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9日 星期日

蔡元培被梁漱溟神话,其理念是现代大学常识

   梁漱溟老先生晚岁回忆蔡元培先生时,肯定把蔡元培先生礼聘自己到北京大学任教的佳话予以了加工提升。梁漱溟老先生有一番话,大意是:中国共产党出自北京大学,而蔡元培先生使北京大学气象一新。


  记得几年前北京大学韩水法先生写出《世上已无蔡元培》,行文带有德国哲学特点的缜密思维和逻辑推理,引起知识界普遍的唏嘘感叹:难怪事情做不好,原来没有蔡先生啊!

  2007年,正值西南联合大学70周年纪念,我在《纪念西南联大需要平常心》一文中,曾经指出:“我不愿意看到西南联大随着纪念的升温而被神话,通才教育、学术自由,老辈学者能够做到的,其实我们也完全可以做到。”

  在蔡元培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深刻反省我们纪念蔡元培先生的态度,大有必要。

  首先,给我的感觉,台湾和香港的大学似乎没有神化蔡元培先生,而是大陆对蔡元培先生进行神化。梁漱溟先生神化蔡元培先生可以说是别出心裁、独树一帜。梁漱溟老先生晚岁回忆蔡元培先生时,肯定把蔡元培先生礼聘自己到北京大学任教的佳话予以了加工提升。梁漱溟老先生有一番话,大意是:中国共产党出自北京大学,而蔡元培先生使北京大学气象一新。

  这种提法,随着梁漱溟先生去世,已经很少有人提了。但是,梁漱溟在神化蔡元培先生方面,确是先驱人物。

  1988年,正值北京大学90周年校庆,当时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就读,高中同学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这样,我得以作为局外人观察北大校庆。那时候,北大对于蔡元培先生,好像是保持着一种温情的,但是在1998年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时,北大好像对蔡元培已经是彻底地神化了。也许,伴随着神化的,正是对蔡元培大学理念的摒弃。但是,这种大学理念在一些校长比如说丁石孙、王义遒那里,还是不绝如缕的。

  正当许智宏校长准备向蔡元培先生学习的时候,许多教授却觉得现在的北京大学没有资格学习。这让人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蔡元培先生的大学理念,其实都是欧美现代大学的常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对于欧美伟大的学府来说,那是现代大学的底线。蔡元培先生凭借卓越的声望,成功地将欧美现代大学的底线伦理移植到北京大学,梅贻琦、竺可桢、蒋梦麟、胡适、罗家伦接续蔡元培先生的精神资源,守护了现代大学的底线伦理,开创了中国大学的黄金时代。

  当代中国大学似乎陷入了迷思。相对于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可以说是除了思想都自由,除了学术都包容。我们奇怪,大学可以包容官僚,可以包容奸商,图书馆可以自由地少买书,实验室可以自由地少买实验设备。国家要创新,社会需大师,校园应寂寞,思想盼自由。北京大学特别渴望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但是,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具有底线的大学,大学独立、学术自由、教授治校都是现代大学的底线。

  纪念蔡元培先生,渴望蔡元培先生能够给予我们后辈一点力量,这种力量就是一种修养的力量、科学的力量。修养和科学具有无穷力量的源泉,就是寂寞和自由。其实,我们的大学校长并不是没有力量,他们比起蔡元培更有力量,我们大学校长的力量是行政的力量、经济的力量。具有行政和经济力量的校长,经常慨叹自己没有力量,还算是比较清明。但是,他们不是慨叹自己欠缺修养的力量、科学的力量,而是埋怨自己行政、经济的力量还不够大。提到蔡元培先生,他们不自觉地神化,潜意识中不愿意保持同情的了解和温情的敬意,蔡元培先生就成为熟悉的陌生人。

  真希望当今的校长,能够不再神化蔡元培先生,温情地理解蔡元培。不要忘记,蔡元培正是从一所大学入手,塑造中国大学的传统的。当今的这些校长其实与地方官员相仿,具有强大的能量,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本文摘自:《那些有伤的读书人》,作者:谢志浩,出版: 新星出版社



1 則留言:

  1. 只要开放党禁报禁,认真检讨和批判毛泽东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长期迫害,对人的尊严的摧残和阉割,对人性的奴化扭曲,那么千百个蔡元培立马就会挺然出现。谢志浩先生为什么不敢这样直面问题的本质呢?

    回覆刪除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