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5日 星期一

甄鹏:《明朝那些事儿》与建文帝之谜

1402年(建文四年),燕王朱棣占领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成为明代最大的谜团之一。当年明月(石悦)不惜笔墨,以大量的篇幅描写建文帝之谜,其中的一章叫《最后的秘密》。此章之内有一节叫《最后的答案》,对该谜团进行了典型的“石式解读”,声称已揭开了建文帝之谜。

  “石式解读”中的关键人物是胡濙。胡濙,建文二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朱棣上台后立即提拔为户科都给事中。关于胡濙的资料可参考《明史》卷169《胡濙传》和李贤所写的胡濙碑铭(李贤《古穰集》卷12)。

  《胡濙传》记载了胡濙的二次出行。第一次,永乐五年胡濙出远差,肩负了三项使命。第一项是劝化,宣传政府的思想、方针和政策;第二项是寻找仙人张三丰;第三项是查找建文帝,这是暗的。永乐十五年胡濙还朝,向皇帝报告了民间的所见所闻。母亲死了要回家服丧,皇帝不允许,把他升官为礼部左侍郎。

  以上是《明史》的记载,很简略。当年明月发挥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虚构了胡濙十年下乡的艰辛。小说嘛,只要与史实不矛盾,就可以不管它。先纠正两个小错误。其一,胡濙是纪检组的组长(都给事中),不是普通的组员(给事中)。其二,从《明史》和李贤的记载看,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胡濙是皇帝召回的,因此这不能展现朱棣的体贴和温馨。

  不能忍受的是当年明月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段。他为了说明胡濙寻找建文帝的艰辛,擅自宣布胡濙的母亲提前死亡。《明史》记载胡母的死亡时间不很明确,但按照行文顺序,应当在胡还朝之后。再看李贤的胡濙碑铭:“还朝,丁内艰”。由此确定无误,当年明月为了自己的主观目的,篡改了史料。

  第二次出行是“石式解读”的关键,在此将原文转载如下:“十七年复出巡江浙、湖、湘诸府。二十一年还朝,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皇太子监国南京,汉王为飞语谤太子。帝改濙官南京,因命廉之。濙至,密疏驰上监国七事,言诚敬孝谨无他,帝悦。”以上来自《明史》。

  下面是李贤的记载:“明年往巡两浙诸州,授嘉议大夫。癸卯,自均襄还朝。时御驾亲征北敌,驻跸宣府,公驰谒行在所,上卧不出,闻公至,喜而起,且慰劳之曰:‘卿驰驱良苦。’赐坐与语,凡所历山川道里、郡邑丰啬、民情休戚,以至所闻所见、保国安民之事,悉为陈说,上欣然纳之,向所疑虑者,至是皆释。比退,漏下四鼓。先是,仁宗皇帝为太子监国时,有飞语上闻,文庙属公往察之。公至,以所见七事皆诚敬孝谨,密疏以闻。上览之大悦,自是不复疑。”

  李贤(1408—1466),天顺、成化年间曾任内阁首辅,著名政治家。无论从时间、履历还是人品的方面看,李贤的记载都应视作可靠。这是第一点结论。

  分析历史无疑应主要依据正史,但正史也不是不可怀疑的,关键看证据。吴德义经过研究,得出一个结论:“清官修《明史》所采纳的所谓胡濙寻访建文之‘史实’,也是由敷衍附会而来的。”(《明成祖遣臣寻找建文帝下落诸说之由来》,《史学月刊》2010年第5期)这个结论暂不用来否定“石式解读”,放在此处备查。

  仍旧延续上述的“甄氏解读”方法,先分析当年明月关于胡濙第二次出行的事实方面的错误。我手头的《明史》版本说“帝已就寝”,李贤说“上卧不出”,这二者是一致的,都是说:皇帝已经上床睡觉了,睡没睡着不知道。而当年明月说皇帝已经熟睡,在美梦之中被吵醒。注意:这个差别很重要,是“石式解读”的一个重要细节。

  关于建文帝之谜,当年明月有四个论断。一,“这个悬疑长达二十年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答,在一个神秘的夜里。”二,“这个悬疑二十年的谜团的谜底到底是什么?我必须饱含悲痛地告诉大家,我也不知道。”三,“我最终还是不能给大家一个肯定的答案。”四,“不过大家也不用失望,因为我虽然不能给出结论,却能够推理出一个结论。”

  我按照书中的行文顺序列出了同一问题的四个论断,看起来有点乱。当年明月想说明什么?如果这四个命题都是真命题,显然它们自相矛盾。单纯看第四个结论,“我虽然不能给出结论,却能够推理出一个结论。”,难道“推理出来的结论”就不是“给出的结论”吗?

  可以这样解释,第二、三个论断都是暂时性的,只适用于当年明月进行推理之前。第四个论断按照逻辑,应该是“我虽然暂时不能给出结论,却能够推理出一个结论。”这样就全解释通了。当然还有一个解释,当年明月对自己的推理并不自信,故意留下这些含糊的语句制造玄虚,读者你们自己琢磨去吧!下面分析当年明月的推理过程和结论。

  第一,“胡濙的使命确实是寻找建文帝,而朱棣在深夜被吵醒还如此兴奋,其原因我们也已经分析过了,除非已经完成使命,胡濙是绝对没有胆子敢擅离职守的。由此我们得出推论1:胡濙完成了他的使命,带来了建文帝的消息。”

  分析:按照《明史》的说法,胡濙肩负三项使命。可能性一,胡濙完成了其中一项任务。可能性二,胡濙寻找建文帝,虽然没有最终结论,但取得了阶段成果。可能性三,胡濙知道朱棣快死了,在你死之前赶紧把这苦差事解决掉。当年明月的结论也是一种可能。既然都有可能,那当年明月的推论就不能成立。

