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8日 星期日

大陆民间军事研究群落崛起


  “我们准备在2009年.推出10部抗战系列的专著”,光亭很高兴地描述他2009年的工作重心。光亭是“战史沙龙社区”的主要创办人和分坛版主,“知兵堂”的缔造者只要不是刚入道很少有人不知道“知兵堂”,用大名鼎鼎来形容它并不过分。

  “知兵堂”不是“讲武堂”这样的军事院校,只是一个军事文化公司。光亭,一位资深军迷,也是一位民间军事历史研究者,业余时间刻苦钻研朝鲜战争,长篇战史《冰雪长津湖》的刊载,使光亭在圈内颇有名气。他的另一篇力作《金门战役》在台湾发表后,曾引起不小的轰动。

  “知兵堂”定期推出军事杂志《突击》,出版过《闪击西欧》、《血色夜空》、《阿登反击战》等热销的二战军事类图书。光亭与马文俊执笔、近期出完的《大德意志师战史三部曲》,讲述二战德军最彪悍部队的成长故事,是光亭比较满意的产品。

  光亭介绍.今年将推出《淞沪会战》、《长沙会战》等10部抗战史专著,并不仅仅满足于历史资料的运用,还有对亲历战役将领的采访,若亲历者已过世,将会从家属那里进一步挖掘史料。

  近10年来.大陆军迷群体曰益壮大,其中的精英分子——民间军事研究群落逐渐崛起,光亭只是他们其中一员。像光亭那样全心投入这项事业的只是极少一部分,大多数从事形形色色的职业。他们各谋生计之余,整理资料、钻研装备、排兵布阵、点评今古兵家大事。沉醉之时,仿佛置身中外战场,有人潸然泪下有人激愤不已,有人豪情万丈。

  民间军事研究群落的源起

  中国自古从官方到民间,都有钻研军事的传统,古称兵学,著作称为兵书,可算是兵学大国。战国时有《孙子》、《吴子》、《六韬》;唐、宋、明、清有《武经总要》、《武经直解》、《武备志》等具有代表性的军事著作。从鸦片战争爆发至清朝覆亡,共计出版兵书千余部,而民国几十年间,据不完全统计军事类图书就有4800多部。

  民国时由于西方学术方法的引入,军事研究水平获得大幅度提升,军事理论、军备军制、战略战术、军兵种、军战史的著作层出不穷。研究者的身份有官有民、亦官亦民、时官时民,如蒋百里的《国防论》,丁文江介绍北洋各师旅建制的《民国军事近纪》,文公直的《最近三十年军事史》,周纬的《中国兵器史稿》。虽然当时通讯并不快捷,多元化和时事性强是民国军事期刊书籍出版的特色,很多中外军情和战役分析介绍,能在事发后很快出版。

  1949年后.两岸走上不同道路,民国时代民间军事研究传统在台湾延续下来,大陆则在“文革”时期中断。大陆改革开放后,又逐步复兴,军迷群体壮大,民间军事研究群落崛起于上世纪90年代末。如今海峡两岸拥有着世界上数量极为庞大的军事迷。

  故事还得从军事老三刊说起。“我们能有今天.感谢老三本对于这个群体的孕育,它们功不可没。”军事杂志《闪电战》的创办人左立说。左立所说的老三本,即创办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舰船知识》、《航空知识》、《兵器知识》”。大陆目前的资深军迷,鲜有人与这官办老三刊脱离渊源。几乎每一位民间军事研究者谈到“家世”,都要从老三刊讲起。

  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海湾战争热”、”高科技战争热”、“二次大战热”,这三把火曾激发了人们对军事的热情,官方曾有过一股军事出版热潮,连街头巷尾和火车上热销的小刊小报,在刊登凶杀色情故事之外,也大谈战略战术。

  资讯日渐发达,常识积累增多,有些军迷从入门开始进到钻研层面,原有的官办军事期刊和图书已经很难满足他们越来越大的胃口。“群众基础”打好之后,有两件事情推波助澜,促使大量研究者出现。

