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0日 星期四

尼泊尔毛派的分裂不归路


   曾几何时,随着国际左翼运动的发展和演变,以“毛主义”为口号的政党和组织在许多国家政治生活中张扬一时。如今时移世变,只有在尼泊尔还活跃着这样的党派。不过近期尼联共(毛主义)(以下简称毛派)发生分裂,6月16日至18日,以毛派第一副主席基兰为首的强硬派召开全国大会,正式决定脱离毛派,另行组建“尼共一毛主义”。至此,尼泊尔毛派这个曾在苏东剧变、国际共运遭遇低谷之际坚持革命斗争的政党,曾因其革新和亲民面貌出现、一跃成为尼泊尔第一大党的政党,曾两度执政、却始终处于尼泊尔政治斗争漩涡的政党,最终不堪内部派系之争走向分裂,并给尼泊尔的政局前景增添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毛派三步曲:人民革命一议会斗争一内部分裂

  尼泊尔毛派是国际左翼运动与该国国情结合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受国际共运的影响,以尼泊尔共产党为代表的左翼力量非常活跃。80年代后,尼共内部路线分歧加剧、多次分裂,最激进的一支叫做尼共(光辉),1989年普拉昌达当选为该党的总书记。1990年,尼共(光辉)与尼共(火炬)等合并为尼共(团结中心),但在1994年分裂。而普拉昌达领导的一派则于次年更名为尼共(毛主义),也就是后来的毛派。1996年,毛派痛感于当时的社会不公与民众疾苦,决定“拉杆子闹革命”,组建“人民解放军”,打响了人民战争的第一枪。此后的十年,毛派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根据地、人民政府、人民法院等,并扩展至全国,一度控制尼泊尔近60%的土地和50%的人口。2004年,毛派对首都加德满都发起围攻,国王政府借助美国和印度的帮助才稳住阵脚,双方陷入军事对峙。在这种形势下,毛派短期内赢得军事胜利、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虽然强硬派依然坚持武装斗争,但以普拉昌达和巴特拉伊为首的务实派开始调整斗争策略。

  2005年2月,前国王贾南德拉亲政,主流政党的领导人被迫流亡印度,为毛派提供了与主流政党联手推翻王权的可能。2005年9月,毛派决定与议会政党联手推翻君主制,双方于2006年掀起声势浩大的反王权人民运动,推翻了延续了240余年的沙阿王朝。2008年4月,尼泊尔举行制宪会议选举,首次参与的毛派大获全胜,斩获229席,约占总议席数601席的40%,加上其遍布城乡的共青团和基层党组织,以及尚未被遣散的“人民解放军”,成为尼泊尔最强大的政治力量,普拉昌达于当年8月出任尼泊尔的首位共和国总理。

  但是,选举胜利难掩毛派议会斗争经验的不足。在此后的几年,如果不算看守政府的时间,普拉昌达和巴特拉伊的执政时间都不足一年。客观地讲,毛派解散“人民政府”、遣散“人民解放军”、停止土地革命,失去了很多战争所取得的成果,换来的只是议会政党的身份及地位。同时,这些也让强硬派深感失望。2011年11月,普拉昌达与其他政党达成协议,在“人民解放军”与尼国防军的整编问题上做出重大让步,同意整编进入国防军的原解放军战士仅从事森林养护等非战斗性任务,并同意解散共青团,遭到强硬派批评,从此宣称要脱离毛派。

  今年5月27日,尼制宪会议未能完成制定新宪法的重任,总理巴特拉伊宣布解散议会。制宪失败加剧了毛派强硬派的沮丧感。6月18日,强硬派批评普拉昌达—巴特拉伊派(普巴派)搞“修正主义”,进而成立尼共一毛主义。基兰出任党主席,原毛派1488名中央委员的44人加入新党。此外,被认为是毛派支柱和根基的26个工农学知妇团体中,亦有19个加入新党。显然,虽然中央层面的领导人大部分选择留在母党,但新党拥有很强的群众基础,实力不容小觑。

