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6日 星期四

胡适在张元济眼中的分量


  近日偶看到一篇转载文章:《张元济填“干部履历表”,颇像轻喜剧》。

  在“有何重要的社会关系”一节,文中写道:

  张老第一个填的是“安徽人胡适”。他不合时宜地将胡适褒奖一番:“初见其文字勇于提倡白话文,居亲丧不为习俗所诱。余颇重其为人。在上海居同里闬,衡宇相望,时相过从。后入京任北京大学校长,音书不断。解放前将去美,勖以研究学术,异日回国,仍可有所匡助”。要知道,此时的胡适已是被批判、声讨之对象,张老能凭着良心来证明他们的关系,的确是需要有很大勇气的。更何况,他还敢直言其学术日后“仍可有所匡助”的话,是不为势力所动,率真地表明了自己的基本态度。
  很有意思。很不简单。这是1952年。

  早在抗战胜利、国共对决之初,胡适已站到蒋的一边。初期毛对胡还想争取,但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逐步把胡适明确地宣布为敌人。淮海战役结束后,1949年1月20日,毛在致“刘伯承、陈毅、邓小平、饶漱石、张云逸、粟裕、谭震林、陈赓诸同志,华东人民解放军和中原人民解放军的全体同志们”的贺电中,即点到胡适之名:“不论和战,战争罪犯是必须拘捕的。我们的八个和平条件的第一个,就是惩办战争罪犯。现在南京城内尚有头等战争罪犯蒋介石、李宗仁、孙科、何应钦……及其他罪大恶极的帮凶们,例如胡适……你们现在就应侦察他们的动向,以便你们在不论是和平开进或者战斗解决时,能够不失时机,一律拘捕,交给人民法庭判罪。”因此,据有的史料载,胡适大名随即于25日被列入第二批战犯名单。

  鼎革后,1951年秋,在北京、天津的高等学校教师中开展了思想改造运动,批胡适是一项重要内容(这为三年后大批特批胡适作了铺垫)。这样,胡适不仅是政治上的敌人,也是思想上的敌人。

  这样的形势下,谁还敢公开和胡适的交谊呢?谁还敢为胡适说话呢?(容庚例外,是条硬汉子)即使那些正派的有良心的人,在必须提到胡适之时固然不会大张挞伐,也要小心翼翼避开这个让人倒霉的名字了。如杨树达在日记里就用“某君”来代胡了,陈寅恪先生的夫人唐筼女士在回忆1937年从天津逃难到青岛那一幕时也就用“北大某教授家眷”来指江冬秀了。

  让我们回到60年前,看看张元济翁的履历表,看看他在社会关系中第一个填上“安徽人胡适”:很有意思。很不简单。

   张启明,共识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