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2日 星期六
美苏的“性别大战”:曾为“太空第一女”较劲
美苏为了压对方一头,也为了创造出更有效果的宣传价值,双方为各种“第一次”较劲,而苏联一度占据上风:第一次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次拍到月球背面的照片,第一次载人太空飞行,第一次太空漫步,将第一名女宇航员送上天———事实上,送男女宇航员上天并无太大差别,但为了“第一”,美苏打了一场“性别大战”。
冷战期间曾有这样一幅图片:赫鲁晓夫高举第一位遨游太空的女宇航员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和保持着在太空停留时间纪录的宇航员瓦莱里·别克维斯基的手。这是那个时代美苏太空竞争的一个缩影,为了压对方一头,也为了创造出更有效果的宣传价值,双方为各种“第一次”较劲,而苏联一度占据上风:第一次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次拍到月球背面的照片,第一次载人太空飞行,第一次太空漫步,将第一名女宇航员送上天———事实上,送男女宇航员上天并无太大差别,但为了“第一”,美苏打了一场“性别大战”。
赫鲁晓夫秘密谋划送女宇航员上天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场起航,在最大高度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加加林的“第一次”轰动世界,也使得想在各个方面都超过美国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深感满足。这时,他萌生了将苏联女宇航员第一个送上太空的念头。
将女性送上太空的想法最初是由负责航天事务的苏联空军总司令助理尼古拉·卡马宁中将提出来的。1961年12月23日,也就是加加林首次飞上太空8个月后,苏共中央主席团举行会议通过了关于组建女子宇航员中队的建议。卡马宁在日记中写道:“这是我本人的重大成功。我花了6个多月时间才说服了科罗廖夫、克尔德什、韦尔希宁、马利诺夫斯基等人。今后我将竭尽所能,争取在1962年下半年将苏联女性送上绕地轨道。”根据会议指示,总设计师科罗廖夫开始从全国的太空俱乐部寻找合适人选。卡马宁还透露,把女宇航员送入太空,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将在与美国的太空争夺中占据心理优势。
首名女宇航员惊险着陆
1962年初,挑选女宇航员一事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当时主要是从苏联各地航空爱好者俱乐部的女飞行员和女跳伞运动员当中挑选。当局先是从数百人当中选出60人参加体检,经过层层筛选,最后选中5人,分别是雅罗斯拉夫尔工业布料厂团委书记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莫斯科无线电电子工业研究所一级实验员塔基杨娜·莫洛兹切娃等。她们的年龄在20-28岁之间。
这些未来的女宇航员们在莫斯科附近一个秘密军事基地接受训练。训练接近尾声时,军方按照能力高低将她们排序。其中,瓦莲京娜并不是能力最拔尖的,她还有一个弱点,就是政治上不太过关,她的父亲于1939年上了前线,但后来下落不明,疑似逃兵。最终,塔基杨娜被选中担任首飞任务。可是,出人意料的是,在一次体检中,塔基杨娜被发现怀孕了。当局十分恼火,立即决定由瓦莲京娜替补完成飞行任务。
1963年6月16日,瓦莲京娜乘“东方-6”号飞船,在太空飞行了71小时,航程200万公里,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太空女宇航员。但由于当时着陆技术还不成熟,瓦莲京娜在着陆时头部被狠狠地撞了一下,打开舱门时被发现已经昏迷过去。她被紧急空运到莫斯科抢救,直到苏联最权威的医疗专家宣布她脱离生命危险,大家才松了一口气。第二天,瓦莲京娜接到命令,要她重返着陆地点,拍摄世界上第一位女宇航员安全着陆的“正面材料”。相关人员专门对她进行了化妆,再把她放进载人舱,然后补拍了一系列镜头:人们欢呼着奔向着陆点,打开舱门,看到满脸笑容的瓦莲京娜安然坐在舱内……很快她的照片传遍世界。
这次飞行让瓦莲京娜收获了各种荣誉和奖章,随后,她前往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深造,并于1977年获工程学博士学位。其间,她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成员,在1991年之前,她还长期担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成员、苏共中央委员会成员。1997年,瓦莲京娜退休。
美国犹豫是否让女性“飞天”
对于苏联女性成功“飞天”,美国国内反响很大。事实上,在此之前,对女性上天问题美国航天局就有过长期争论。1960年,美国从飞行员中选出十几名女性进行航天训练,但那时美国大量的医学实验资料显示女性的生理和心理耐受力都逊于男性,当局担心女宇航员一旦出事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于1963年暂停了训练项目。直到60年代末新一代航天器开始研制后,航天局才正式着手研究女性上天的可能性。
在航天局和美国空军航天医学院指导下,经过反复的试验和分析,最终证明,对经过严格筛选的合格者来说,两性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别。时任航天医学机组技术处处长亚历山大认为,没有理由不在航天计划中充分使用女性,“无论男性或女性,只要身体健康,都具备充裕的生理储备,足以支付太空飞行必需的消耗。”
1972年,美国对1964年颁布的“民权法案”作了修正,修正后的法案明确规定“政府招聘中不得有任何基于种族、肤色、宗教、性别或者民族不同而产生的歧视现象”。这让宇航员的招募产生重大转变。1978年,美国航天局正式招收第一批女宇航员,萨利·赖德和其他几名女性一起进入宇航局。
太空“性别大战”再起
其实,苏联将女宇航员送入太空后,看到美国方面迟迟没有反应,也陷入犹豫。1980年,苏联航天计划负责人符拉迪米尔·沙达洛夫曾对记者说:“在太空旅行变得更加安全前,不会再有女性参加太空飞行”。大约在同一时间,苏联首席航天生物学-医学专家格先科声称,苏联不会再把一名女性送上太空。两人的讲话表明,苏联其实是在一些问题仍没有完全弄清楚之前就展开了让女性上天的冒险行动。正因为此,1963年后的19年间,没有一名女宇航员进入太空。
不过,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苏太空“性别大战”再次展开。1982年8月,苏联女宇航员斯威特拉娜·萨维茨卡娅乘“联盟”T-7号宇宙飞船升空。美国被逼到别无选择的境地,女宇航员赖德成为美国人的精神寄托。1983年6月18日,赖德乘坐“挑战者”号飞船进入太空并安全返回。飞行结束后,大量的媒体报道使赖德一下子成为女性在社会中取得辉煌成就的公认代表。1984年10月5日,赖德随航天飞机再次飞入太空。此次飞行的小组成员人数达到破纪录的7个人。
赖德的成功不仅是美国航天成功的标志,也在美苏争霸背景下为美国挽回了颜面。但不得不说的是,美苏早期太空竞争中,派女性上天掺杂了太多的政治因素。
金点强,《环球时报》2012年5月8日
標籤:
世界史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