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0日 星期五

鄧小平直接拆江青的台,江青“完全同意”

毛澤東從批江青到批鄧小平的嬗變(12)


《新史記》鄭仲兵




筆者引述並評說《鄧小平年譜》記錄的1975年間和1976年春季鄧小平復出後,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至再度下台的歷史過程(續):

1975年7月26日
胡喬木將電影《海霞》主創人員謝鐵驪、錢江給毛澤東的信(按:文化部把《海霞》說成“是黑線回潮的代表作”)交給鄧小平。鄧小平很快就轉送給毛澤東。

1975年7月28日
鄧小平閱北京京劇團一工作人員提出對“右派分子”一律赦免摘帽建議的來信,作出批示:“此件印發政治局各同志,請國鋒、吳德同志對此事瞭解一下,以便在政治局談一談。”

1975年7月29日
毛澤東在鄧小平轉來謝鐵驪、錢江來信上批示:“印發政治局各同志”。(按:此批示見《年譜》74頁注1)

1975年7月30日
晚,根據毛澤東對電影《海霞》主創人員謝鐵驪、錢江來信的批示,鄧小平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集的文化部負責人和《海霞》攝製組成員參加的審片會,審看《海霞》的兩個版本——最初送文化部審查的片子和修改後的片子。接著,中央政治局開會討論,決定在全國上映修改後的《海霞》。

1975年7月
鄧小平同毛澤東談話。匯報說:全國生產情況形勢不錯。鋼沒有完全達到指標,但是有希望。夏糧豐收了,秋糧長勢不錯。還談了解放幹部問題、文藝政策問題。在匯報到都說我兩次講話叫復辟,說是劉少奇的班底又起來了,有人不高興時,毛澤東說:再過兩三年就好一些了。在表示有人講一講,有好處,沒壞處時,毛澤東說:無非是挨罵。我歷來就是挨罵的。(按:鄧顯然去討毛的話,但毛沒有為他說好話。鄧只好解潮,什麼“有好處,沒壞處”。結果毛來了句“無非是挨罵,我歷來挨罵”。顯然帶有情緒。也可能就是沖著鄧來的。)

1975年8月2日
鄧小平閱汪東興報送的中共吉林省委辦公廳電話請示記錄,作出批示:“電話覆:可在長影本單位傳達,其他單位不傳達。”7月29日,吉林省委向中共中央轉報長春電影製片廠黨委《關於學習和傳達貫徹毛主席“七二五”重要批示的請示報告》。(按:鄧發動對江的“火燒”夠急的。江得知會作何反應,毛看到會作何感想?)

1975年8月8日
中央五七藝術大學(按:當時中央音樂學院併入五七藝術大學)音樂教師李春光貼出大字報,揭露並駁斥(文化部及其上司)對影片《創業》的無端責難。大字報的抄件經鄧力群、胡喬木送鄧小平,鄧小平轉送毛澤東。毛澤東閱後批示:“此件有用,暫存你處。”(按:毛未云何以為用,更沒有對大字報的內容加以肯定。)

1975年8月12日
鄧小平閱江青本月10日來信,得知江青自批林批孔運動開始後,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和北京衛戍區連隊搞了三個試點,還把這三個連隊的指導員分別派往湖南株洲和天津農村,準備搞一年的試點;待任務完成後,江青準備和姚文元、陳錫聯、紀登奎一起接見他們。隨即,在信上作出批示:“三個指導員蹲點時間已久,目前正在整軍,他們以早回部隊為好。建議仍由江青、文元同志處理,回部隊後,由北京軍區談話,錫聯、登奎同志忙,可以不參加了。”(按:鄧小平開始直接拆江青的台,且把陳錫聯、紀登奎和她拉開。可說是“在太歲頭上動土”了。)

1975年8月13日
江青在鄧小平批件上批意見:“如果部隊沒有特別困難,建議他們三位還是按主席的指示,在基層堅持一年為好。”(按:江青與鄧小平叫板,還用“主席指示”來壓鄧。)

1975年8月14日
中午,鄧小平接到江青要秘書打來的電話:完全同意小平同志批示,取消留基層一年的建議。(按:只過了一天,江的態度完全變了,表示“完全同意”鄧的批示。何以如此,意味深長。)

1975年8月13日
劉冰等聯名請鄧小平轉呈致毛澤東的信,揭發遲群(按:還有謝靜宜)思想意識和工作作風方面的問題。鄧小平收信後即轉交毛澤東。(按:鄧小平不知向毛轉送了多少封“告狀信”和材料,有的信和材料是有意組織人寫的。矛頭直指江青和文化革命,頗有逼宮之勢。鄧小平的主動進攻之勢,似到此為止,下面應是毛和江青們的反擊了。)(《新史記》第6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