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8日 星期三

迷失在真实和虚幻之间——评邓贤《大国之魂》

在研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过程中,我曾阅读了邓贤的纪实文学《中国知青梦》,受益匪浅。我特别钦佩知青作家这一群体。他们吃过苦,特别努力,看问题有深度。

  今年元旦过后,在山大图书馆借书,偶然遇到了邓贤的《大国之魂》。打开翻了翻,描写的是中国远征军在滇缅抗日的故事。这正是我多年来一直想了解的领域,因此便毫不犹豫地借出阅读。

  1942年2月,为了支援缅甸英军和保护滇缅通道,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由于日军攻势猛烈和盟军之间矛盾重重,在半年的时间内远征军以惨败告终,十万大军仅剩下四万。经过严格训练后,西线的驻印军于1943年底反攻缅北。次年5月,东线远征军强渡怒江,解放滇西。从开始反攻到1945年3月取得胜利,中国军队伤亡约六万人。加上第一期的入缅作战,中国军队伤亡超过十万人。

  1971年,初中未毕业的邓贤因为家庭出身的原因被迫离开城市到云南陇川当知青。父亲告诉邓贤,他曾经去过那里。第二年,极度迷惘的邓贤离开农场,孤身偷渡国境到缅甸闯荡。一直到1989年邓贤创作《大国之魂》的时候,父亲提供给他长长的回忆录,他才知道自己的父亲这位当年远征军的一名老兵,曾有着多么光辉的历史!

  邓贤因为家族历史和个人经历的关系,对缅甸远征倾注了强烈的感情。同时他说:“我将以超越个人恩怨和公正、冷静、客观的态度评价”。[1]第112页本书主要立场和基本观点都是比较公正的,这点他做到了。书中我们看到将士们在前方浴血奋战,政客们在后方纵横捭阖。

  书中对史迪威的评价非常高。史迪威具有“傲上亲下”的性格,同蒋介石不睦。但他是位优秀、负责的指挥官,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他拒绝乘坐飞机撤离,与广大官兵同甘共苦走过野人山;他为训练中国军队呕心沥血;他指挥“驼峰”航线,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物资;他主持修建中印公路,美国付出了巨大的人力、财力;他策划了缅北反攻,取得辉煌的胜利……曾在史迪威身边工作过的王楚英也对他的才能和人品赞不绝口。[2]

  《大国之魂》为我们记述了许多一般人不知道的细节。例如,缅甸人帮助日军而不是中国和英国人。日本官兵的身体和作战素质非常高,意志非常坚强,基本上没有投降的。而那些随军的来自日本的慰安妇,很多都是自愿的。在战斗的紧急关头,她们也加入了战斗,然后慷慨赴死。战斗特别残酷的有松山和腾冲战役,中国军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那位顽固不化的国军将领李弥居然是松山战役的最大功臣。

  “远征军就是国民党嘛!反动派,反革命……”[1]第3页参加过远征军的将士长期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但是他们是中华民族的抗日英雄,历史不会忘记。因此邓贤在祭奠先烈时说:“唯天地与业绩并存。”[1]第309页肉体容易消失,但灵魂永在。这就是此书被命名为《大国之魂》的原因。

  邓贤的文笔流畅,叙事清晰。偌大一场战争,他为我们解说得明明白白。我一口气读完《大国之魂》,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本好书。但是,我有一个疑问:这本书是历史书还是小说,或者说此书的可信度有多高?

  初读此书时,我不太了解远征军的历史,只发现一个小错误。在滇缅抗战期间,书中说四川军阀刘湘还活着。[1]第170页这显然不符合事实。为了检验《大国之魂》的可靠性,我开始检索资料,结果发现了大量的问题。

  书中有许多常识性错误。例如,邓贤误解了中国战区和中缅印战区。[1]第18页中缅印战区是美国而非盟国的战区划分。史迪威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美军中缅印战区司令。

