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

1962:全世界濒临核战边缘


  偶尔翻看若干年前从俄罗斯带回来的外文书,其中一本吸引了我。书的封面印着古巴地图和赫鲁晓夫、卡斯特罗和肯尼迪头像,书名:Украя ядерной бездны (《在核深渊的边缘》)。突然想起,1962年10月发生在加勒比海的那场几乎把全世界都卷入空前灾难的危机,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


  “阿纳德里”行动

  人们熟知的这场危机,直接的起因是苏联悄悄把导弹和部队运到了古巴。苏联和古巴相距一万一千公里海路,把大批部队和导弹运送到那里,不是一个小行动。苏联从开始准备到把部队和导弹运抵古巴,只用了五个月时间。整个行动的正式称谓是“阿纳德里”战略行动。根据已经披露的档案和当事人的回忆,我们可以对这次行动的准备与实施过程有一个大致准确的还原了。

  赫鲁晓夫是把苏联导弹运往古巴的最初提议者和最主要的支持者。从赫鲁晓夫表达的意思中可以归纳出来的理由有这样几条:制衡美国在战略武器上对苏联的优势地位,保卫社会主义古巴的主权和抵御外来军事干涉的威胁,迫使美国和西方撤除部署在苏联周边的核武器,实现苏美两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上的“平起平坐”。显然,赫鲁晓夫试图“一石多鸟”。这些理由对苏联党政军领导人来说应该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再加上赫鲁晓夫当时至高无上的领导地位,他的力主决定了事情的最后结果。苏共中央主席团成员和书记处成员中没有谁提出过强烈的反对意见;尽管主席团成员米高扬提出过异议,但实际上不可能改变什么了。国防部长马林诺夫斯基元帅是赫鲁晓夫这一想法的积极支持者;在苏联国防委员会成员、苏军第一副总参谋长伊万诺夫直接领导下,汇集了五十四位元帅、将军和军官组成工作组赶制计划。有关的行动计划方案很快被拟定出来。

  根据该方案,首先需要一支战略导弹部队——由五个配备P-12型和P-14型中程导弹的导弹团组成导弹师,导弹有效射程两千至四千五百公里;防空部队由两个防空导弹师组成,装备“C-75”导弹系统;空军部队由一个歼击机团和两个巡航导弹团组成;独立航空兵大队由可作为核武器运载工具的伊尔-28飞机及一个直升机团组成;陆军由四个配备了坦克营的独立摩托化团和三个加强战术导弹师组成。考虑到可能进行的海上军事行动,方案中准备组建一支实力强大的海军部队,它包括两艘巡洋舰,四个驱逐舰大队——其中有两艘导弹驱逐舰、十一艘鱼雷潜艇、十二艘导弹快艇,以及一个鱼雷航空兵团、一个岸防导弹团。此外,还有通讯部队、技术部队和后勤部队等。上述方案预计的部队总人数为五万三千人,为此需要近八十五艘海军舰只执行运送任务。不过,由于形势变化,一些部队并未抵达古巴,实际抵达古巴的苏军人员共四万三千人,以及四十二枚中程导弹及所有设备,一百六十二枚核弹头,四十二架伊尔-28轰炸机,物资总重量三十五万吨。

  1962年5月24日,这个方案由马林诺夫斯基和总参谋长扎哈洛夫签署。方案计划的行动被命名为“阿纳德里”战略行动。之所以选取这样一个代号,是因为在堪察加地区的阿纳德里附近已经为导弹团修建起了发射基地。为了转移外界对苏军部队调动方向的注意,不仅以北方一个地区命名此计划,而且还特意给准备开赴古巴的部队发放了雪橇、火炉和羊皮短大衣。

  同日,这份行动计划提交给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审议。出于高度保密考虑,计划只有一份,全部为手写。会议由赫鲁晓夫主持,马林诺夫斯基宣读了计划。据出席此次会议的伊万诺夫的记录:“决定——一致完全赞成‘阿纳德里行动’。”6月10日,苏共中央主席团再次举行会议,主席团委员和候补委员全部出席。马林诺夫斯基宣读了略有补充的“阿纳德里”行动计划,全体与会者又一次一致表示赞成。在赫鲁晓夫和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首先签字之后,其余主席团委员和候补委员也依次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至此,施行“阿纳德里”行动已经成为苏联最高领导集团的集体决定了。