  第二,“胡濙到底对朱棣说了什么?”当年明月说:“A:我没有找到建文帝,也没有他的消息,这么晚跑来找你是想逗你玩的。结论:不可能。”我只需如此回应:“我没有找到建文帝,但有他的重大消息。结论:可能。”

  当年明月说:“B:我找到了建文帝的下落,但他已经死了。结论:可能性较小。”“‘漏下四鼓乃出’!如果说一个人已经死掉,就算你是验尸的,无论如何也不能讲这么长时间,胡濙为人沉稳寡言,身负绝密使命,绝对不是一个喜欢说废话的人,所以我们可以推定,他告诉朱棣的应该不是这些。”

  明月的这个推理漏洞太大。首先,胡濙“漏下四鼓乃出”,他是不是“漏下三鼓乃入”呢?作案时间只有终点没有起点,不能成立。其次,如果人死了不能讲这么长时间,人活着就能讲这么长时间吗?再次,为什么讲这么长时间,李贤已经解释清楚了:“凡所历山川道里、郡邑丰啬、民情休戚,以至所闻所见、保国安民之事,悉为陈说。”

  当年明月说:“C:我找到了建文帝,并和他交谈过。结论:很有可能。原因:以上两推论皆不对,此为所剩可能性最大的结论。”我已经否定了当年明月的A、B两推论。退一步讲,即使明月的两推论当成立,也得不出这个C推论,因为他说B推论“可能性较小”,并未完全排除。另外,他说C推论“可能性最大”,仍然不确定。当年明月是学法律的,可能性再大也有例外呀,你怎么能凭此判案?分析了半天,当年明月没有给出结论。

  第三,“建文帝对胡濙说过些什么?”当年明月说:“解开秘密的钥匙仍然在史料中——‘至是疑始释。’”“推论3:答案‘二十年过去了,我也不想再争了,安心做你的皇帝吧,我只想一个人继续活下去。’”当年明月的这个推论简直是异想天开,李贤的记载已经说得非常清楚,朱棣当时忧虑的是太子朱高炽。而胡濙说的也是这件事。

  总之,当年明月的分析很不靠谱。他的结论无助于澄清建文帝之谜,反而带来严重的误导。他尽管批评过朱棣,但对他进行了超越常理的赞颂,如同称赞朱元璋一样。对此,我的意见很清楚:“(他们)有大功,也有大过。但是功过不能相抵,绝对不能接受‘功大于过’的结论。评价一个政治人物,首先要看人性。”(《武则天和朱元璋杂谈》,《山东大学报》2011年3月2日)

  当年明月认为:“他(朱棣)不是一个好人,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皇帝。”我也学习当年明月,用推理来解决问题,不过我使用的是正常的推理方式。推理过程如下:因为他不是一个好人,且皇帝也是人,所以他不是一个好皇帝。其实,当年明月想说的我也明白,我替他用靠谱的话说出来:“他(朱棣)不是一个好人,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有能力的皇帝。”

  在朱棣快死的时候,当年明月讴歌了他的父爱。我为什么说《明朝那些事儿》有点秽史的味道,这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我说说建文帝(也就是朱棣的侄子)几位至亲的下场。我忠于《明史》的记载,按照原文翻译过来。

  吴王允熥(建文帝三弟),“废为平民,关在凤阳,永乐十五年死。”衡王允熞(建文帝四弟),“与允熥都从封地召回来,关在凤阳,先后死。”徐王允熙(建文帝五弟),“永乐四年十二月,家中起火,暴死。”(卷118《诸王传三》)

  皇太后吕氏(建文帝的生母),“燕王的军队到金川门,迎接太后至军中,陈述不得已起兵的原因。太后回去,未到,宫中已起火。不久跟随儿子允熙住在丈夫的陵墓旁。”(卷115《兴宗孝康皇帝传附吕太后传》)惠帝皇后马氏(建文帝的老婆),“建文四年六月,南京城被攻陷,死在火里。”(卷113《后妃传一》)

  建文帝长子文奎,“建文元年立为皇太子。燕王军队进入南京,七岁了,不知所终。”建文帝幼子文圭,“时年二岁,成祖来到南京,把他关在凤阳广安宫,叫他‘建庶人’”。英宗复辟后,在李贤的支持下把他放出来,“到这年已经五十七了,没多久就死了。”(卷118《诸王传三》)

  1644年,北京城被李自成攻陷,十六岁的长平公主拉着崇祯皇帝的衣服哭泣。崇祯说:“汝何故生我家!”挥剑就砍,断左臂。(卷121《公主传》)朱棣如果在天有灵,看到自己子孙的下场,不知有何感想?

  我认为建文帝被烧死的可能性较大,即使逃出,也不会活很久。目睹耳闻至亲骨肉的悲惨遭遇,他有何面目苟活于人世?

  我确信当年明月知道这些资料。那他为何未在书中引用?只有一个解释,为了树立晚年朱棣的光辉形象。凭个人好恶取舍史料,是历史学家的大忌。当年明月不幸有之。另外在《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中,皇帝都值得原谅,奸臣都有迫不得已的苦衷,惟有忠臣义士却该被批判。正因如此,此书越流行,遗毒越长远。

作者:甄鹏,来源: 共识网

1 則留言:

  1. 大概"明朝那些事儿"这种书只能在现在这种大环境里面出现。 这本书对网上小说影响极大, 在网上小说中掀起一股为明朝锦衣卫太监正名, 批判儒家官僚批判东林党的高潮, 有借此影响无数年轻读者, 的确流毒深远。

    明亡,东林党当然有一定责任,史有定评。 但想明月这样, 要从人格动机道义上彻底把东林打垮的,的确史无前例。

    回覆刪除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