  一是上世纪90年代新闻出版行业大力市场化,尺度放宽,发行渠道日益畅通,开始出现民间运作的军事图书和期刊;另外就是互联网的兴起,民间研究者发表途径拓宽,很多人脱颖而出,又打造出更多新一代军迷,为新型军事期刊图书的发展开疆拓土。

  席康,30岁,财务专业出身,在上海从事财会工作。对于他来说,他的历史定格在1939年至1945年。他的同事们也许想不到,身边有一位“军事专家”。这位被老三刊孕育出来的资深军迷,通过互联网点评中外军事.引起了一些媒体编辑的注意,他的名字开始常见于报端。席康本人较谦虚,自认很业余,但他的一些同好却认为他的业余研究颇有专业味道。

  发表在《兵工科技》的《二战中轴心国使用的T-34坦克克》,与其他两位作者合著的《纳粹空中武库》一书,还有《德国Ju一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研制和改型》、《二战德军DFS—230型轻型突击滑翔机》等文章与著作,都是席康非常满意的作品。购买军事书籍和资料,制作军事模型,是很多资深军迷沉重的经济负担,席康也不例外,家中有上百个军事模型,他认为这是经济上的无底洞。

  英语也是席康钻研军事的一大优势,便于阅览海外军事网站和期刊,第一时间了解最新军事科技动向。席康现今的阅读更偏重于民间军事期刊与外文军事读物。他认为,民间军事读物物的出现,填补了原先大陆军迷很多知识空白,视野更宽广符合资深军迷的胃口。

  目前大陆优秀的民间军事研究者具有两大特色。多数出身于1970年代,成长在改革开放时期,比之上一代有着更好的文化功底,有些还精通两三种外语,比更年轻的一代能静下心来钻研;大部分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在资讯获取和经济收入方面有优势。

  从《战场》到《战争史研究》

  民间研究者难以避免“山寨味”,但也是藏龙卧虎。笔名为魔鬼教官的著名网友,是个很自负的资深军迷,“我第一次见识到业余研究者出的书,从那本书起,彻底被震住了,我再不敢自称是军事发烧友”。

  他用如此夸张语气描述的是一本名为《虎》的军事图书,出版于2001年。该书作者陈朴和杨林是地道的民间军事研究者,运用二战前后同盟国与轴心国双方的大量历史文献,详尽介绍虎式坦克的研发、作战和编制情况,曾引发很多军事研究资深人士的赞赏。

  这本书在大陆民间军事类读物发展历程中,是里程碑式的书籍。在圈内,陈朴与王辉(代表作《军火库》系列文集)以及《战争史研究》杂志的创办人阎京生,算是标志性的传奇人物。陈、王二人还被视为大陆改革开放后,民间军刊(也称军事文集)崛起的两位领军大将,他俩创办的《战场》一般被认为是民间军刊的鼻祖。据一些资深军迷说,自打陈朴与王辉出现在民间军刊界后,很少再买其他军事杂志看了。

  《战场》有一个小小的前奏,吹响在1999年,名为《武器》,陈、王二人是背后的主要人物。从《武器》开始,对传统的军事出版市场,造成了小小的冲击,在很多军迷的眼前划过一道闪电。据说它的出现,导致开始衰落的传统军事出版市场为之一振。《武器》一闪即灭之后,陈朴从里边出来,精心打造了自己的著作《虎》。

  之后,陈朴、王辉又联手打造了《战场》,一个专攻陆地军事,另一个专攻空中军事。因其精致专业的文章,对中外装备和军史的分析介绍,在军事文化市场注入一股兴奋剂,但可惜它的生命只有短短5期。《战场》之所以成为标志性刊物,是因为“战场”摆开后,引爆了民间军刊市场的战争,导致市场突然繁荣起来。紧接着,各种假冒伪劣的《战场》陆续面世。

  那一年,《战场》与“非典”一起终结了,但它的文风和模式,被后起的各类民间军刊大加效仿,这正是称其为鼻祖的原因。因为种种原因,出版周期过长,经常是对军迷的一种煎熬;知识产权无法得到保护,生存困难。如今,这本鼻祖式刊物成为资深军迷竞相收藏的珍品,价格已从12元炒到几十元一本。

