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6日 星期二

寂寞雄狮马寅初,为何反覆重申蒋介石座右铭

——写在先生诞辰130周年、逝世30周年


    马寅初告诉家人,蒋介石的座右铭是三句话:“是非省之于己,得失安之于数,毁誉听之于人。”蒋介石为什么说这三句话?马寅初又为什么并无反感地向家人重复这三句话?这已是悠悠难解的历史之谜,而马寅初作为民族的脊梁则是铁定无疑的。


    李白诗云:“古来圣贤皆寂寞”。1960年以后,历来雄辩滔滔的马寅初真的寂寞了!

    从1954年起,马寅初通过基层调查,发现中国的人口增长过快,他认为这是社会发展的“致命伤”。大智慧必有大天真,马寅初天真了一辈子。在反右派运动已然风起云涌的时刻,马寅初不知自保,他的《新人口论》于1957年7月5日在人民日报上横空出世,全国瞩目。

    结果呢?这主要看毛主席的态度。对于节制人口,他老人家有时表示过赞同,有时说过些模棱两可的话。季羡林先生亲见过一个场面——有一次开最高国务会议,会前马寅初和邵力子坐在前排聊天,毛主席坐在主席台上,向马寅初和邵力子笑容可掬地问道:“你们二位又谈人口问题了吧?”那神态和语气都很温和,但没有表明他自己对人口问题的态度。后来,当他执意发动“大跃进”,便断言“人多是好事” 。在1958年3月召开的成都会议上,毛主席在他的讲话手稿上写道:“对资产阶级教授们的学问,当以狗屁视之。”(《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第118页)。陈伯达、康生摸清了毛泽东的态度后,便亲自披挂上阵,发动了对马寅初全国性的大批判,为时两年之久,其势如黑云压城。

    面对如此险恶的、来自最高方面的压力,周恩来出于善意,两次找马寅初谈话,希望他做个检讨,以便保他过关。马寅初对一切善意的规劝均表由衷感谢,但在学术理论上,在真理面前,他历来寸步不让。在1959年第11期《新建设》杂志上,针对那些大批判,他发表了长篇答辩文章《我的哲学思想和经济理论》。马寅初在此文附加的“声明”中说:“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而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真是雄狮怒吼,伟哉马公!可是,从此以后当权者剥夺了马寅初的发言权,全国的一切报刊都不准发表马寅初的文章,雄狮的心中是何等的寂寞!

    1960年初马寅初被迫辞去了北京大学校长的职务,3月18日他从北大回到了东总布胡同的家中。由于周恩来的保护,马寅初没有被扣上“右派分子”的帽子,属于“内控右派”,还保留了全国政协委员的职务。

    实践,很快就证明了真理在马寅初一边。1962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向全国发出了《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但没有给马寅初平反。

    马寅初是行政3级的高干,不再担任北大校长和免去全国人大常委的职务后,他的工资级别没有降,原来配有苏联吉斯牌轿车,更换成了一辆破旧的伏尔加。国务院仍为他家中配备了勤务员。

    东、西总布胡同,事实上是一条小街。那里居住过李济深、李宗仁、史良、沈钧儒、张治中、蒋光鼐、钱昌照、班禅大师……马寅初居住在东总布胡同32号,长方形的院子中有一幢陈旧的二层楼,那是解放初期国务院用两千匹布,从一私人手中买下来,作为马寅初居所的。

    终日忙碌的马寅初突然闲了下来。1961年3月至10月,他参加了十多次政协北京东城区的小组会。在这些会议上,马寅初宠辱皆忘,大义凛然,继续宣传他的人口理论。他甚至上书中央领导,反对个人崇拜和干部特殊化。马寅初这种孩子式的天真,自然又招来一浪高过一浪的大批判,尤其是反对个人崇拜,被指控为一贯反对毛主席,罪大恶极。

    比毛泽东年长11岁的马寅初,对毛是非常敬重的。他的孙女出生于1952年,爷爷给她取名“思润”,“润”即指毛润之,他的两个孙子一个取名“思泽”,一个取名“思东”。说马寅初一贯反对毛泽东真是天大的冤枉!面对那些帽子唯恐不大的批判,马寅初愤慨地说:“我已经没有说话的义务了!”。从此,他不再发言,雄狮沉默了。

    从81岁起,马寅初的腿脚行动不便,他一方面扶着一个花盆架子进行康复训练,一方面从事科研,研究中国农业经济方面的问题。从1963至1965年马寅初撰写了一百万字的《农书》。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台,6月1日《红旗》杂志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从此红卫兵“破四旧”,抢劫不犯法,杀人不偿命,弄得人人自危,家家恐怖。

