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8日 星期日

所谓“丧权辱国”的中日塘沽协定

国民政府在九一八事变以后,接连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二次十万人以上规模的主力会战。分别是1932一二八淞沪会战和1933长城会战,把日本人的侵略势头阻挡在上海和华北长城一线。

  其中在长城会战中,国民政府使用了近二十五万各派系部队和日军关东军十万主力激战三个多月。虽然造成日军八千人左右的伤亡,但是最终仍然不敌日军强劲的进攻势头,丢失了华北长城一线大部分关隘。

  当时八万机械化日军长驱直入,在华北的唐山,通州,密云一线被退守的国军拼死阻挡住。日军进攻无法得手,在这里和国军十多万主力对峙。双方进入僵持阶段,国军无力击退逼近这一线的日军。日军由于兵力疲乏,短时间内也无力全线攻占平津的河北一线。

  武力无法解决,双方只好坐下来谈判了。

  塘沽协定前的华北形势

  可以说,日军大军打到唐山,通州,密云一线后,就让中国方面处于很不利的地位。

  虽然此时日军并无多大把握攻陷平津二市,从而占领河北省。但日军毕竟是处于攻势地位,即使不作进攻的部属,也是立于不败之地的。

  日军精锐关东军四个师团,连续作战三个多月,虽然官兵十分疲惫,但日本有着现代化又完善的后勤支援和兵源补充体系。日本的战斗力在长期激战中,并没有明显的减弱。

  也许有些年纪轻的朋友并不觉得有什么稀奇。

  其实日本能够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保持军队战斗力的不减,这本身就是日本陆军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最好体现。

  现代战争除了小规模的接触战,大中规模以上的战役基本就是在拼各国的后勤和补充能力。

  谁能够在长期作战中保持稳定的战斗力且可以随时补充消耗,那么,谁必然是最后的赢家。苏德战争就是最好的点评,苏联初期损失了二百万南方主力部队,但是最终仍然击败了外强中干的纳粹德国。

  以上都是中日双方军力的差距最好体现。

  日军就师团一级来说,有着完备的后勤补给机制。2万多人的一个甲种师团,就有载重汽车260多辆,军马7600多匹,陆上运输能力极强。

  除了陆地运输以外,日军还有着强大海运能力。通过<辛丑条约>得到的秦皇岛等这些港口的控制权。使得日本可以把大量的兵源和补给品运送到滦东一带的战斗前线。大家都知道,由于中国没有海军,对日本水上舰队基本没有阻挡的能力,日本水上运输能力甚至比陆路还要厉害。

  除了日本本身的运输能力超强以外,张学良的胡乱指挥也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日本人。

  日军当时攻占热河省的步伐非常迅速,热河军和东北军在张学良的英明领导下一触即溃。热河省的主要公路和桥梁完全没有被破坏。

  日军利用热河省完整的公路运输线,把锦州方向大量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运送到长城一线。

  当时国民政府曾经建议过张学良,应该在主力不敌撤退到长城一线的时候,留下相当数量的后方部队潜伏热河省后方,用来攻打热河省内的日军运输部队和后卫部队。

  张学良也曾经接受了这样的建议。但是热河军和东北军初期就全线溃败,各部争相逃命到长城防线。当官的找不到兵,当兵的也找不到官,根本没有人会冒险留在后方打游击。

  日军运输部队除了要提防热河的少数土匪以外,根本就像在国内旅行一样,路上运输情况良好。

  日军后勤没有问题,兵源补充也没有什么问题。

  至于兵源,日本当时实行的是征兵制度,凡年满17岁至40岁的男子都必须服兵役。除了日本一线数十万现役部队以外,日本还有富有兵役经验的老兵 160万人,还有适龄但是无兵役经验兵源158万人,还有超龄兵源91万人左右,可以使用的总兵力打到440万人。二战后期,由于准备本土决战,日本甚至编组了共1000万的男性预备部队。