  政府任务和保密措施

  很快,国防部和总参谋部给武装力量各兵种总司令和参谋长发布命令,要求他们对部队、舰只的准备要负起完成政府任务的责任;要按照战时标准选派人员、调拨武器装备和物资,并确保部队的战斗准备达到执行战斗任务的程度。动员工作几乎涉及了苏联最重要的军区和舰队,莫斯科军区、列宁格勒军区、基辅军区、北高加索军区、伏尔加沿岸军区、敖德萨军区以及黑海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和北海舰队的上上下下都紧张地行动起来。

  苏联派驻古巴的部队由伊·亚·普利耶夫大将任总司令,他两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曾任北高加索军区司令员;第一副司令为巴·勃·丹科维奇航空兵中将。根据命令,驻古巴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不允许敌人无论是从海上、还是空中在古巴领土登陆,把古巴岛变成坚不可摧的堡垒。这个任务应由苏联部队与古巴武装力量共同完成。在反击侵略的作战中使用苏联部队的决定只有苏联政府才能做出;驻古巴部队司令部只有按照中央的指示才能使用核武器并使导弹部队处于相应的战斗准备阶段。

  应当说,直到同年10月14日前,“阿纳德里”行动进行得还都顺利。在此之前,无论是上万公里的海上运送,还是在古巴各港口的人员和装备卸载,甚至是导弹发射场的初建,苏联的行动虽然被美国军方发现,但都没有引起高度警觉。一方面,苏联的行动的确是美国从没有想到的,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苏联保密措施的成功。

  据参加“阿纳德里”行动的军人回忆,在整个部队的运送过程中,命令他们不能穿军装,只穿方格的衬衫。白天所有人基本不能出舱,只有在公海和晚上才可以到甲板上走动。狭窄的舱室,闷热的气温,拥挤的环境和有时长达两周的航程,让士兵备受煎熬。在接近巴拿马群岛时,美国的飞机和军舰时有出现,苏联士兵的隐蔽措施也就更加严格:一天只提供两次配给的口粮,到甲板上去厕所需要排队。

  为了不暴露航行的目的地,运送船只从南起塞瓦斯托波尔、北至北莫尔斯克的不同港口出发。不同港口出发的船只都是在起航后分阶段明确航线的。起航前,船长一般会接到几个编好顺序号码的公函。例如,从黑海锚地出发的船只,船长接到的第一号公函,信封上面写着:“驶离苏联海域后开启”;第二号和第三号的信封上什么都没注明。打开第一号公函,里面的内容为:“第二号公函在进入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后开启。”而第二号公函里的指令是进入直布罗陀海峡后开启第三号公函。第三公信函里就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指令了:“驶往古巴。”

  部队到达古巴后,苏联军人一律换上古巴军装,从港口到营地都是夜间行军。为避免暴露国籍,行军途中士兵严禁交谈,指挥官则临时学会两句西班牙语:“前进”和“停车”。一旦部队开拔,宿营地要清除一切用于伪装的物品。

  每个参加“阿纳德里”行动的人员,从士兵到军官都要接受严格的政审和体检。部队政治机关和克格勃机关对参加行动的人员政治可靠性、军事能力、意志品质以及民族属性等,进行考核与评价。有的军人因为是犹太人而被排除在行动之外。对参加行动的军官也有相应的照顾,比如,在出发之前允许他们把家搬到苏联任何一个城市,并有权得到住宅和户口;这对很多军官来说是个极大的好处。


  “细节决定成败”

  当然,百密难免一疏,再周密的行动计划也会有考虑不周和出现意想不到。对相隔遥远的古巴,苏联对其了解远远谈不上细致入微。加之“阿纳德里”行动准备时间短促,这就使行动计划遇到了一系列困难和挑战。

  提前到达古巴的先遣人员立即发现古巴的自然环境会给实现预想的行动计划带来巨大的困难。首先饮用水源就是一个问题。按照军事地理学在莫斯科选择的部队部署地点,不是饮用水水井很少,就是干脆没有开发。而有水井的地方,淡水也仅够当地居民使用。古巴军事人员由于对现代化、特别是重装部队的特点不很了解,对苏军驻扎地的水源估计明显不足。例如,古巴中央军司令阿尔梅达少将给一个苏军摩托化团选择的营地有两眼水井,在他看来,这里淡水供应一个师都没有问题。可是他不了解,不仅是人员需要水,摩托化和自动化军事装备同样需要大量用水。

  部队住的条件也是出乎行动计划制定者意料的。按照一般军事学要求,部队最理想的营地应该在树林中。这样既有利于人员和装备隐蔽,也可以躲避高温。但是,古巴闷热潮湿的气候使树林成为并不适合居住的地方,那里密不透风,蚊虫肆虐,古巴居民的生活区基本都不在树林附近。而且,树林的面积都不大,不适于大部队和装备的隐蔽。这些不利的自然因素迫使苏军不得不重新选择营地地点。

