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2日 星期六

乾隆皇帝与英国人的磨擦


摘要:一个中国皇帝,必然将巩固自己的政权、维护政权稳固放在首位。在他们看来,祖宗沐血打下的江山,只能不断维护巩固,变成铁打的江山,才能世世代代永远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任何海禁的取消与开放,都会对政权稳固带来威胁。正是这种思维的路径依赖,将中国长期牢牢锁定在中世记的黑暗里。


1960年代之初,随着R.科斯一篇经典论文《社会成本问题》的问世,标示着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横空出世。从此,制度、产权、合约、交易费用等重要概念不仅吸引着经济学家们浓厚兴趣,而且又朝着政治学与社会学等学科渗透。同样,对历史的研制究,也无法避开制度及交易费用的分析。本文谈清代乾隆皇帝与英国人的磨擦,这种磨擦从本质上看,正是“天朝上国”腐朽的皇权制度,与同一时代英国虚君宪政制度的磨擦。当然,经济学的制度与通常意义上的制度存在区别,而且一个时代的制度也不单纯是经济制度。

乾隆皇帝是被文人学者们赞为“康乾盛世”时期的一代明君,但这个“盛世”在今天已遭有识之士的质疑。2000余年的皇权统治下,第一个“盛世”数西汉“文景盛世”,但到了最后的“康乾盛世”,所谓“盛世”的内涵已越来越悲哀。即便被无数文人称颂的康熙帝本人,也感叹“贪官污吏肆意脧削”,“民间之脂膏,尽归私囊”。至于乾隆当政,更是好大喜功,刻意粉饰太平,实际是官员极尽奢华,贫富两极分化。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正是英国“光荣革命”成功的一年,不久工业革命随之到来。由此市场经济及对外贸易获长足发展。市场发展的结果,必然要求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康熙时代,东南沿海的百姓在与英商交易中受惠,175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由广东沿海到定海一带从事商业活动。但到了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乾隆一纸诏书,英国商人在沿海的交易活动受到极大限制,只能在广东一地收泊交易。

乾隆的这个最高指示,等于不让英商生存。东印度公司的商船上有个英国人,能操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还有一个很中国化的名字,叫洪仁辉。洪仁辉表示,大清皇帝的谕旨不近情理,他偏偏继续北上,目的是见一见紫禁城里的皇帝,当面建议他把国门开放,让英商自由贸易,这也可称作洋人上访吧!他没想到,自己刚到天津,就遭当地官员的拦截。在大清官员的眼里,你小小洪仁辉实在不知天高地厚。我天朝上国,皇帝是九五之尊,是你这蛮夷之邦的洋鬼子就能见到的吗?洪仁辉无奈,只得原路返回广州。次日,两广总督杨应琚召见,洪仁辉还以为转机出现,兴冲冲地跟着进入森严的总督府。谁料刚跨入大堂,腰里佩剑即被强行夺去,然后又被强行要求在总督大人面前跪下叩头。有意思的是,在洪仁辉的观念里,还没有见了大人物必须跪下叩头的道理。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以“大宪章”限制君权的国家,此后自“光荣革命”起又形成虚君宪政体制,王室垄断特权被彻底取消。辉格党人洛克(John Looke)关于人人享有财产权、生命权和自由权的理论不仅深入人心,而且深刻影响了整个世界。已故学者陈乐民指出:“世界(由中世记)进入近代,是从英国开始的。”恩格斯也认为:“如果有人问,这个世界上贡献最多的是哪个民族?谁也不会否认是英国”(《马恩全集》第一卷第678页)。英国的新教徒们更是崇尚自由与平等,作为英国公民的洪仁辉,怎么可能屈膝跪在杨应琚的面前?洪仁辉同样不懂,他面前这个自称炎黄子孙的民族,早已跪了几千年,至今虽算作“康乾盛世”,事实上仍处在中世记,所以还得继续跪下去。洪仁辉拒绝下跪的结果,是被判处流放澳门三年,而且终生被剥夺来华的权利。当然,洪仁辉的主要罪行,是违抗大清皇帝的旨意,擅自跑到天津来。更令洪仁辉想不到的是,三年后的1760年,根据乾隆的谕旨,大清国更彻底地关上沿海贸易的大门,并责令所有英国人必须从广州撤离,华人也不得与与英商有任何交易往来。

作为不久前经历了工业革命的国家,作为那时世界上最成功的市场经济国家,英国当然无法接受大清锁国闭关、禁止贸易的政策。于是,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英国政府借乾隆皇帝83岁寿诞的机会,再次由马戛尔尼勋爵率团,以祝寿的名义,实为商谈贸易,远涉重洋来到中国。随团成员700余人,不仅有官员,还有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的专家。船上所带大批货品包括望远镜等天文观察仪、地球仪、各种武器等。

当英国使船到达天津,当地的地方官员首先在马戛尔尼的使船上插上大旗,旗上的中国字特别引人注目:“英国特使进贡”。这确是很有意思,代表世界最高文明的制度(虚君宪政制度)的国家,在大清皇帝与大臣们的眼里,竟是尚未开化的蛮夷之邦。所以他们必须向大清俯首称臣,所以他们不远万里,来向天朝上国进贡。当马戛尔尼知道旗帜上面中文的意思后,心里很反感,却无力改变。

