规模大得多的“平型关战役”,能让处在信息时代里的青年一代信服吗?平型关战役历时10天,平型关大捷只占几小时;中国军 队在平型关伤亡数千将士,115师只占800余名;平型关战役阻滞了至少5~7000名日军的进攻,平型关大捷面对几何?我相信,未来的某日,这个平型关 大捷纪念馆一定会更名为平型关战役纪念馆。平型关大捷会是其中主要的内容,但不是唯一的内容。

   二、再说纪念平型关大捷,也不能只说115师。如果没有9月22日至9月25日84师和独八旅在东跑池、团城口的拼死防守,日寇早就直驱大营,115师 的这个伏击战还能打吗?再者,从平型关战役一开始,林彪就派联络参谋与84师和独八旅联络。如果没有84师的数日坚守,林彪怎么能放心大胆地设伏出击?从 1937年9月26日起,中共宣传口径一直也说“高桂滋将军率领的一部份部队阻断了日军的主要进军路线,八路军的两个旅悄悄地包抄到日军的后部,然后给板 垣的队伍以出其不意的打击。”84师和115师是在同一时间,不同侧面,共同战斗的两支部队,讲平型关大捷,没有理由不提84师的牺牲。

   三、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参战后的第一战,又是发挥作用最大、显示其作战风格最好的一战,应该说是抗日战争中最好的“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案例,但是在 新华网新华资料的“抗日战争十大战役”中,只字未提在平型关大捷中的国共合作问题。而把“国共合作典型”的桂冠给了忻口战役——难道,八路军在忻口战役中 发挥的作用能比平型关战役大?

  最后,让我们一起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所有将士致敬、致哀,愿他们在九泉之下得以安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