  陈朴紧接着又打造了一本新的军事文集《巡航者》,汇集了民间最优秀的军事研究者的心血之作,第一期问世之后即风靡一时,引起追棒。该刊此后一直难产,吊着读者胃口。据说隔了几年,直到2008年才又出现新版的第一册。陈、王二人与《武器》、《战场》的经历,只是一个缩影,体现民间军事研究者与军刊生存发展之不易。

  研究现当代中国军事相当敏感,越来越多的后起军刊,逐渐把目光主要投向外军与军事历史。在此后市场的激烈战斗中,《闪电战》与《突击》杀出一条血路,脱颖而出。操作模式有从游击队转为正规军的意味,出版周期较为固定,经营管理专业化。

  《闪电战》可说是个奇迹,其创办人左立作为资深军迷,学广告出身,在该广告行业打拼10年。出于爱好,也出于市场嗅觉,左立先打造了一本《火力时代》,偏军事装备,因过于专业,曲高和寡,赔了不少钱。

  随后左立决定剑走偏锋,发动《闪电战》,完全锁定二战德军的研究和介绍。由于德国在近现代军事史上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跟外国一样,中国也有一个庞大的德国军迷群体。最初左立也没有把握,但没想到居然由于独特的个性,《闪电战》站稳了脚跟。

  通过《闪电战》,左立“俘虏”了不少优秀的民间军事研究者,组成专业化兵团。在左立的旗下,他们把爱好与职业合为一体,专心从事二战军事研究。这个团队先后推出《二战德军步兵武器全集》、《二战德国伞兵战史》等著作。

  《闪电战》的主编丛丕,现年30岁,辽大历史系硕士毕业,打小也是个军迷。通过《闪电战》,被左立“俘虏”,招为大将,通过这个平台,推出自己的著作《二战德军山地兵战史》。

  要论专业性和学术味道的浓厚,在《战场》消逝之后,也并非后继无人。左立坦承,他们出于市场生存的考量,论专业性,与《战争史研究》比起来,自叹不如。这位后起之秀,继承了《战场》的血统,被圈内人推崇为当下水平最高的民间军事杂志,以收藏这本杂志为荣。主编阎京生非常低调,据圈内人介绍,此杂志的写作、排版、编译基本上由其一人完成,属单兵作战的一个传奇。

  余诚是另一个把爱好与职业结合起来的不多例子。他的军事帝国更为庞大,囊括一切。作为军迷,他瞧准这个市场,经营起阿尔法军事书屋。他的书屋不卖别的,只卖军事期刊和书籍,军迷在市面上难觅珍稀猎物之时,都会跑到这里来扫荡。他分析道,传统军事读物市场由于深度不够,视角不广民间军刊的兴起自然不可避免,“但这个不是生活必需品,市场还要培育”。这些军刊,几乎都生存不易.因为一般印量不大,成本降不下来。

  一个执着的群体

  伯玉也是战史沙龙创办人之一,经营公司之余,业余时间几乎完全投入中国军事历史研究。进入研究层面后.大量疑团难以解开,甚是郁闷,也深感文献的匮乏,对爱好极其执着的伯玉于是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军事史料。

  一次,伯玉与好友赴军科院想查询相关专业书籍和文献档案,时逢该院正在进行资料清理,大量的文献书籍被扔到垃圾箱里。伯玉如获至宝,兴奋地一头扎进垃圾箱中寻宝。正在狂喜之时,一位将军很生气地把他们轰了出去,伯玉等人落荒而逃。

  伯玉后来想到了一个获取史料的更好途径,开始对经历过抗战,还活着的老人进行口述历史的抢救工作。为了此项工程,伯玉购置采访器材,东西南北四处飞,如今自己已耗资几十万元。傅作义手下的抗日骁将孙英年在世之时,伯玉抢救了老人的记忆。“我这一生,最感荣幸之事,就是采访并结识了孙英年先生。”他感慨道。

