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日 星期四

奉系新派一代人物杨宇霆的对日策略


在《蒋廷黻回忆录》中,记载了他1920年代参与的一次东北研究旅行,在这次旅行中,蒋廷黻拜访了东北最高军政长官之一的杨宇霆,而杨向蒋透露了他对于东北问题与中日关系的一些基本立场。杨宇霆认为,东北的既定政策是避免和日本公开冲突,他不欲阻止日本扩大其经济利益,他让日本从其创办企业中获得好处,而目的是要比日本进步快,日本迈一步,他一定要迈两步,中国内地移民到东北的人数每年约一百万,时间对中国是有利的,“中国人一天天的多起来,日本最低限度不能反对我们在东北办教育,创立中国学校。日本最低限度不能反对我们发展农业,日本将高兴我们发展农业。在许多方面中日的利益是并行不悖的。你们关内的同胞没有力量予我们军事援助,也不必促使我们和日本公开冲突”。蒋廷黻以为杨宇霆这番话“是对的,是高明的”。

杨宇霆对蒋廷黻这番谈话后不久即命丧张学良之手(据维基百科,事发前杨宇霆曾请神扶乩,得到死亡的预言,却因无法解读,而最终遇害),奉系新派的一代人物,转瞬成为枯骨。刘以芬《民国政史拾遗》一书中曾记载:“奉系将领本分新旧两派,旧派主张巩固原有地盘,不必急图发展,新派主向外扩张势力,不宜困守一隅,而张作霖本人则赞成后者”,“旧派以张作相为首,及奉直第一次战争奉系战败,渐失势,由新派起而代之,新派外拥杨宇霆为首,内则又分士官派与大学派,杨宇霆等属于前者,郭松龄等属于后者,前者为张作霖所器重,郭松龄则独为张学良所赏识”,郭松龄后来反叛,事虽败但张作霖未迁怒张学良,埋下张学良日后杀杨宇霆的伏笔。张学良杀杨宇霆,固有杨对张态度傲慢之远因,更多则当属派系间的党同伐异,当年北伐军攻占武汉三镇后,吴佩孚率残部撤退到河南,张学良欲攻打河南,解决吴佩孚,杨宇霆则以为应当联合吴氏,后来张作霖从其子之见,以沉重之代价最终击破吴佩孚,就此彻底瓦解直系(参阅王奇生:《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南京:凤凰出版传媒,2006年,343页),此事则系郭案之后杨、张矛盾进一步发展。

《辞海》的解释是“杨宇霆勾结日本帝国主义图谋篡夺东北军政大权,被张学良枪毙”,现在看来不够准确,杨宇霆作为奉系新派中的士官派(“士官”指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何应钦、蒋百里、阎锡山、徐树铮等都曾在此就学),也是奉军阵容的主要缔造者(参阅Ronald Suleski: Civil Government in Warlord China, Peter Lang Publishing, 2002, p12),当属深度知日(尤其是军政实务方面)无疑,说他投日,则尚欠缺理据,尤其是当时洞明局势者皆认为张学良“妄自尊大又无充分外交经验”(参阅邢和明《蒋介石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一书209页),此时论观察可为一大佐证。

克劳塞维茨在其旷代名著《战争论》中曾写道:“假若存在均势,一方有积极的目的,即较强的动机,但掌握的力量却较小,这样,双方动机与力量的乘积是相等的,如果预料这种均势不会发生变化,双方就必然会媾和”故而“结果仍然是等待较有利时机的出现”,从克劳塞维茨的判断出发,我们可以发现杨宇霆的对日策略确乎有其合理性。日本学者依田憙家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至1931年期间,满洲成为日本实现总体战体制的前提的资源供应地,这一趋势加剧了日本与一向由满洲提供资源的英美之间的对立,使日本开始强烈地意识到所谓“满洲问题”的严重性(参阅氏著《近代日本的历史问题》,雷慧英译,174页),日本投资1920年占各国在华投资总额的23.1%,到1930年已占40.8%,居第一位(参阅许涤新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三卷》,41页),十年之间势头惊人。在此种形势之下,英美对于日本在东北的扩张不能充分抑制,后来九一八事变后国联的处理态度便是明证。因此更能见杨宇霆政治主张中的现实主义考量。虽日本之野心昭然若揭,要想折冲樽俎,化险为夷,一味空唱高调实在是无济于事的。据《张学良年谱》,张杀杨后,还致函杨宇霆夫人,一方面表白自己与杨之间“相交之厚,如同手足”,另一方面又申明“为国家计,不能顾及私情,才采取此断然处置”。张学良的“不顾私情”,是否真的这么冠冕堂皇?张学良本人又是否已经具备一套可与杨相埒的战略方针?还是刘以芬说的好:“夫以奉军席全盛之势,徒因内部派别之争,至于坠精锐、戕人才而不惜,及宇霆之死,而其势亦已疲矣。呜呼!此团结之所以可贵也”。

李海默,共识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