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5日 星期六

中共历届全国代表大会之若干细节(下)

关于大会的代表:对中央委员会和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人数的设定,是根据工作需要来确定的,并非一成不变

  这17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邀请的对象和列席会议的人员,有共产国际的代表,有国民党的要员,有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有民族宗教界人士,有外国共产党、工人党的代表,有部分老同志,还有党内有关负责同志。党的一大、三大、四大、五大、六大都有共产国际的代表参加。五大时国民党要员谭延闿、徐谦、孙科应邀出席,汪精卫代表国民党致贺词。党的八大邀请了许多外国共产党、工人党的代表参加大会。八大还邀请党外人士列席大会。党的十三大至十七大都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党外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党外副主席、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党内部分老同志和党内有关负责同志列席开幕和闭幕大会。

  总的看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数量是随着党员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大会确定的代表有正式代表,也有候补代表、特邀代表(正式代表有发言权、表决权,候补代表、特邀代表只有发言权)。三大前是由代表直接选举产生中央局,三大及三大以后则由中央执行委员会(五大后为中央委员会)召开全会选举产生中央局或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对于中央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局、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人数的设定是根据工作需要来确定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关于大会的报道:从党的十二大起开始举行新闻发布会;党的十六大后网络媒体开始对开幕式进行实时报道

  这17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开会类型,有预备会,正式会;有大会,小会;有主席团会,分团分组会;有新闻发布会,记者见面会等。从有关资料看,举行预备会和主席团会是从党的六大开始;大会外,召开小会进行分组讨论是从党的二大开始;举行新闻发布会(当时叫中外记者招待会)是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举行记者见面会(当时叫中外记者酒会)是从党的十三大开始。

  这17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宣传报道,有秘密状态下的不宣传,有内部党刊一定范围内的宣传,有革命根据地区域范围内的公开宣传,有全国范围和世界范围的大张旗鼓的宣传;从刊物的宣传到报纸的宣传,再到广播、电视和网络、手机的宣传,宣传手段和载体越来越多。党的八大和党的十二大至十七大都公开发布了开会的消息,十二大举行了3次中外记者招待会,十三大举行了5次中外记者招待会,并5次安排大会代表与中外记者面对面进行交流。十三大允许中外记者采访大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并由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实况转播开幕式盛况。十四大至十七大,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开幕式进行现场直播。十六大、十七大召开时,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等对大会开幕式进行了实时报道。

  关于大会的讲话形式:有报告,有讲话,有致辞,有发言;大会发言安排最多的是党的八大,发言的代表来自不同的层次

  从党的一大到十七大,中央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都有向大会作的报告,有时称政治报告,有时称工作报告,有时称报告。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都称报告,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后来成立了10年的中央顾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一般都称工作报告。还有像在党的二大以后一直到八大都有向大会作的专题报告。早期各地代表向大会汇报工作,在会议上的发言也称报告。报告有在大会上正式作的,也有书面的。在党的七大上曾出现了发给会议代表的正式报告,而毛泽东在会上还另外作了口头报告。

  从党的一大至十七大,除大会报告外,党内其他领导同志的发言,有时是作为讲话议题来安排的,这主要是为了强调其重要性。大会的致辞,分为致辞、祝词、开幕词、闭幕词。致辞、祝词一般为来宾所作。例如,党的八大的致辞、祝词就是由民主党派人士、外国共产党、工人党的代表所致。开幕词、闭幕词是由党的领导人在开会前和会议结束时所作。大会的发言是指除报告、讲话、致辞等以外的讲话。这17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安排发言比较多的是党的七大和八大,大会发言最多的是八大,有110多人。从发言人的情况看,发言的代表代表不同的层次,来自方方面面。

  关于大会的作用和影响: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党的十二大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这17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除个别几次大会外,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作用和影响,主要是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前进和发展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党的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从此中国出现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党的二大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区分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大会制定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七大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这次大会为党领导人民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党的八大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的主要矛盾变化,确定了正确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工作方针。这次大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且具有长远意义的成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二大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和进行全面改革的纲领,由此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邓小平在大会开幕词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旗帜。

  当然也应看到,个别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也起了消极作用和影响。例如,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党的十大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

  关于大会的其它细节:党的三大结束时,瞿秋白在会上领着大家唱刚学会的《国际歌》;党的十五大后开幕会奏唱《国歌》,闭幕会奏唱《国际歌》,这基本成为定制

  有资料表明,党的三大结束时,瞿秋白在会上领着大家唱刚刚学会的《国际歌》。以后,在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奏唱《国际歌》时断时续,但在绝大多数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会议在开始或结束时都奏唱《国际歌》。有资料显示,党的七大开幕和闭幕时唱《国际歌》,八大闭幕时唱《国际歌》,十四大在开幕和闭幕时奏唱《国际歌》;但到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时,在开幕会上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闭幕会结束时奏唱《国际歌》,这基本成为定制。

  这17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的方法,有等额,有差额,有人工计票,有电子计票。在党成立早期和在革命战争年代,主要实行的是等额选举,后来采取差额选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差额的比例和数字增大。选举在长时期内主要采取人工计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票开始出现,从党的十三大以后基本上采取电子计票。

  作者:曲青山 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教授,来源:北京日报 


  主题链接

  瞿秋白在“三大”上领唱《国际歌》

  瞿秋白是党内第一个把《国际歌》正式译成汉语的人。1920年,瞿秋白旅俄途经哈尔滨时,在参加俄国人庆祝“十月革命”三周年大会上首次听到此歌。1923年春夏之交,瞿秋白把这首歌译成汉语。此前,虽有耿济之、郑振铎(都是瞿秋白在北京俄文专修馆的同学)以《第三国际党颂歌》之名对此歌做过翻译,但因没有附曲而无法传唱。瞿秋白将从法文译来的词和简谱发表在1923年6月的《新青年》复刊号上,此后,《国际歌》才在社会上传唱起来。有资料表明,党的三大结束时,瞿秋白领着大家唱刚刚学会的《国际歌》。现行的中文《国际歌》歌词由萧三于上世纪60年代初再译定稿,但其中“International”(英特纳雄耐尔)一词保持音译不变,首创于瞿秋白。



1 則留言:

  1. 我怎么觉得全文的关键点是在于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人数的设定,是根据工作需要来确定的,并非一成不变“这句话,来暗示中共十八大后的常委人数未必就还是9人呢?
    另:此文当是发表于2012-02-20的《北京日报》

    回覆刪除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