    有一本《马寅初传》中说,当时马寅初处在极度的惊恐之中,甚至在噩梦中哀求红卫兵手下留情……马寅初的次子,现年已86岁的机械工程师马本初先生是笔者的良师益友,他告诉我,那本书中写的不真实,马寅初没有惊恐,更没有从梦中惊醒,他只有愤怒和无奈。从外面传来消息——红卫兵已经去过张治中和李烛尘的家;马寅初家中的勤务员(夏志达)带上了红卫兵的袖章,多次辱骂马寅初,并扬言要造马家的反。在这种情况下,马寅初感到在劫难逃,因此他对家人说:“与其等待红卫兵来抄家,不如我们自己先干!”于是,全家人一齐动手,把当时认为一切属于“四旧”的东西,包括刘墉的书法墨宝、何香凝的美术作品,大量名人的书信,高跟鞋等等,都统统砸烂和烧毁,那百万字的《农书》手稿也付之一炬了。马寅初的居所约五百平方米,除了日常的生活用具,家中已空空如也。令人扼腕叹息的是,马寅初这个决策过急了。在一片混乱和恐怖中,周恩来及时提出了一份保护民主人士的名单,其中包括马寅初。此名单得到了毛主席的恩准。某日,南小街派出所的警察来到马寅初家,向他们宣布:“你家属于保护对象,不准他人擅自闯入,有事可找我们出面保护。”因此,在文化大革命中,已届耄耋之年的马寅初没有遭到像梁漱溟那样的迫害。

    1998年4月下旬,我曾连续三天拜访马本初先生,其间向他提出看看马寅初的遗墨,本初先生对我说:“没有了,一张纸,一个字都没留下,全烧了。杭州西湖边上有家‘楼外楼饭店’,那牌匾是我父亲写的,但他没有署名。”(笔者注:在嵊州马寅初中学的展览厅中,保留有马寅初的三本工作日记,其中汉文两册,英文一册。)

    1972年,91岁的马寅初患了肠癌。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下,经过两次手术,他竟奇迹般的闯过了鬼门关,康复痊愈了。但此时他只能坐轮椅,生活不能自理。一生充满活力的马寅初是何等寂寞啊!

    在无比的寂寞中,马寅初有时也和家人聊天,回忆如烟的往事。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先生去世了,马寅初自然也就想起和说起了蒋介石。

    蒋介石对经济学是外行,而马寅初在1929年出任南京政府立法院财政、经济两个委员会的委员长。蒋介石曾请马寅初到他家中当“家教”,讲解经济学的一些原理,因此马寅初和蒋介石有过多次面对面的接触,是师生关系。抗日战争时期马寅初在重庆多次演讲,猛烈抨击孔祥熙和宋子文发国难财“猪狗不如”!1940年12月6日马寅初被捕入狱,先是关在上饶集中营,后转移到贵州的息烽监狱。

    1941年8月20日马寅初为什么会被释放回重庆?过去对此事讳莫如深或含糊其词,现在是说出真相的时候了——周恩来等人曾全力设法营救马寅初,但蒋介石不买账。美国人赫尔利和马寅初是耶鲁大学的同学,1942年赫尔利以美国总统特使的身份到中国来,他向蒋介石提出要见见老同学马寅初,这使蒋介石很尴尬,迫于这种压力,马寅初被释放,软禁在家中。

    马寅初凡事以实事求是为本,他对家人说:蒋介石这个人独裁但个人不贪财,生活简朴,烟酒不沾,连茶也不喝,只用白开水。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后,再没有过风流韵事。他庇护连襟孔祥熙和大舅子宋子文。孔祥熙为人还是比较厚道的,他主要的毛病是庇护他的儿子孔令侃通过“扬子公司”大发横财。

    马本初少年时见过三次蒋介石,1934年和1937年在庐山两次与蒋介石近距离相见,抗日战争时在重庆,蒋介石到南开中学看望张伯芩,又见到过他一次。这三次见到蒋介石的印象,都感到他对人的态度并不盛气凌人,身边也没有前后保镖的卫士。

    马寅初告诉家人,蒋介石的座右铭是三句话:“是非省之于己,得失安之于数,毁誉听之于人。”蒋介石为什么说这三句话?马寅初又为什么并无反感地向家人重复这三句话?这已是悠悠难解的历史之谜,而马寅初作为民族的脊梁则是铁定无疑的。

邵纯《中华读书报》2012年06月20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