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八道赶考——插队东沟回忆之三


那是1973年。过完年了,苏衡突然请假,说要回上海两个月。我们纳闷,要回上海,应该是年前回去呀,这都过完年了,怎么想起要回去了。后来才知,那时人们在纷传,当年高校要恢复正常招生了,并且要恢复文化考试。苏衡大概是听到风声,开始悄悄行动,回沪复习去了。

三个月后,苏衡回来,人确实变了样,不仅比我们这些天天下大地的白净了不少,更主要的已是“满腹经纶”,文化学识长了不少,并带回来一些数理化的复习书。他也略有炫耀,时不时会提出一两道三角或几何题目,考考我们。我也是个想读书之人,但苦于被耽误了,被他这一撩拨,学习之心大动,也就加入了复习的行列,开始奋起直追。苏衡也很大度,不吝赐教,会时常分享他那比我们早学了三个月的知识。

既然落后了,就要找捷径,我发现“小朋友”(胡云强)有一本简明数学公式汇编,薄薄一本,蝇头小字,便苦苦相求向他借阅,他倒也慷慨,借了给我。我便开始囫囵吞枣,强背公式。记得夏天铲完地,我还和苏衡一起请了几天假,在户里复习。那时小朴挨着我们集体户西面盖了一栋新房,主体结构已完成,还没装门窗,我俩便到他新屋去学习,一来安静,二来也凉快,四面通风。我俩有时各背各的,有时也你问我答,有点互帮互学的意思,也偷得几日浮闲。

记得报名似乎没费多大的劲,和老郎一说,他吧嗒抽了几口烟,便答应了,说之前还有些忐忑,担心老郎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搪塞我们,结果倒没有,这点也是我们最敬重老郎的地方,通情达理。我们的名字报到公社去,几天后,便来了通知,太阳、八道、三道报考的青年都汇集到八道公社进行集中学习。因为,从我们东沟到八道公社也有四五十里路,所以写这篇忆文时,我就把其戏称为“赶考”。

三个公社的报名者确实不少,其中有不少是上海知青。招待所是住不下了,活动组织者把我们安排到附近的朝鲜族老乡家里,一家安排四五个人,朝族住屋一般有个可独立的偏屋,我们便被安排在这里。一伙人脱鞋进屋,大家自来熟,天南地北就聊开了。几个小时候后出来去吃饭,我发现我那双平时还舍不得穿的九成新的松紧鞋不见了。问房东,他也说不知,那些年东北人喜欢上海的“懒汉鞋”,大概成色还不错,被人顺手牵羊了。无奈中只得向房东借了一双破球鞋,才得以出行。真是出师不利啊。

集中学习的第一环节自然是革命教育,新形势下,高校教育改革(自然包括招生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等等。接下来是出个主题,开展大批判,要求大家发言,旁边也有几位老师模样的人在观察记录,有点像现在公司招聘时常用的无领导讨论环节。大家都知道这是表现的关键时候了,便硬着头皮进行即兴发言了,个个义正词严,慷慨激昂,我当时也动脑琢磨,怎么讲得和别人不一样。会后一位来自通辽煤校的监考老师悄悄对我说,讲得不错。

第二天学习时,老师念了辽宁省考生张铁生在没答题的空白考卷上写的一封信,大致意思,就是他忙于领着社员抗旱,没时间复习,而有的人则请假复习,这种考试的导向是错误的,是旧体制的复辟。我们当时经过几年文革的磨炼,政治敏感性都很强,一句最高指示,一篇首长批示的文章和信件,一听就能听出其中的政治意涵和可能的政策走向。我当时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完了,我们的复习白忙活了,这次考核也是走过场了。

第三天,文化考核还是进行了,一张考卷,数理化样样有一点,比我们复习的都要简单些。我们都尽己所能把能答的题都答了。考试大概进行了两个小时,我是考试型的学生,考试时总能比平时发挥得更好,一考总是处于兴奋状态。但这一切,后来看来都成了无用功。

记得在此期间还进行了体检,当然是很简单的那种。我有神经性血压高,即只要见到身穿白大褂医生,见到血压计,心跳便会加快,血压也会升高,这一毛病,在这之前我就知道,所以体检的前一天晚上,我就紧张得睡不着,老想着这事。可见当年,还是挺把这次考核当回事的。可干着急也没法子。听说喝点醋可以降点血压,第二天,我问了一下房东,他家也没有醋,便作罢了,硬着头皮去做了体检。

三天折腾完了,总算松了口气。人就是这样,过程走完了,结果就听其自然了。在八道遇到了我在上海的邻居秦清正,他也来赶考。秦在太阳公社插队,邀请我们到他们队里去玩,紧张了一阵子后正好放松一下,我俩就随他到他们队里去玩了两天。在那里认识了他们户里的孙坚和杨莲珠,两年后这两人都成了我在延边财校的同学,杨后来还成了同事。人们之间的联系就会这么偶然又必然地连接了起来。

这次赶考之后,便无任何下文,我和苏衡俩企盼了一段时间后,见杳无音信,便也放下了,投入了秋收。后来听说那年南张芝的两位上海知青获得了上大学的机会,原因也很简单,南张芝有位女知青在三道中学当老师,那段时间被借调到公社,帮老隋的忙,张罗此事。有人自然就不一样了,可惜那时东沟的哥们在这方面还未开窍。辽宁的“白卷英雄”张铁生自然被录取了,后来成了政治红人,再后来成了阶下囚。

这就是在那扭曲的时代,我俩一段赶考经历。多年后我俩都获得了在欧洲名校读博士的正规教育深造的机会。                 

2012.8.6

 注:本文地点:吉林省延吉县三道公社东沟大队

 (作者薛求知现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国际商务教授。)

薛求知,民间历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