  目前,伯玉只是发表过一些抗战史的零星文章,他决定待将来时机成熟之时,再把多年积累结集出版。根据他的观点,写史的责任太重大,不好轻易下笔;抢救这些历史,也是出于一种民族责任感。不过,迄今为止,伯玉从事此项研究,并未给他带来任何巨大名声和经济收入,相反,开办网站还得投入资金。

  现年30岁的明辉也是不轻易下笔、责任感很强的民间军事历史研究者。他的条件不如伯玉,但同样的执着。在《突击》杂志发表过蒙阴战斗的文章,平时常在军事论坛上贴一些史料与人探讨.有些是自己从日语翻译过来的。

  作为一个事业单位的打字员,明辉为了搜集日军的二战文献史料花费不菲,靠写点小说补贴一下。光是日军师团、联队到大队、乡土部队的日语原版史料,明辉手头上已积攒有三位数之多,都是托人从日本购买,业余时间还得学习日语。明辉说“目前中国的抗战史研究缺乏日方的史料对照,我的研究目的,就是真实地还原每一场战斗。”将来时机成熟,明辉也会推出他的著作。

  1980年出生的胡博.学新闻专业,在规划部门工作.业余时向研究战史,专业、职业和爱好则完全不搭界。胡博虽然年龄不大,却已小有成就。通过《突击》杂志.他已在台湾结集出版了自己的著作《国民革命军师史总览——陆军第1师至第20师》(第一册),其他分册还将在今后陆续推出。有网友评论道,研究国民革命军历史,已到师一级,实令人惊诧。

  这是胡博10年积累的结果。他从小就喜欢历史,初中还没毕业之时,时逢抗战50周年,开始对这段历史感兴趣。尔后他结识一位老人,家中珍藏大量军史资料,常年泡在其中,难以自拔,此后还养成写笔记、做卡片的习惯。除了四处购阅文史资料,跑档案馆外,自行联系采访当年黄埔军校老人或家属补充史料。胡博自己的房间里,堆满了两岸出版的军事文献。

  胡博正在着手的另一个计划,是为所有获得过青天白日勋章的将领写小传,目前已写完方先觉(曾孤军守衡阳的第10军军长)等5人,并已采访了对方的后代。国民政府迁台之前获得过青白勋章的军人近200位,对胡博来说,也是个不小的工程。通过伯玉和光亭创办的战史沙龙这个平台,民间一些优秀的军事历史研究者已崭露头角.如已出版《张灵甫传》的钟子麟、正准备出版《薛岳传》的黄勇。

  还只是起步

  很多民间研究者表示,目前大陆的民间军事研究水平,除中国军事历史研究这一块外,总体上与台湾有一定差距.与欧美有更大差距.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而已;军迷群体虽然庞大,但以低层次军迷和军刊为主。

  大环境的改善,也许能提升大陆民间军事研究水平。就以网络上的军事信息为例,国防科技大学一篇论文指出.目前军事信息最为透明和全面的当数美国。美军从各兵种,到各级司令部,直属单位几乎都有站点,信息量庞大,种类繁多。而中文网络的很多军事站点,层级仍然较低,简单的转载、猎奇、宣泄狭隘民族主义,甚至编造虚假军事信息现象较为普遍.有关外军的报道仍然属于研究性工作,报道面窄且提示不完备、不系统,缺少前沿性、有指导意义的信息资源;决策参谋和国防教育的功能基本没有发挥。

  一位资深军迷说,他当初从中文军事网络脱颖而出,最后又逐渐淡出。因为他发现,发布正儿八经的研究性文章.关注的不多;猎奇煽动、宣泄斗嘴的信息反倒引人瞩目。最后只得把目光转向纸媒的军事信息和海外军事网络。

  海外资深军事评论专家、《汉和防务周刊》主编平可夫先生表示,他虽然也关注大陆民间军事研究群落,但绝不对同行作出任何评论。不过有熟悉平可夫的人告诉记者,他曾盛赞过大陆民间军事研究者,认为他们如有较好研究环境的话,很多人早已成就大名,前途不可限量。

段宇宏,《凤凰周刊》第320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