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小史
1950年,新中国政务院政务委员、有和平老人之称的邵力子就提出了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主张。1954年9月,邵力子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发言中强调要节制生育和传播避孕知识。同月18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他的发言。
1954年12月27日,刘少奇发表《提倡节育》。
1956年,毛泽东主持制订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规定: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 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中国地方政府开始设立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对人口生育进行控制。此后,中国部分地区的部分已婚已育的家庭响应国家号召,自愿结扎。
1956年3月30日,发布《卫生部关于人工流产及绝育手术的通知》。
1957年6月,马寅初在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再次作了书面发言,阐述他的人口控制理论。7月5日,《人民日报》第一版整版刊登了他的发言,标题就是后来引起轩然大波的《新人口论》。
1957年11月,中国部分地区成立计划生育委员会。
1957年反右时期,马寅初(时年75周岁,回族)因《新人口论》等文章而遭到批判。
1958年,上海演出了一部滑稽剧——《玉皇大帝和人间开战》。主要内容如下:玉皇大帝发洪水,大跃进中人们修水库把水蓄了起来。发干旱大家又把蓄的水放了出来灌溉,在采用种种办法无效后,玉皇大帝说要让人们大量生育,但是人间搞计划生育玉皇大帝又失败了。
1958年底或1959年初,上海办了个大跃进成绩展览会,1958年试生产出来的计划生育用品避孕套作为大跃进的成就公开展览。
1960年1月4日马寅初(时年78岁)被迫辞去北大校长职务,居家赋闲。(1982年,马寅初以100周岁的高龄去世。)
1962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
1963年开始,上海先后在各区县成立计划生育工作委员会。上海郊区农民家庭总和生育率由解放前的7.5下降到4.0。
1964年,中央计划生育办公室成立,除文革暂停一段后,1971年又恢复。
1966年1月28日,中共中央指出,实行计划生育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大事。
1966年下半年由于受文化大革命冲击,地方上的计划生育机构瘫痪。
1967年7月开始,中国部分地区的地方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开始恢复。
1971年7月8日,中央转发关于做好计划生育的工作报告。中国全面开始符合人性的计划生育,允许生育两三个孩子,口号是一个少了,2个正好,3个多了。
1973年7月16日,中共中央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
1974年,独生子女开始大量出现。
1974年12月31日,中央要求切实着紧计划生育工作。
1979年,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已经从两百年来一直维持的6.0左右降到了2.75。
1980年,开始大力提倡一胎化。
1982年—1985年,中国全面推行一胎化。(少数民族与港澳同胞、归国华侨除外。)
1985年后,对农村地区有条件开放二胎。
来源: 《传知行学术通讯》2012年第3期
標籤:
中國現代史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