  此时日本不用大规模动员,就可以立即使用的士兵总数约现役士兵加上二线部队共102万人。

  相比起来中国方面则要差的多。

  由于没有现代化的后勤体系,虽然国民政府和民间爱国分子竭尽全力。中国军队的后勤补给品也是不能满足前线的实战需要。

  由于汽车和马匹奇缺,很多时候前线补给主要靠华北农民用耕牛或者肩扛送到前线。

  当时日军打到密云一线,虽然大部分日本士兵也已经非常疲惫,但并非没有强劲的进攻能力。

  相反,此时的国军兵力已经达到了极限。

  当时中央军一共不过40多万人,其中有11个师(中央军1个师一般1万人左右)集中到长城一线和日军作战,还有12个师在江西前线进行第四次围剿。

  剩下二三十个师要在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广大面积内,用作威慑十多个随时可能叛乱的地方军阀,各地的土匪,宗教和民团武装等等。

  中央军可以使用的部队屈指可数,中央政府处于无兵可调的可怕境地。

  到了后期,由于一线部队连日作战顶不住日军的锐利进攻。蒋公紧急把保卫首都南京的中央军最精锐的全德械87师和88师全部调到华北前线。

  这些部队都是德国顾问帮助中国建立的所谓样板部队,是用作建立中国新式德国化陆军的试验部队。

  简单来说,这二个师是教导师,就像现在的歼十的试飞员一样。他们是用全部德国进口的装备,作研究试验和作为样板编组的新的部队,根本不是用来作战的。

  蒋公连把这二支部队都调到华北前线,可见兵力已经达到了极限。

  估计有些年轻人会问,那为什么不把剿共前线的12个师调到华北。

  当时对于政府来说,日本和中共并没有什么大的不同——他们都是要推翻政府的敌对势力。

  区别在于日本当时很强,短期内不能取得对日作战的胜利。

  而中共处于中华民国的腹地而实力相对较弱,可以短期内肃清。

  当时中国各地军阀虽然对抗中央,至少还承认中华民国这个称号,表面上也是中华民国的一份子。

  但是,中共已经在江西成立了所谓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也就是国中之国。这就是说,他们根本不承认中华民国的存在。对于这种公然反政府的叛乱,我想世界历史上无论哪个国家和政府都会全力将其击破。尤其它是在江西湖南湖北这样的中国要害身份,一个不小心,就打到南京去了。

  况且当时由于日本入侵华北,长城会战刚一开始,中央已经被迫停止了第四次围剿,对红军采取攻势防御的态势。

  但是国军无法抽调兵力北上,除了第四次和第五次围剿本身存在的连续性以外。中共的游击战精华就有所谓:“敌退我追”一说,一旦国军后撤,红军一定会尾随追击,同时攻打江西国军据点,向外扩张。

  当时除了中央军以外,中国各地军阀方面照例一边高谈抗日一边坐视不理,不出一兵一卒。

  当时只有和日本入侵华北有直接厉害关系的几个华北军阀,比如山西的阎锡山,河北和察哈尔宋哲元,还有就是还留在华北东北军张学良部这三个军阀派出大约十五万人参战。

  其中宋哲元把察哈尔的三万部队几乎全部调到河北,察哈尔只留下千把人的保安部队,完全是唱空城计。

  阎锡山也把商震和傅作义几个精锐军都用上了,也算拼了本钱。

  张学良更不用说了,在部下几个军长的领导下,东北军能够作战的部队,都和日军激战在滦东地区。

  除此以外,军阀的援军就是全无,除了还有点良心的杨虎城在战役最后派来一个杂牌师,其他军阀部队就完全没有了!

  和河北近在咫尺的山华北东省,主席韩复榘的十万山东军仍然在自己的地盘观望!

