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1日 星期二

高岗饶漱石事件为什么不能平反?


  今年暑假,我阅读了张聿温的《死亡联盟——高饶事件始末》(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从本书的正文以及后记可以看出,作者以真实性作为本书的基础,这是一部纪实文学而不是小说。

  于是,我暂且承认《死亡联盟》这部书主要情节的真实性。这个假设并不影响对高饶事件的性质进行评述。此书存在着一些常识性错误。例如,在主要人物索引以及正文中,作者称斯大林是“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第8页),好像斯大林担任了三个职务。而实际上,人民委员会主席是部长会议主席以前的名称。

  主要情节真实并不意味着作者的立场客观。这本书无处不流露出作者的爱憎——对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的爱和对高岗、饶漱石的憎。同样描述一个高智力的人,如果你喜欢他,你会说他聪明;否则,你会说他狡猾甚至奸诈。

  高饶事件的主角是高岗。他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书记、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他是最年轻的政治局委员,权势一度接近甚至超过周恩来。他主政东北,在东北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中有力地保障了军队的后勤工作,受到林彪和彭德怀的好评。高岗私生活不检点。他喜爱跳舞、乱搞男女关系。

  饶漱石的地位明显低于高岗。他是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此前曾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华东军区政委。

  高饶事件的高潮是两次全国会议。一次是1953年夏季举行的全国财经工作会议,高饶利用“新税制”问题批判薄一波(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兼财政部长),并把矛头指向了刘少奇、周恩来。第二次是同年秋季举行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饶漱石利用“私拟名单事件”批判安子文(中组部常务副部长),再次把矛头指向刘少奇。

  除了这两次会议之外,高岗私下搞串联,拉拢一些高层领导,试图排挤刘少奇和周恩来取而代之。这些事件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眼见形势不妙的高岗想向毛泽东负荆请罪,遭到拒绝。毛泽东将高饶送到中央全会,等于宣告了二人的政治死刑。

  1954年2月举行的七届四中全会对高饶进行了批判,二人被迫公开做自我检讨。接着,毛泽东授意召开对二人的批斗会(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而是对高饶二人进行总清算,把他们的行为上纲上线为反党、分裂中央。这是高岗决不能接受的,他通过自杀的方式表示抗议。

  中共中央给高饶的定性是“反党联盟”,“反对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他们实际上已成为资产阶级在我们党内的代理人。”(见1955年中共全国代表大会邓小平所做的《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报告》,以及《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决议》)

  看完书后,我思考了很多。第一个疑问:私下交流和拉票是反党吗?在民主国家,拉票行为,无论是公开拉票还是私下拉票,只要不涉及赂选、威胁等违法行为,都是合法的。在美国国会外,存在着大量的游说团。遇到关键的法案,总统都要亲自上阵给议员打电话拉票。中国禁止拉票这种合理的竞选行为是没有道理的。

  高岗为自己升官拉票无可非议。至于他私下批评刘少奇、周恩来,有破坏团结之嫌,但顶多算破坏党的纪律,而决算不上反党。何况高岗只反对刘、周,决没有反对毛泽东的丝毫言行。退一步讲,即便反对毛泽东也不能叫反党。高饶不是反党而是反人。

  高岗说:“我没有反党,我就是对少奇同志有意见。反对少奇本人就是反党?我不这么看。我还是认为,少奇并不代表党,只有毛主席才代表党!”他继续说:“我承认我有自由主义,我承认我有宗派主义,这两个东西不好,发展下去就会分裂党。但这个后果是客观的,不是我主观故意的,也不是现在就有了的!”(第277页)

  按照毛泽东的逻辑,他本人在遵义会议前与王稼祥等人的私下交流是否也是反党?

  第二个疑问:高岗、饶漱石结成联盟了吗?林蕴晖《饶漱石与高岗“联盟”事实考查》,说明了高饶“联盟”是不存在的。我认为:高饶之间没有纲领和计划,没有同党名单,也没有形成组织或者派系。他们顶多算临时搭伙。所谓高饶反党联盟,不过是中共内部的权力斗争。如果这可算作派系的话,刘少奇和周恩来之间也存在派系,他们的目标就是打到高饶。

  第三个疑问:为何不给高饶平反?《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样评价高饶事件:“一九五五年三月召开的党的代表会议,总结了反对野心家高岗、饶漱石阴谋分裂党、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重大斗争,增强了党的团结。”

  邓小平评价这个结论:“高饶事件的基本结论是维持了,但也不好说是什么路线斗争。”(第385页)这里有两问题:一,邓小平说高饶事件不好说是路线斗争,非常含糊,并不等同于高饶事件不是路线斗争;二,邓小平的话不是中央的结论,中央的结论没有提路线斗争,但也没有说不是路线斗争,《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决议》仍然有效。

  1981年决议对高饶事件的认定也不符合客观实际。第一,高饶没有分裂党;第二,高饶没有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只是想取代刘少奇和周恩来,而不是毛泽东。高饶事件不过是中共党内争权夺利的派系斗争。文革后掌权的邓小平等人是当年反对高饶、为高饶定性的重要参与者,这就是高饶不能被平反的最主要原因。

  《死亡联盟》这本书缺乏深度的思考。例如,毛泽东为何私下向高岗透露对刘少奇、周恩来的不满?他的谈话是否也是破坏团结、分裂党?再如,高饶事件是否毛泽东为了削藩而制造的借口?理由是高饶事败后不久,大区一级党政机关就被撤销。

  高岗自杀后,毛泽东表示惋惜,说本来要保留他的党籍,让他到地方工作。(第340页)这完全是惺惺作态。毛泽东何时善待过他的对手?看看没死的饶漱石就知道了。高饶事件是建国后毛泽东杀戮功臣的开始。他对陈毅说:“你认为高饶是孤立的吗?伸手岂止高饶,岂止高饶哟!”(第318页)这也许就是高饶悲剧的根本所在。

  甄鹏,共识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