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6日 星期五
陈红民:蒋介石遗嘱探秘
蒋介石有立遗嘱的癖好。据现有史料,可以考证出其成人之后,至临终之前,55年间先后立有十份遗嘱。频次之多,涉及之广,影响之大,中国近代史上恐无出其右者。
这些遗嘱,或系生死存亡之际交待后事,或系暮年安排身后,或是在特定情况下,对身后家事、国事的思考,都符合一般遗嘱的主要目的。
蒋介石毕竟不是一般人物,虽然出于塑造自我形象、维护领袖地位的需要,其个别遗嘱有标榜“英雄气概”、“牺牲精神”的政治操作痕迹,但更多的时候,遗嘱集中体现了蒋氏对家国亲情的精心思考,最能窥见他当时的真性情。
最后遗嘱真假争论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台北病逝。次日,台湾官方媒体即公布了《“总统”蒋公遗嘱》。蒋介石临终遗嘱是个历史文件,上年纪的台湾人都很熟悉。全文如下:
余自束发以来,即追随总理革命,无时不以耶稣基督与总理信徒自居,无日不为扫除三民主义之障碍、建设民主宪政之国家艰苦奋斗。近二十余年来,自由基地日益精实壮大,并不断对大陆共产邪恶势力展开政治作战。反共复国大业,方期日新月盛,全国军民、全党同志绝不可因余之不起而怀忧丧志!务望一致精诚团结,服膺本党与政府领导,奉三民主义为无形之总理,以复国为共同之目标。而中正之精神,自必与我同志、同胞长相左右。实践三民主义、光复大陆国土、复兴民族文化、坚守民主阵容,为余毕生之志事,实亦即海内外军民同胞一致的革命职志与战斗决心。唯愿愈益坚此百忍、奋励自强,非达成国民革命之责任,绝不中止!矢勤矢勇,毋怠勿忽。
中华民国六十四年三月二十九日 秦孝仪承命受记
蒋介石过世之时,台湾尚在“戒严”时代,民众多对政治议题不敢发声,但民间私下对记于蒋过世七八天前的遗嘱的真实性却大有质疑,不但因其充满着自我标榜与政治口号,空洞无物,还因为官方宣称蒋是在睡眠状态下过世的,事先无征兆,遗嘱何来之有?
岁月流逝,对蒋介石遗嘱真实性质疑的声音不仅没有消逝,随着一些“关键人物”的开口,质疑之声反而越来越大。2007年,曾长期服侍蒋介石与蒋经国的“两蒋贴身卫士”翁元以当事人的身份质疑蒋介石遗嘱的真实性,其基本理由是:蒋是在睡眠中过世的,等通知党政高官集中到士林官邸后,才请秘书写遗嘱。“那遗嘱是急就章,所有人都签完字后,再请蒋夫人签字。”
翁元所不了解的是,蒋介石有留遗嘱的“特殊癖好”。细读《蒋介石日记》,发现他从1920年起至1971年,曾9次写过遗嘱或类似遗嘱的文字,次数之多,频率之高,令人难以置信。从其最后遗嘱在其过世后第一时间即公布原件,且有宋美龄、“副总统”及“五院院长”签字等正规程序看,1975年蒋介石最后遗嘱应当是真实的,绝非“伪造”。当然,不排除发表时文字上有修饰增删之可能。
早年遗嘱恋家惜亲
《蒋介石日记》中最早出现遗嘱的记载是在1920年。这年3月1日,蒋在日记中写道:
今日致舅父一书,可作死后遗××遗嘱,是为囗(一字不清——引者)之作也。近来自觉死为吾分内事,而必欲为此遗囗(一字不清——引者),是仍不能忘情于家庭,牺牲于社会之病。
此时,33岁的蒋介石在援闽粤军中任职,地位不高,人际关系不睦,时常感到“受小人排挤”,郁闷不得志,故立遗嘱。
两年后,蒋日记中第二次出现了有关遗嘱的记载。1922年6月16日,广东发生陈炯明部属炮轰总统府事件,孙中山被迫退到“永丰”舰上,18日用密电召在家乡的蒋介石。蒋决心南下护卫“蒙难”的孙中山,临行前抱有去无回之决心,20日“上午写静江遗嘱事”,将家事托付好友张静江,但日记中并未提到遗嘱的具体内容。
早年的蒋介石有志向,有冲劲,留遗嘱似乎表明为了事业随时准备牺牲生命,遗嘱内容虽不详,但可以推测出主要是家事的安排,反映出其恋家惜亲的真性情。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内外政策成为民众抨击的焦点。9月28日,各地学生齐集南京,要求当局抗击日本侵略,部分学生冲击外交部,外交部长王正廷被殴。蒋介石认为学生受“反动派所主使”,事态严重,忧及自身安全,当天第三次写下遗嘱。遗嘱正文前有一段说明:“时局严重已极,内忧外患相逼至此,人心之散坠好乱,国亡无日矣。孔明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余于今兹,维此而已。终不愧为我父母之子,总理之徒而已。万一不测,当见危授命,特书此以为遗嘱。”遗嘱全文如下:
持其复仇之志,毋暴雪耻之气,兄弟阋墙,外侮其御,愿我同胞团结一致,在中国国民党领导指挥之下,坚忍刻苦,生聚教训,严守秩序,服从纪律,期在十年之内,湔雪今日无上之耻辱,完成革命之大业。蒋中正遗嘱。
从字面看,蒋介石此时绝无生命危险,但心理压力极大,感到“内忧外患相逼至此”,随时准备见危授命。当天,宋美龄来南京。蒋甚感动,记曰:“妻回京,在此危难之中,不避艰险,来共生死,无任感激。”遂有立遗嘱之行为。然而,遗嘱本身除了空喊口号外,并无实际内容,反倒透出政治作秀,以洗刷清白的意味,显示蒋介石在内外交困之时,有意营造自己的“高大”形象。
1934年,蒋介石偕宋美龄返奉化老家,祭扫祖坟之后第四次留下遗嘱。7月4日下午,蒋、宋二人从宁波乘船回南京,蒋对宋陪其回乡甚为感激,当天记道:“吾妻今日于劳疲之中,仍能尊亲敬长,不失仪范,可敬也。”次日,二人在船上讨论起蒋的身后安排,蒋把谈话结果归成遗嘱,记在日记中:
本日在舰中与妻提及家事,并念如余死后,应如何处置。约记之,用代遗嘱:
一、余死后,不愿国葬,而愿与爱妻美龄同葬于紫金山紫霞洞之西侧山腹之横路上;
二、余死后,凡武岭学校以及不属于丰镐房者,皆全归爱妻美龄管理;
三、余死后,经国与纬国两儿皆须听从其母美龄之教训。凡认余为父者,只能认余爱妻美龄为母,不能有第二人为母也;
四、农民银行之资本金与公记户存款,皆为国家公款,本为发展航空之用,余死后,若能仍为建设空军更好,否则,当分作遗族、武岭、政治三学校基金各一百万元外,其余应并入中央银行,作为农村复兴永久之基金,家庭私人不得参加干预其事也。
遗嘱内容涉及安葬、家产分配、宋美龄与蒋经国等的关系、公私财产处置等,是一份相当完整与标准的“私人遗嘱”。蒋氏在遗嘱中要与宋氏合葬,将相当的产业划归宋氏支配,强硬表示二子要认宋氏为母,显然是为保障死后宋氏在家族和家庭中的地位,是对宋美龄的某种回报。
晚年遗嘱关注“传子计划”
1937至1970年这33年间,蒋介石虽然历经抗日战争、国共内战、败退台湾、反共复国等重大变故,但尚未发现他写遗嘱的记载。直到1971年下半年,蒋自感身体状况不佳,又连续两次立遗嘱,安排身后的权力交接。
到台湾后,蒋介石刻意培植蒋经国接班,希望完成权力的“传子计划”。1960年代末期,蒋介石人近暮年,又突遭车祸,身体虚弱。1971年,84岁的蒋介石在体检后,自感来日无多,而此时蒋经国仅任“行政院副院长”,尚未全面掌权。蒋十分担心,便两次留遗嘱,核心都是部署“传子计划”。当年6月,他立下遗嘱:
审阅检查身体报告书,脑动脉血管有硬化之象,自觉亦有所病也。如医药与休息无效,则国家后事应预作安排。经国乃可继此复国任务,惟其为我父子关系,不愿有此遗嘱,但其能力为静波(严家淦字,其时为“副总统”)之助手,出任“行政院长”,则于公于私皆有益,望我党政军同志以助我之心,助彼完成我光复大陆之共同使命也。
蒋在遗嘱中顾虑两人的“父子关系”,仅以委婉的语气推荐蒋经国出任“行政院长”。到这年年底,蒋体弱多病,已手抖不能多写字,他再次手书遗嘱,用语简洁明快,直接部署其死后的权力架构。遗嘱中用了“今后政府组织”、“继任”等词,显然是做最后的交待,而且郑重其事地署下名字与日期:
今后政府组织:一、以家淦继任“总统”。二、以经国任“行政院长”兼三军总指挥。三、党务应集体领导。
中正
12月23日
在蒋介石强力安排下,蒋经国于1972年6月成功出任“行政院长”,全面控制台湾局面,蒋最关心的“传子计划”变成现实,遂完全退到幕后。因而,他在1975年留下的最后遗嘱,能够“漂亮”、“空灵”而不涉具体人事安排。
作者:陈红民,系浙江大学特聘教授、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凤凰周刊》2012年4期
標籤:
人物·蔣介石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