  当时西南一些地方军阀,比如广西白崇禧,广东陈济棠,四川刘湘等军阀看到中央军和日军激战伤亡惨重以后,甚至颇为高兴。

  因为中央主力受损,就无法继续进行统一全国的削藩运动,也就不会危及他们土皇帝的地位了。

  简单来说,国军的兵力已经达到极限。

  25万人已经是现阶段可以调用的全部主力,再也调不出更多的部队了。

  总之,塘沽协议签订之前的态势是:日军直逼平津,战斗力大大优于防守的中国军队。

  但是日军并没有成功攻占平津的把握,而且现在也不是全面占领好时机,加上在华北有大量利益的英美列强的严厉制止,日军愿意占了便宜以后撤军。

  作为中国方面来说,依靠现在的二十万乱七八糟的军队,能不能在平津抵抗住现代化的8万日军的进攻难度很大。至于要把已经跃过长城一百里的日军主力赶回去----更是有心无力。

  当时北平城已经可以听到大炮的响声,老百姓人心动摇,纷纷南下逃命。连华北高级军官也考虑退守河北保定继续抗日。

  既然无力击退日军,而长期抗战又完全没有条件,只有谈判一条路了。


塘沽协定的签订

  当年李鸿章接受大清皇上命令签订了《马关条约》后,被大清帝国的民众骂得体无完肤,恨不得食肉寝皮。

  但其实李鸿章只是大清帝国的一个大臣而已,没有大皇帝和慈禧太后的批准,他又有什么胆子和资格签订这个条约。

  一句话,他是为皇帝背了黑锅。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只敢骂古人骂小喽啰而不敢骂当今的皇帝等实权者。

  皇帝当时为了平所谓民愤,还把李鸿章解职,这又何苦来哉!

  实际上李鸿章七十七岁快死的时候,还被慈禧太后紧急派到北京去和八国联军协调撤军问题。据说李鸿章死前,俄国公使还在病床前对李鸿章大喊大叫。

  一个人是救不了国家!

  那么中日战事至此,这个现代李鸿章由谁来作?

  因为当时全国爱国情绪高涨,当时国民党各大员都不敢出头。

  当年签订一二八上海停战协定的外交部长王正廷就还被爱国青年打伤,稍后行政院长汪精卫还被爱国青年刺杀。这几年内,被学生工人打伤的外交官员也够多的了。

  蒋介石只得让他的义兄弟黄郛来担任。

  黄郛此人是同盟会早期会员,也是国民党的大老和重臣。他参加民国初年过许多重要的政治军事活动,还一度代理总统的职位。

  但是在北伐期间,日军在山东搞了济南惨案。他们试图通过军事事件消灭北伐军,从而阻止中国的统一步伐。那时候担任外交部长的黄郛和日军达成协议,从济南撤军。

  此举保证了北伐的顺利成功,但是黄郛被各方面攻击为卖国贼和现代秦桧。他背了黑锅,被骂得全家人不敢上街。黄被迫辞职,回到老家学佛隐居了五年。

  到了1934年,黄郛已经54岁了而且身体很不好,颇多疾病(实际上2年后的1936年黄郛就去世了)。

  衣食无缺的黄郛,本没有必要再去趟这滩混水。但黄郛还是经不住义兄蒋介石的请求,最终同意和日本人谈判。

  这个有着丰富对日交涉经验的老牌外交官硬着头皮赶到北平,和如狼似虎的日军代表进行协调。

  黄郛刚乘坐火车就遇到了开门红。一个“爱国组织”宣布谁和日军谈判就是卖国贼。他们朝黄郛所在火车投掷了一颗烈性炸弹。还好黄郛早有准备,只炸死了黄郛的卫兵和老百姓。

  黄郛赶到北平以后,组织了一个和日本交涉的政务整理委员会,黄郛担任委员长。

  之后就是激烈的谈判。

  双方为了获得自己的优势地位,采用了所能想到的一切外交谈判艺术。

  期间甚至和上甘岭一样---双方为了取得谈判的优势,还有进行了一些相应的军事行动。

  当时蒋介石的中央政府让黄郛坚守的底线是:

  1.谈判限于军事,不可涉及任何政治

  2.绝不可放弃长城以北,现由日军占领的的任何领土主权

  3.不承认伪满洲国

  当时日本负责谈判协定的,真是后来大名鼎鼎中国通岗村宁次。

  岗村在回忆录中写到:他之前就知道现在日军继续进军华北没有太大的把握,还是见好就收。

  此时正好日本政府对于军方的激进政策有一定的疑惑,加上国际英美等列强的强力调停。

  日本瑞芳面基本同意这些条款。

  此前黄郛表示希望日本政府宣布满洲国为中国的一部分,这点岗村倒是当场拒绝了。

  塘沽协议最终签订,具体内容为:

  1.中国军一律迅速撤退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州、香河、宝坻、林亭口、宁河、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尔后不得越过该线,亦不得有挑衅扰乱之举动。 (成立了一个所谓非军事区)

  2.日本军为证实第一项的实行情形,得随时以飞机或其他方法进行监视。中国方面对此应加保护,并提供各种便利。

  3.日本军确认中国军业已遵守第一项规定时,不再超过上述之中国撤退线继续进行追击,且主动回到大致长城之线。(日本主动撤军会长城一线)

  4.长城线以南及第一项所示之线以北及以东地区内之治安,由中方警察机关负责维持。

  上述警察机关不得利用刺激日军感情之武力团体。

  5.本协定签字后即发生效力。

  这个条约对日本方面来说,有着较大的意义。

  首先,他通过长城会战确保了占领满洲国的安全。

  中国军队不能靠近长城一线的几十里的非军事区,也就无法有效的对热河省进行进攻。

  通过非军事区,建立了一个军事缓冲地带。

  其次,保证了日本对华北战略上的进攻势头

  日军通过塘沽协定建立了一个所谓的华北非军事区。中国军队不得在华北唯一的适合防御地带--长城一线 驻军,华北也就是再无险可受,这就等于打开了华北的门户。

  日本在华北保持战略进攻的势头,日军机械化部队可以很快开进,进入河北地区。

  它只要沿着平原地带快速突进并且发挥火力的优势,中国守军是很难抵挡的。

  最后,日本方面通过这个协定,迫使中国军队不得在华北长城以南一百里内驻军,也是从意志上严重打击了中国的爱国意志和抵抗热情,宣扬日军的强大威力,对中国人从精神上进行打击。这点也是相当重要的。

  对中国方面来说,这个条约虽然造成日本势力渗透进华北。

  但是当时日军实际上已经占据了这些地区。

  当时如果日本十万大军长期在河北北部驻扎,就是赖着不走,国民政府又有什么好的办法?

  答案是,完全没有办法!

  事实上,当时如果没有列强的严厉调停,尤其是英美二国的介入(其中英军甚至从香港抽调地面部队从秦皇岛登陆威慑日军)。

  日本其实完全可以不撤军,而把部队长期驻守在长城以南的华北一线。中国军队当时的战力,也是无法击退日军的。

  塘沽协定下,中国虽然受了一定的损失,但是实际上只是丢失了热河省和长城的各关隘的驻军权,并未完全丢失华北的主权。

  唯一丢失的是热河省的主权,但是热河省早就被张学良丢了,这已经是既成事实,你不承认不代表这个事实不存在。

  中国方面能作的只是拒绝公开承认罢了。

  我并非一味为国府说好话,其实《塘沽协定》虽然是一个战败的凄惨条约。但是并没有像《辛丑条约》那样割让华北的土地,让出外国军队的驻军权,也没有承认满洲国。

  这就当时危急情况来说,已经算是不容易的了。

  至少日本没有提出向苏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苏加盟条约>一样的如中东铁路共享权,苏联在新疆和东北的优厚特权,中苏联合矿产公司特权等经济政治特权,把这些地区变为他国的势力范围,也没有明确通过条约割让比如外蒙一样的土地

  虽然丢失了到长城一百里的驻军权,但是毕竟得到了一段宝贵的和平时间。

  当时国府需要的就是时间,因为此时已经准备开始第五次围剿,彻底消灭中共割据势力。同时中央开始打垮割据地方的十多个军阀,从而控制了中国大部分重要省份。

  国民政府从1933年到1937年的5年内,利用列强的支持,进行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建立了一个大国的底子。

  如果没有这宝贵的五年,以1931年时候的分裂露活的中国对抗日本。那么中日战争的结果估计就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十多年后,岗存宁次再次代表日本和中国代表谈判。不过这次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历史就是这样。

  佚名,天涯社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