中国历来自称“礼仪之邦”,马戛尔尼到来的第一个小磨擦正是礼仪之争。按中国惯例或大清制度,马戛尔尼覲见乾隆帝,当然应行“三跪九叩”的大礼,以示蛮夷朝贡者的臣服与恭敬。但马戛尔尼从不认为自己是卑贱的朝贡者,也拒绝奴才腔的“三跪九叩”,坚持按英国礼仪行事。所幸的是,最终乾隆觉得象英国这样的蛮夷小国,既不懂礼仪也不开化,看在他们不远万里来朝贡的份上,为显示大清天子宽宏大量,不与蛮夷来使计较,同意在礼仪方面作让步。而马戛尔尼也为达到实现两国正常贸易的目的,也愿作出适当让步——向乾隆“恭拜跪地”。马戛尔尼的这一跪,不仅使“龙心大悦”,也让中国的文人获得大做文章的机会,他们竭力宣扬英国人对乾隆爷的这一跪,并认为这彰显大清天子圣德天威,真正是万民拥戴的圣主明君。

为显示天朝上国的文化优越感及其在全世界的中心地位,也为了表示对朝贡者的欢迎,乾隆还亲自编了一出戏,剧名为《四海升平》,在皇宫的三层戏台上演出。三层戏台对应着福、禄、寿三星。剧中主角文昌有一段念白:“故有英吉利国,仰慕皇仁,专心朝贡。……此皆圣天子,仁德格天,所以万灵效顺,非有神灵护送而行,安能如此迅速。……小圣感沐恩荣,亟当趋覲。众星神,同往神州去者。”整体的剧情,就是借神仙、菩萨之口向天子祝寿,表达外藩对天朝上国的仰慕与臣服。剧终时,台上出现“福庆大宝瓶”,上书“四海升平”四个大字。文昌再白:“妙吓,圣天子至德柔怀,百灵效顺,果然四海升平也!”众神对白:“果然是万万年四海升平也!”接着便在全场高唱赞歌声中结束。

英国人对大清国自以为是的宣传毫无兴趣,他们将随船带来的天文望远镜、热气球、地球仪、水晶灯等在皇宫展示,原以为会让中国人惊讶。谁知这些代表当时科技水平的物件,在大清统治者们的眼里,只能算“小玩意”、“西洋淫技”。乾隆和他的代理人,要么根本不感兴趣,要么全不以为然。马戛尔尼不懂,大清的统治者们,他们需要的是“帝王道法,关切治理”的儒家典藉,他们关注的是“事关前代得失,甚有裨于治道”。概言之,对大清统治者们而言,只有对巩固政权有益的学问,才是博大精深的真学问。这期间还有两件事令乾隆爷不愉快。一是英国人“贡品”如此丰富,超出原先想象,实在是喧宾夺主,以致我天朝上国脸上无光彩;二是英国人带来的小小地球仪,更是往我大清国脸上抹黑——在朝隆的观念里,我天朝上国处于世界中央,才能威镇四海;天朝文化光辉灿烂、博大精深,更应是世界文化的中心,四周戎狄尚未开化。而这小小地球仪上,居然将我大清之江山,冷落地挤压在大洋之一侧。是可忍,孰不可忍!

更有甚者,当马戛尔尼将英王乔治三世写给乾隆的信,由传教士翻译出来的时候,乾隆与大臣们才知道,英国使团来中国原来根本不是向天朝“朝贡”和表示臣服,而是要与大清国“交使通商”、“互通有无”。而且那口气,分明是想与我天朝大国平起平坐。乾隆爷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禁不住龙颜大怒。在给英王的回信中,乾隆当即严正指责:我大清物产丰富、应有尽有,还需要和你这蛮夷小邦互通有无吗?然后责令马戛尔尼,带着回信立即滚回去。至此,乾隆与英国人的磨擦几乎达到难以容忍的程度。

被赞为“圣天子”的乾隆,实是井底之蛙。乾隆完全不懂这个道理:取消海禁,开放沿海市场,将是两国双嬴;坚持海禁,关闭市场,必将双输。而且输的程度,双方有很大差异。对英国来讲,是失去一部分市场;对大清国而言,失去的是重要机遇——最后一次搭乘世界文明列车的机遇。退一万步讲,即便乾隆明知上述道理,也不会为让沿海百姓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得到实惠,而放弃闭关锁国、坚壁清野的对外策略。一个中国皇帝,必然将巩固自己的政权、维护政权稳固放在首位。在他们看来,祖宗沐血打下的江山,只能不断维护巩固,变成铁打的江山,才能世世代代永远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任何海禁的取消与开放,都会对政权稳固带来威胁。正是这种思维的路径依赖,将中国长期牢牢锁定在中世记的黑暗里。

从洪仁辉到马戛尔尼,他们与乾隆的磨擦,不仅是礼仪的磨擦,也是制度的磨擦与文化的磨擦。“光荣革命”后,走向虚君宪政制度的英国人,带着他们先进的科技成果来到中国,看到的是中国皇帝如坐井观天的青蛙;看到的是世俗皇权无时无刻不威慑着下层民众;看到的是所有女人裹着小脚,所有男人脑后拖着长辫;看到的是富人们身穿长袍马褂和官员顶戴花翎,但却无一不是表现出对科学与民主的冷寞或不屑一顾;看到的是穷人衣衫蓝缕、食品不洁、三餐不全;看到的是读书人摇头晃脑、满口之乎也者,到头来只知三纲五常、君道臣节再加修齐治平,却不知伽利略、牛顿与洛克。马戛尔尼在写给内阁的报告里指出:中国人“处在最卑鄙的暴政统治下,生活在怕挨竹板的恐惧中”。而大清国的法律“虽十分细致,却不断干涉个人行为”。“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里前进的时候,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马戛尔尼认为:这个所谓天朝上国,“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推,就能把他打倒在地。”

马戛尔尼给内阁的报告,估计已成为英国政府制订对华政策的依据之一。半个世记后,英国人驾驶着坚船加利炮,重新来到太平洋的西海岸,终于将这个天朝上国的大门轰开。这对于乾隆与英国人因不同制度引起的磨擦,也算是一种无可避免的回应吧!

作者:沪北听风室,博客中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