  邓贤不能区分胡康谷地和孟拱河谷。“胡康谷地实际上是一个较大的盆地,亲敦江的上游塔奈河(Tanai)从此经过。孟拱山谷狭长、险要,是个真正的山谷。胡康谷地顺亲敦江向南是个较小的盆地,叫大洛盆地(TaroBasin)。”[3]他错误地解释了大洛盆地的地理位置,[1]第250页描写的大洛之战与实际情况出入很大。

  书中许多描述不符合史实。邓贤说史迪威在后面追赶杜聿明,追不上后才被迫西撤。[1]第73-74页他关于第6军军长甘丽初的描写完全失实,例如甘丽初在腊戍搓麻将,[1]第49页甘丽初逃跑,[1]第58页以及逃跑途中炸坦克。[1]第63页

  在温佐会议上,书中说,孙立人提出异议,而戴安澜、廖耀湘支持杜聿明。实际情况是,廖耀湘提出异议,而孙立人不表态,戴安澜当时远在东线。“第5军北撤途中,新38师承担掩护任务。112团陈鸣人部守后方的温佐,113团刘放吾部守右翼的卡萨(Katha)。因陈鸣人部被敌包围,孙立人回师南下。”[3]书中却说:“孙立人被夹在队伍中间,牢牢看管起来。”[1]第86页

  书中对罗卓英颇多讽刺,把他描绘成一个平庸、胆小的人。而在王楚英眼中,罗卓英“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2]第83页邓贤认为杜聿明应集中全军之力强攻密支那。[1]第87页而实际上日军已突破卡萨,第5军主力和第96师被隔断。

  严肃文学应按照史实说话。史书没有记载的,可以适当杜撰。例如《史记》的很多对话,司马迁怎么会知道?史书有记载的,则不能随意改编。小说不是严肃文学作品,为了情节的需要可以适当加工。

  邓贤说《大国之魂》是部“纪实小说”。[1]第185页如果《大国之魂》是本小说,当然不能较真,例如不能把《三国演义》当成史书。但是,邓贤说这是部“纪实小说”,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大量采用访谈笔录和引用笔记资料,而且使用第一人称,给人的感觉是“这是真的。”邓贤进一步说,这本书有“可靠的和极为宝贵的真实性基础。”[1]第185页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国之魂》存在很多失实的内容。这里把此书认定为小说,可以失实。即便如此,本书仍然存在较严重的问题。第一,本书有一些历史和地理方面的常识性错误;第二,许多史实的改编是否是情节的需要?

  以上都是次要问题,最严重的问题在下面:例子一,《大国之魂》记载:“‘我的天!这头脏猪(罗卓英)怎么没有撞死?!’史迪威在当天的日记中愤怒地写道,‘难道委员长竟相信这样的人能够打胜仗?!’”[1]第59页查《史迪威日记》,原文为:“昨晚罗的火车与另一列火车相撞。不幸的是,罗竟没有死。”[4]第89页

  《大国之魂》记载:“弃车上山,进入山地与敌进行游击战,伺机进入国境”,此句话出自《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述略》。[1]第87页我查看杜聿明的这篇文章,[5]没有找到《大国之魂》记载的话。

  根据公认的学术规范,原文引用必须加引号,改编引用不加引号。邓贤的做法违背了基本的学术规范,导致的一个后果是:邓贤的文字不可信。有了这么一个结论,邓贤的《大国之魂》乃至其它作品,是成功还是失败?

参考资料:

[1]邓贤.大国之魂[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

[2]王楚英.军碑:一九四二[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9.

[3]甄鹏.中国驻缅甸远征军撤退路线考[Z/OL].(2012-01-15)[2012-01-17].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221339.

[4]史迪威.史迪威日记[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

[5]杜聿明.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述略[G]//杜聿明,宋希濂,等.远征印缅抗战.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

作者:甄鹏,来源: 共识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明鏡新聞 - 歷史

明鏡雜誌 - 歷史

明鏡博客 - 歷史

明鏡出版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歷史/傳記

明鏡書店 - 新史記雜誌社

明鏡電子書 - 歷史/傳記

明鏡雜誌 - 新史記

明鏡雜誌 - 名星