  道不同,不相与谋

  毛派内部的派系之争由来已久,核心是第一副主席基兰领导的强硬派与以副主席巴特拉伊为首的温和派之争,而普拉昌达则居中调和。普拉昌达最初与基兰站在同一战壕,抨击巴特拉伊的亲印政策,但其理念随着局势的发展有所变化,最后支持巴特拉伊出任总理。实际上,毛派内部的路线之争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在如何看待斗争策略和目标方面,普巴派认为国内外环境不允许毛派继续搞革命,参与议会斗争是现阶段的惟一出路,而强硬派批评普巴派先是“赢得了选举、输掉了信仰”,再是“输掉了信仰、失去了民意”,因此应继续走人民革命路线。此外,普巴派似乎接受了民主共和国的目标,承认多党议会制,而强硬派则坚决要求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致力于建设毛派主导的政治制度。

  在如何看待人民战争成果方面,强硬派反对在完成制宪前解散“人民解放军”,反对归还战争期间占领的土地,要求新的宪法要提及土地改革和承认“人民解放军”对改变尼面貌的卓越贡献。因此,当普巴派在上述问题上不断让步,并同意尼国防军进驻营地接管“人民解放军”时,引起强硬派强烈反弹。事态发展也表明,许多解放军战士认为他们没有在战场上输给国防军,却被复原或接受国防军的整编,违背了他们当年参加革命的初衷与愿望,因此极其沮丧。在近两万名解放军战士中,选择整编入伍的仅3000余人。

  在如何看待印度方面,毛派曾是尼泊尔最坚定和强大的反印力量。普拉昌达最初也持反印立场,他在2008年上任后首访中国,突破了此前尼领导人首次出访必选印度的惯例,引起了印度对毛派(或尼泊尔)倒向中国的极大恐惧,并开始想方设法拖垮普拉昌达政府。不过此后,普拉昌达对印态度出现转变,更加务实和小心谨慎。而巴特拉伊曾在印度尼赫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参加议会斗争、与印度妥协和解的最坚定推动者,被认为是毛派的亲印派。在其担住总理期间,尼印签署了《投资促进与保护协定》等文件,甚至有传言称他要把尼惟一的国际机场交给印度公司经营与管理。与之相对,强硬派则认为印度是“首要的帝国主义敌人”,反对印度干预尼国内事务。

  普拉昌达与强硬派高层的个人恩怨也对分裂起到一定作用。基兰曾是普拉昌达的思想导师,一手提拔和推举普拉昌达担任党的最高领导人,但两人的政治理念渐行渐远,最终走到难以弥合的地步。此外,新党最高领导集体是五人构成的政治局常委,其中数人均曾与普拉昌达有个人间隙。

  分裂的毛派,动荡的政局

  一石激起千层浪。毛派分裂势必会带来尼政治力量的重新洗牌,对尼局势的走向具有深远影响。人们最为关注的,或许是三个问题:第一,毛派分裂是真是假,有无重新合并之可能?第二,尼共-毛主义将“文斗”还是“武斗”,尼泊尔是否会重新爆发战争?第三,尼泊尔政局能否落稳?

  首先,毛派分裂毫无疑问是其内部矛盾不断激化、最终难以妥协的结果。毛派与尼共-毛主义相互攻讦,双方的支持者已经开始抢夺党产,显然是真分裂。虽然尼泊尔政党具有分分合合的特性,尼大党、尼共(联合马列)都曾经历过分裂与合并。但是,考虑到毛派分裂背后的路线斗争因素,双方破镜重圆的可能性即使不能完全排除,也是小概率事件。

  其次,尼共-毛主义立场强硬,明确表态不会完全放弃武装革命。但经过数年的议会斗争后,该党并未做好群众动员和立即上山打游击的准备。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尼共-毛主义仍将采取议会斗争和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式,不会立即发动武装革命,尼泊尔重燃战火的可能性不大。

  最后,尼泊尔国运多舛、政局不稳的重要原因,是始终缺乏主导性、权威性的政治力量。毛派分裂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其实力地位的下滑与政治力量的碎片化。毛派曾经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尼政局的走向,现如今,其政治资本正在严重萎缩。在毛派分裂的刺激下,尼大党、尼共(联合马列)与马迪西政党内部的异议分子也都开始自立门户、组建新的政党。显然,未来尼泊尔政局将陷入“群龙无首、群龙乱舞”的困局,任何政党都足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政局稳定遥不可及。

    楼春豪: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所助理研究员

    《世界知识》2012年第15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