  道路是又一个大问题。古巴西部和中部地区基本是红黏土地带,特别是在雨季,这样的土质完全不利于车辆通行,更何况是频繁的军事运输。在东部地区又是以岩石地质为主,这里需要大量使用爆破方法才能保证建造符合要求的军用道路。这无疑给部队的通行和驻防都平添了不少困难。

  古巴这时的炎热气候所带来的麻烦,也是苏军始料不及的。尽管专业人员在制定“阿纳德里”行动计划时考虑到古巴的气候特点以及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但已经没有充分的时间改装现有的装备了。苏军的装备几乎都是根据苏联和东欧国家气候特点研制生产的,武器装备的外设、仪表、弹药和专用仪器的适应参数和安全参数,也是按照欧亚大陆的气候设定的。这些参数显然无法适应古巴高温的考验。酷热、多雨、飓风引起的温度和湿度的急剧变化,对苏军的武器装备的性能产生了不利影响。无线电通讯设备因高温常常处于“超载”状态而无法正常使用;在黑海和波罗的海可以高速行进的导弹快艇,在古巴水域由于冷却系统达不到要求而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特质;导弹燃料(过氧化氢)的储藏和运输也是一大难题,它必须保持在一定的温度之下,这就需要循环水来冷却,这在古巴当时的条件下很难实现。高温和高湿对载重车、加油车、坦克、吊车等也造成了影响,这些车辆的水压系统无法抵抗这里的高温。要在这种条件下维护武器装备的正常运转,需要大批专业技术人员,但首先运抵古巴的是作战部队,技术人员一时无法满足需要。另外,飓风和暴雨也严重影响了军事工程的进度,营房、发射场、战壕、掩蔽所、道路等,常常被风吹毁或被雨水淹没。这都不可避免地延迟了工程进度。

  远在异国他乡,又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在古巴的苏联军人中也出现了一些情绪不稳定和违反纪律现象。较长一段时间,驻古巴的苏联军人无法和国内亲属建立联系。随着外部形势急剧恶化,苏联军人中抑郁、孤僻、灰心丧气、容易冲动等现象也随之增多;还出现一些精神病病例。此外,酗酒、打架、自暴自弃等违纪现象也给部队的教育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尽管出现心理问题和违纪还只是个别现象,但从中还是可以发现苏联驻古巴的军事人员所承受的压力以及这种压力下产生的悲观情绪。

  压力和悲观情绪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苏联政治军事领导人和军事指挥机关,对敌人——美国可能采取的针对性行动估计不足,没有估计到美国会在苏联的导弹在古巴部署完成之前发现苏联的意图并立即做出如此强硬的反应。身处第一线的驻古巴部队的情报工作也不尽如人意。他们的情报基本来源是古巴情报部门。例如,有关肯尼迪总统下令美军在10月27-29日进攻古巴的情报,驻古巴苏军司令部是从菲德尔·卡斯特罗那里得到的,而卡斯特罗首先是从拉美一个国家的总统那里得知此事的。在情况不明之下,驻古巴苏军总司令伊·亚·普利耶夫将军做出了最坏的准备。在10月中旬召开的一次所有指挥员参加的会议上,将军说:“如果敌人不使用核武器,我们就将用常规武器作战,并要坚持到最后。我们没有地方可退,我们远离祖国,作战储备够用五六个星期。如果部队集群打散了,我们就以师为单位作战,师被打散了,就以团为单位作战,团被打散了,我们就进山打游击战。”将军这番话中的不屈精神没人质疑,但细细品味,也许还流露出一丝隐隐的无奈。

  像“阿纳德里”行动这样庞大复杂的战略性行动,有一些考虑不周和出现疏漏是难免的。但毕竟这样“细节”上的失误过多,势必对最终的结果会产生影响。不过,尽管美国最后迫使苏联从古巴撤回了导弹和部队,但“阿纳德里”行动完全失败了吗?前面说过赫鲁晓夫是想“一石多鸟”,他投出的石头没有“斩获”吗?在苏联的导弹运去又运回背后,人们看到了美苏两个大国除了对抗、相互威胁和明争暗斗之外,懂得了理智地处理危机,懂得了给自己留有余地,也懂得了给对方留出台阶。因此,“古巴导弹”危机留给后人更有意义的启示是,大国之间更要懂得彼此尊重。

  吴伟,东方早报-上海书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